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的故事,告诉你财富怎来的?(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财神,商圣之称。范蠡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是个奇迹了!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却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范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样的一个奇才,他的人生历程是怎样的呢?
智谋超人位居名臣
提起范蠡,人们自然会想起成语“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立志复仇,夜卧柴堆上,屋梁上悬挂苦胆,每日舔舐,用苦涩来警醒时刻不忘复仇大志,最终成功击败吴国,称霸诸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想到的是越王勾践的隐忍和意志力。其实,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两人的辅佐,越王勾践是绝对不可能战胜吴国的,正是范蠡洞彻人生的大智慧,才主导了这一段精彩的历史。
范蠡三次散尽家财 又三次重新发家
第一次散财
范蠡本是楚国的一介平民,因不满楚国政治黑暗,而与文种一起投奔越王,被拜为大夫。到越国不久,越王不听二人劝谏,与吴国开战,兵败被围。危机中范蠡献计,使吴王留下了越王的性命。后来,范蠡与文种一起制定了灭吴九计,帮助越王灭掉吴国。
范蠡与文种便自然成为越国最大的功臣,被尊为上将军,高官显位,荣华富贵。就在这功成名就之时,范蠡却毅然向越王辞行,越王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诺富贵,继而威胁,然而范蠡最终还是辞掉了高官厚禄,将家产全部充公,离开了越国。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尽家财。
第二次散财
离开越国的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在齐国,他与家人在海边辛苦劳作,治理产业。他们垦荒种地生产粮食,还利用海边的盐业资源,开展商业贸易,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
齐王听说了他的才干,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而范蠡却感叹道:“治家理财,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职找上门来,这些看似幸运的事情,对我这样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详的征兆啊”。
他归还了齐王的相印,把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给朋友与乡人,只留下些便于携带的珠玉,作为日后经商的资本。散尽家财后,他连夜走小道离开齐国。这是他第二次散尽家财。
第三次散财
后来,范蠡又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在陶地他重新创业,不久便再次成为当地首富,财产远远超过在齐国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十九年中,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为当时天下首富。
有一年,天下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范蠡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拿出来布施给国人,亿万家产,一日荡尽。
谁知道,这次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光景,他再次积累起了万贯家产。但是,范蠡的善举并没有因此止步,当灾害出现的时候,他再次把全部家产布施了,这样的布施一连有三次之多。
为了表示对他人格的仰慕,后来做生意的人就把他的像贴挂起来,以他为榜样。可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慢慢的大家不知道陶朱公是谁了,只晓得他是财神,礼拜财神也不是为了学行善布施,而是想从他这里求发财。
很多人会羡慕范蠡,怎么就那么容易的“财源广进”呢?自己为何没有那样的好运气?其实很简单,行善积德就有可能得财富。当我们种下行善的善因,我们收获到的可能就是未来的好果报。如果我们种下的因是有所求,我们得到的果,也是有限的因果的力量。
责任编辑:杰夫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