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汉与菩萨的穿戴亮丽不同谈起(图)

--修行与人生11

作者:千帆 发表:2024-02-15 19: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罗汉与菩萨的穿戴亮丽不同谈起
罗汉与菩萨的穿戴差异体现了其境界的差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很多人对于罗汉的认识来源于济公和尚,我们看到的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对于别人的嗤笑他都无所谓,但是我们看到庙里供着的菩萨却不但衣着光鲜,涂脂抹粉还戴耳环项链,这些着装的差异其实是修炼的境界造成的,也可以说是悟道的三个层次决定的。

说到悟道,大家一定觉得玄而又玄,但是读过金刚经的朋友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金刚经又被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其中般若的意思是智慧,波罗密的意思是到达彼岸。因此金刚经就是脱离苦海而到达彼岸的经典。我们讲的悟道就是一种智慧,一种俯视红尘,用更高维度的角度、情感、思想去观照世间万象而不着相。这种不着相是看透万象运行的底层规律,然后进退自如的状态。

悟道修行有三个境界,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自未得渡而先渡人者的所谓菩萨发心,意思是有些人自己未曾得道,但是愿意先帮助别人,救助别人做善事,这些人虽然没有悟道,但是有菩萨心肠,这种人就像金刚经里佛陀所说的那些用恒河沙一样多的财富去救助穷人,他们有菩萨心肠,但是救济穷人不能根本解决世间苦难。这样的善人不是修道之人,他们的菩萨心肠是天生的,像一种天赋,没有人教他们去行善,他们天生如此。所以人们把这种人称为菩萨下凡,星宿下凡。他们的行善与他们自己是否悟道无关,与他们的智慧无关。

这些年人心不古,出现不少利用别人的善良而做坏事的人,让人寒了心,因此很多人说,善良要有锋芒,善良要长牙齿,否则善就成为恶的猎物,有时善还会成为恶的帮凶。所谓无智慧不善良,说的就是没有智慧的善良大概率会成为恶。从这种角度讲,第一层的菩萨发心始于一种天命一样的自发的善良之心,因为自身缺乏一定的悟,在人世间难免会遭遇挫折,在末法时代的今天甚至会稀里糊涂沦为恶的帮凶。

第二层是自觉已圆,不为众生。自觉已圆是说自己的觉悟和修行已经圆满,但是并不去教化他人,这种离开人世的一切只专注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只成就自己的道,在佛教中被归类到小乘佛教,罗汉就是自己得道后就一溜烟跑了,对世间的一切看作空,不看不听不管,只顾自己。我们的禅宗就是如此,一个空,一个清静,其他的就基本隔绝。

反观到现实,有一些很厉害的人,他们个人的修为很高,维度很高,但是他们要么只顾修自己,要么用自己的高维度为自己谋得入世的手段和因果。这有点像我们的士人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悟道在第二层的人能在高维度上善其身,但并没有兼济天下的普世观照,他们顶多是这个世间的清醒者和逍遥者。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若能达到这个层面就已经是万里挑一了。看透万象,看透自己,洞悉生命的本质,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些突然领悟了秘籍精髓,终成一代宗师却隐匿江湖的高人一样,他们已经无争无为,或者就大争大为。自觉已圆仿佛是鲁智深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是一种自我圆满。

第三层是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意思是自我修行圆满同时还能觉知众生,见众生相,教化众生,这就是现世的佛,是如来应世了。能达到这种境界者就是菩萨。在佛教里归为大乘佛教。所以为什么你看到菩萨的像一个个都是衣着打扮光鲜靓丽,又戴耳环,又戴项链,涂脂抹粉。

因为菩萨要入世救人的,是要教化他人的。他们的形是入世的,但是他们的心却是出世的。所谓出世是了悟世间一切苦,一切烦恼,一切贪嗔痴慢疑的,他们脱出尘埃并看透尘埃,获得超越尘埃的智慧,凌驾于规律,因此一切都是不着相的。这样的人如果入世,那么一定是来自于高维空间而降维于此空间者。

