黄帝派厉害人物去找失物 结果令人惊奇(图)

象罔得珠——黄帝道法自然

作者:俞元 发表:2024-06-30 19: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石芮《轩辕问道图》之局部图(16:9) 编辑:twyishin 2022-06-21 17:49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石芮《轩辕问道图》之局部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庄子‧天地》中有则寓言黄帝昆仑山游玩,返回后发现玄珠(比喻“”)丢了。只是,黄帝为什么在这时候丢失了玄珠呢?为什么黄帝派遣智慧的“知”去寻找也找不到,派遣明察秋毫的离朱去找也找不到,派遣能言善辩的吃诟去找也找不到,而偏偏派遣没有智慧、无明目、不善言辞的象罔去找,却找回来了呢?最后他找到的玄珠和丢失的玄珠有什么不一样吗?

寓言原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玄珠”在道家被比喻为形上本体之道,即“道之本”。黄帝有两次向广成子问“道”的经验。第一次,黄帝为寻求治国之道,前往崆峒山拜访广成子。广成子骑鹤显现在虚空,指点黄帝:“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不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怎能谈道呢?”说毕,驾鹤隐入云霞中。此时,广成子已经给了黄帝一颗玄珠“道法自然”。

黄帝悟性极高,掌握了玄珠在人世间的一些用法“道之用”,懂得治理国家要合乎自然规律,顺应民心。于是,他推算历法,创医学、天文,兴文字,制乐器、陶器、刀箭,造宫室、祀庙、舟船;推广五谷播种、果蔬种植、禽兽饲养……以德治国,最后垂衣而治。

黄帝在昆仑山有一座壮丽的行宫,四周围着白玉栏杆。行宫里种着珍奇的植物,如高达四丈的大稻子、琅玕树、不死树等,也有凤凰、鸾鸟等神禽,还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一副仙家气派。那里还有“稍割牛”、“视肉”、“无损兽”等动物,只要割下一块肉,很快又会再长出来,食之不尽。生活在这里的人,虽然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但生命还是有限的,还要六道轮回。

一次,黄帝登临昆仑仙山,在行宫游赏时想起广成子,向往那长生不老之道,也就是想得到“道之本”,即了解玄珠的真面目。他这念头一出,玄珠就“丢失”了。他唯有忘掉“道之用”,才能找到“道之本”。

人们知道日落日出、春夏秋冬是时间在起作用;植物的生长、人体的衰老、物品的陈旧、社会的兴衰等等是时间的造化;物体运行的速度、食物的保质期等等,我们人类空间的一切都与时间有关。可是,谁见过“时间”长啥样?真正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了解仅限于“时间之用”。

所以,黄帝在发现玄珠丢了之后,无论派出才智超群的“智”,还是视力极好的“离朱”,或闻声辩言的“吃诟”去寻找“道”(玄珠),都是无法达成任务的。他们当然都找不到“道”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人活在世上,都在追求五官和心意的满足与刺激。因此,想要见到“道之本”,依靠充满人欲的眼睛、耳朵、思想意识,自然是都办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有一些道士在修炼期间,将自己的眼睛弄瞎、耳朵搞聋,目的就是不要让世俗的东西通过五官来污染纯净的内心,影响了修炼。

黄帝在百岁时,第二次向广成子问道。他当时独自一人爬上崆峒山,鞋磨穿了、脚磨破了,寸步难行时、以膝代步;爬上山时,膝破血流。黄帝拜见广成子,请教长生之道。广成子缓缓答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黄帝听了,字字入心,顿觉豁然开朗,明白了如何找到玄珠(如何修道)。

黄帝下山后,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渐渐做到像《庄子》寓言中的象罔那样,对世俗中的一切“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一百二十岁时,黄帝终于得道,乘龙升天。



责任编辑:初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会员
donate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