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事权贵,品性高洁。他写月之美,也是诗人纯洁无瑕的心灵写照。(手绘插画:Winnie Wang/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天上的一轮明月,不知被古代多少诗人吟咏过,“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古代咏月诗文可谓浩若星汉。早在《诗经•陈风》中就有“月出”篇,屈原在《离骚》中更是“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以风月为马,潇洒至极。至“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特别是唐宋赏月风气盛行起来后的中秋之夜,明月千里,月光如银,洒在田间、山野,山川、湖泊都笼罩在一片洁白的月光之中,文人墨客成群相邀,赏月咏月,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古代吟月最著名的诗人当首推唐代的诗仙李白了。在李白留给后人的一千多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月的竟有三百二十多首。其笔下之“月”,变化莫测,千姿百态,令人遐思不已。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等句,把月夜描写得如此多姿多采。他可悠闲地与月对话:“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抒发自己的感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当他得知好友王昌龄遭谗受贬时,便把一片赤诚与明月并举,赠给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可随意向天空借来月光:“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且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李白不事权贵,品性高洁。他写月之美,也是诗人纯洁无瑕的心灵写照,如“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把月亮当作亲密无间的朋友,他的一句句月光吟,胜似一幅幅秀丽的图画,有秋月:“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有海月:“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有江月:“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有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有溪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有边月:“边月随弓影,故霜拂剑花”;有山月:“秋山绿萝中,今夕为谁明”;有邀月:“琴弹松风里,杯劝天上月”......诸如此类,气象万千。最能表现他和明月亲密无间的佳作,应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他邀月共饮,把月亮与自己的身影凑合起来,绘成“三人”,更是罕见。
唐朝另一著名诗人王维,他不仅山水诗写得空灵优美,他笔下的月亮,亦表达出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松间浮动着纤纤月波,清泉在山涧流淌歌唱,真乃秋天里的春天!这是何等的幽静,没有诗人心灵的旷达、超然,怎能写出如此恬静的诗句?再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人独坐竹林,已为超世,琴音悠扬,永恒的生命息息相通,于是一轮皓月姗姗而来,把为知音,人与月共悠远。“我”之生命完全融入宇宙大生命的流动中。
苏轼是宋代写月的著名诗人,他的千古佳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皆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但愿人长久”的企盼是诗人旷达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声。他在《中秋月》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里的月亮是诗人美好心灵的投影,而那美好的明月又净化了诗人的心灵。苏轼多次在月明之夜,邀约友人泛舟赤壁怀古,“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是将我之心灵的高洁与冰清玉壶般的明月之高洁,结在了一起,将我和你和明月和美景,交融在了一起。
纵观古代文人笔下的月亮,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则是通过月夜荷锄归来,表达诗人归隐生活的怡然自得;谢灵运《初去郡》的“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表达诗人去官还家,获得解脱的愉快心情;黄庭坚《登快阁》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写出天之远大,月之分明,气象阔远;杨万里《好事近》的“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此词中的“诚斋”、“万花川谷”是词人的书斋、花园名,月光朗照下的斋、竹、园不正是词人超凡脱俗的意境和精神世界的窗口吗?词人那种高贵、雅洁的品格不正呈现在读者面前吗?辛弃疾《西江月》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绘出月下鸟儿嬉戏、追逐打闹,美景不胜言。这些用“明月”意象写就的诗词佳句,读来真是满口余香、脍炙人口。
望月怀远,对月抒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明月还具有怀远思人的意象。它将人们引上了苍穹中的明月,又从明月牵引到天涯,在这皎皎的月夜人们又何尝不在思念亲友及家乡的一切?千里相共,“愿逐月华流照君”。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气势何等豪迈,抒发了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祝福和关怀。
明月跨越时空,阅尽人间变幻,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里的“秦月”“汉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诗人探究人和宇宙的关系,月亮是永恒的,人生能永恒吗?于是就有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就有了“天地迢迢自久长,白兔赤乌相趁走”(白居易《对酒》)。在诗人心目中,明月是一种理想的美的化身,如寒山禅师写道:“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诗人纯净的心灵与明月浑然一体,万物相溶合一,表达出一种宁静淡远的境界。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古人笔下的这些诗都体现出诗人们追求清莹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境界,明月中蕴涵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无尽的韵味,承载了人们彼此之间的真诚祝福和牵念,启示人们感悟宇宙、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