这就像这个世间里一些可能默默无闻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为众生创造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人。比如出山前的川普前总统。你可能看不见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但他们的一生都贡献在利国利民的事业中了。这样的事业往往需要超常的耐力,需要卓越的智慧,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需要耐得住的寂寞,这就像一场修行,在一点一滴的失败和改进之间,悟道苍生。

悟道不是玄而又玄的事,说到底一切的悟道就在于自己的心。当你一念虔信,那么道就在这里。道在心中莫外求,灵山只在汝心中,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悟道一词耽误了多少人,他们总认为心外有一个道,有一个叫做开悟的东西,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师父住在深山老林里,因而终日想尽办法,穷尽思维要上山找仙人找师父,让那个师父帮自己找到那个开悟的东西。要知道佛法所探究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因此所谓的悟道,换句话说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

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当下的思想就是我们。因此悟道就是探究我们当下的思想,探究我们当下的思想有哪些状态。悟道是探究思想本体,而不是探究思想的对象。研究思想对象那是心理学,有些修行者往往错把自己当作心理学家,比如看到金子就想这是石头,是身外之物,不值得追求;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就想名利财富虽好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等等,这些都在研究心的对象,心的所缘而不是心的本体。这种方法不可能悟道,最多只能减轻心的烦恼,为将来往生天道准备资粮。当然能在红尘中如此看淡名利,金子已经是很不错了,将来或许可以往生天道当天人,但照样不能脱离轮回之苦。

因此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一定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要在当下的思想上下功夫,而不是满足于研究思想的对象。修行是悟自心而非悟所缘。真正的修行是随顺万物,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神秘体验的目的去修,也不是为了获得他人对你的肯定,那只是一种自我操控式的努力,无疑给自己设置了一道枷锁和障碍,所谓的认知障。

真正的修行是要放下你认为的成为什么,体验到什么,感知到什么,而是不带任何评判,只是纯粹的觉知当下。当你越来越深入于当下的观照中,所有的客体就会顺其自然地运行,那个真正的自己就显现出来了。

佛家说八万四千法门,道家说三千六百法门,无论哪一种基本是在上师的护佑下依佛法和道法修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身心同时发生变化。修行的具体方法随修炼法门和个人根器因缘的不同而异,佛家有戒、定、慧;道家有金丹大道,采药炼丹,但是只要是正的修炼法门都要求修炼者具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境界。所以一个修行者的起步最起码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好人或正人君子,但又不仅仅于此。

我们困在自己思想的牢笼中却浑然不觉,作茧自缚在已经固化的信息茧房中,修行的人朝思暮想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想要接纳宇宙的爱和能量,这没什么不好,然而如果不去面对人生和人性的阴暗面,虽然沐浴光明之中自我感觉良好,长此以往毕竟会产生问题,只有面对我们自己最不想看到的那部分,接纳并理解它们才能实现心灵的平衡和宁静。如果不能明心见性,那么烦恼便无止无休,终不能了脱生死。如果不能明心见性就难辨邪正真假,也看不到自己的习气毛病,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未必能解求不得之苦。

性即本心,若无法见本心,即使学再多的佛法也毫无益处。明了本心见了佛性便是大智慧,悟道方知天命。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人生在世根本就是一场心灵的体验,一场内在的修行,一段灵魂的历练,每个人都会经历前世不能经历的苦难与奇事。有的人是为了感悟爱的真谛;有的人的课题是用公正的判断来倾听理解和回应别人的看法;还有的人是为了寻找一个安宁的心境,寻找人生的意义。

佛家讲慈悲喜舍,普渡众生,道家讲上善若水。禅宗讲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吃饭,开悟之后还是砍柴、挑水、吃饭。所以当一个人找到了自我,彻底明白了我是谁,看清了这个世界之后,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人和东西可以被爱或不被爱,没有什么东西会带来欢喜或不欢喜。没有什么事物会让我们感到宁静或不宁静。我们不再去干涉任何好的、坏的、美的、丑的。这个存在的本身就是寂静,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责任编辑:申思茗 来源: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会员
donate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