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卷流香】曾国藩诗作《不忮》《不求》发人深省(组图)

作者:秦山整理 发表:2019-07-06 12: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古卷流香】曾国藩诗作《不忮》《不求》发人深省
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图片来源:Pixabay)

《清史稿》赞誉曾国藩,“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居江南久,功德最盛。”“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

国学大师梁启超更是对曾国藩推崇备至,“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文正公国藩,不仅在近代历史,就算在整个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难得一见的伟人;不仅在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在世界范围内,依然称得上是难得一见的伟人。

本文为读者介绍曾国藩的诗作《不忮》、《不求》。

(一)作《不忮》、《不求》的源起

曾国藩总结自己一生读过一些前代大儒的书,发现圣贤教导人们修身养性,千言万语,可以归结为两个最关键的方面:不忮与不求。

“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是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是也。”--所谓忮,就是嫉妒别人的德行才能,妒恨别人有功劳,与人在上级面前争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怠惰的人不肯好好修炼,好嫉妒的人害怕别人修炼、害怕别人比自己强。所谓求,就是贪图利益,贪图名声,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小利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得到的时候总想得到,得到的时候又害怕失去。

“将欲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想要为自己求福,要先去掉忮心,就是常说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少、没有害人之心,那么他的仁德就会宽厚博大。如果要想提升自己的品德,就要先去掉求心,这就是常说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偷盗之心,他的气节就会超出常人。忮心如果不去除,内心就会处处与别人过不去、产生嫌隙;求心如果不去掉,满腔都是卑污、低下的念头。

曾国藩表示,在忮心与求心这两方面他一直在努力克制,却也没有完全清除干净,因此痛心疾首。他告诫后人,要想心地纯净,就应该从这两方面痛下功夫。曾国藩为此还作了《不忮》、《不求》两首诗。

【古卷流香】曾国藩诗作《不忮》《不求》发人深省
曾国藩表示,要想心地纯净,就应该从忮心与求心这两方面痛下功夫。(图片来源:Pixabay)

(二)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

曾国藩在《不忮》中开篇就点明,“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然后列举了妒嫉者在诸多方面的表现。其实妒嫉心重的人自己活得也很累,你看他“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为了切身名利苟且钻营,为了蝇头小利不择手段,时刻想着算计,乐此不疲。其实这样的人生有何乐趣可言?身心都在煎熬中,总是患得患失,精神紧绷,不得安心,匆匆一生就此过去,岂不可悲可叹!

古语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的所行所言所思何曾逃过神的法眼?曾国藩指出,“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而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妒嫉心重的人造下的恶业,也一定会自己尝到恶果,“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祚”。

曾国藩最后警告后辈们,一定要消除妒嫉之心,这样做就会福报无限。“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不忮

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妒者妾妇行,琐琐奚比数。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务。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著。已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骛。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尔室神来格,高明鬼所顾。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幽明丛诟忌,乖气相回互。重者灾汝躬,轻亦减汝祚。我今告后生,悚然大觉悟。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终身祝人善,曾不损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

最大的善莫过于宽仁,最恶的德莫过于嫉妒。嫉妒是妾妇才有的行为,猥琐卑下不足挂齿。自己笨拙就嫉妒别人有才能,自己时运不好就嫉妒别人好运连连,自己没有一点功绩,就嫉妒别人建功立业,自己缺乏支持帮助,就嫉妒别人外援众多。如果权势地位相当,就害怕遭到他人的排挤而仇视对方。自己名声不好,就嫉妒别人声名显赫。自己子孙不肖,就嫉妒别人子孙兴旺。

为争名而日夜奔忙,为争利而东奔西走。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惜诋毁别人的名誉。听说别人遭难就心里痛快,听说别人遇祸就心里高兴。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人住的地方可以通神明、招鬼怪,自己的一言一行鬼神都能知道。天道重视善恶报应,嫉妒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世上有太多卑污的言行,乖戾之气相互交织、依附。乖戾之气,重的会使自身遭受灾祸,轻的也会减掉人生的福分。

我现在以此警告你们这些晚生后辈,要赶紧警醒过来。一辈子都为别人让路,自己并不会失去半步路;一生为别人来祈福,自己也不会损失一尺布。如果能消除嫉妒之心,普天之下都会降下甘露。家家户户都会吉祥如意,我们自己也不会再有恐怖。

曾国藩《不忮》中的许多诗句堪称经典,可当作名言警句来学习、记诵。而其中所表达的深意更是发人警醒,值得深思。

对于妒嫉,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贤士也都曾留下警示和训诫。

人称葛仙翁的葛洪在《抱朴子》中称,“既疾其所不逮,喜他人之有灾者,妒人也”。妒嫉心重的人,自己没有那样的能力,不是因此努力修行自己,却嫉恨他人比自己强,甚至因此诽谤、迫害他人。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对妒嫉心重的人有这样生动形象的刻画,“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也许这就可以引起一场是非”。

纵观历史,许多史书中记载的恶行,究其根底,竟然是因为一些人的妒嫉之心所引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剧作家赛凡提斯曾有这样的描述,“嫉妒真是万恶的根源,美德的蠹贼!……嫉妒只包含厌恨和怨毒。”

妒嫉之心,危害如此之大,一定要去除啊。

【古卷流香】曾国藩诗作《不忮》《不求》发人深省
曾国藩在《不求》中首先就提出,“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三)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由于贪心、不满足,人会想求取更多的名利、荣华富贵。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因此人的求取也是没有边际的。曾国藩在《不求》中首先就提出,“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贪婪、欲望强烈会让人迷失,你看他“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忲”。有求之心让人为了名利不停的追逐,一刻也不得闲,劳神费心,不得安宁。

但是努力求取就一定会得到吗?“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人的一切命中都有定数,时运去了,不好的事情跟着到来,没有办法逃脱,“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

曾国藩接着笔锋一转,“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与其担惊受怕,恐惧担忧,不如放下有求之心,能做到“不求”,到那时天宽地广,游刃有余,转机自会到来。

曾国藩最后寄言,“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欲望不多,求取不多,这样才会快乐、幸福,顺应天命才是长久之道,“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不求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忲。岁燠有时寒,月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忾?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知足会感到天宽地广,贪婪会觉得宇宙狭窄。不是没有过人之处,只是被过多的欲望蒙蔽、害了自己。日子贫苦的时候常常希望丰衣足食,处于危急、困窘的时候常常期待顺顺利利、前面一片坦途。有钱了还想有权,有权了还想有钱。没有得到时想快点得到、日夜期望,得到了之后又希望永远拥有。希望自己的名声流芳百世,犹如椒兰一样芬芳,希望自己的权位永不动摇,犹如泰山一样坚固。追求名利毫无止境、不知厌倦,越来越张扬,精神愈加亢奋高昂。

一年之中有冷也有热,天热后会变冷,月亮有圆也有缺,月圆满也会缺。福能双至,运气来了好事多,祸也不会单行,运气一去灾祸频。各种福分无法预料,各种灾祸也会自动上门。一句话说得不当会引起过失、招来批判,一个行动不妥就会带来障碍、遇到羁绊。整天忧心忡忡满怀恐惧,精神也日益萎靡、神情颓唐。

抬起头来仰望四面八方,宇宙天地是何等宽广阔大!荣耀富贵时无须得意忘形,困迫危难时也不需怨天尤人。你看这世上十个人当中,就有八九个都是没有依靠的。不顺的人比我多多了,自己的不顺算的了什么,是可以忍受的。何况我现在前途平坦,为什么还要唉声叹气呢?对于外部世界所求取的不多,任何时候都是快乐的。随顺天命才是长久之道,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

曾国藩的《不求》,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其以长者的身份谆谆告诫后辈们,要“知足”、“不求”,顺遂自然。

对于“知足”,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论述最为著名。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唐代道人杜光庭对于“贪”、“足”也有名言,“贪之与足,皆出于心。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不足。贪者,虽四海万乘之广,尚欲旁求;足者,虽一箪环堵之资,不忘其乐”。

《抱朴子》中说,“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教人“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以保全人天生的本质。多求取、多欲望、多算计,劳心费神,殚精竭虑,只能让身心受累。只有“知足”、“不求”,才能真正的做到心平气和、淡泊宁静,才是长久之道。

不求、顺其自然,就是顺应大道,谨记啊。

(参考文献:曾国藩着、梁启超辑,《曾文正公嘉言钞》)



来源: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会员
donate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