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很善于相士。他的一生有三乐:一是读书时发出金石般的声音;二是辛苦劳动下来好好地休息;第三就是识才、用材,奖励人才,让他们一天一天进步。俞樾《春在堂笔记》曾说曾国藩:“湘乡出入将相,手定东南,勋劳之盛,一时无两,而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
曾国藩“相士”有口诀十二个字,即:“长方昂,稳谨称,村昏庸,动忿遯(同‘遁’)”。“长”是体格魁梧的表现;“方”是形态端方的表现;“昂”是精神奕奕器宇轩昂的表现。三者皆伟男子的表征,自是第一等人物的表征。“稳”是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立得稳,走得稳,坐得稳;“谨”是顾虑周到,小心翼翼,说话不乱,做事不乱;“称”是恰如其人,恰如其分,恰如其位,恰如其事。三者皆固守岗位,负责安分的表征,亦即中坚人物的表征。村头村脑,昏昏庸庸,碌碌无所短长,所谓因人成事之人也,这是普通人的表征。最下等人物的表征,便是“动忿遯”,“动”是心无主宰,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忿”是严于责人,薄于责己,不问是非,动辄发怒;“遯”是逃避责任,委过他人,见义不前,见利恐后。三者即不负责任,不守纪律,二三其德之人。”
关于曾国藩精于相士的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则见于《古春风楼琐记》。淮军初立时,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李鸿章曾带三个人往见曾国藩,听候派遣。适值曾国藩饭后三千步之时,李鸿章入内,令三人鹄候于外。及三千步毕,曾国藩入内休息,李鸿章即请传三人。曾国藩说:“不必传见。”李鸿章惊问其故。
曾国藩答道:“右边之人垂首不敢仰视,此谨厚之人也,可任保管之责;中间之人值余面则正视不苟,背予面则左右探视,乃阳奉阴违之人,不可任事;左边之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才。各人见我出来,都改容屏息肃之。只有那左边麻面少年见我走过,昂然而立,眉宇间似有不平之色。此人胆量与才气,都远在诸人之上。”后三人果如曾国藩所言,而那位大将之才,就是后来的淮军第一名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此事一出,海内之士,无不佩服曾国藩善于“观人”。
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四句话,体现了他独特的识人眼光和标准。
端庄厚重是贵相,
谦卑涵容是贵相;
事有归著是富相,
心存济物是富相。
“端庄厚重为贵相”是指一个人如果是很端庄厚重,这个人就会尊贵,在社会上有地位。
“谦卑含容是贵相”是说一个人要“谦卑、含容”。进退有节的人一般比较谦虚谨慎,收敛自己的个性,控制个人的喜怒哀乐,这才是尊贵之相。
“事有归著是富相”就是做事情沉稳有序,有着落,如果有头无尾,虎头蛇尾,或者若撒出一张大网,最后却无法收拢,这种人都发不了财。
“心存济物是富相”就是心里存着“济物”之心,不是时时只想到自己,还要去想着其他的人,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即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样你才可能致富。
简言之,曾国藩相信内在修为会引导“相随心转”,庄重能容自然贵,踏实有同情心自然富。
曾国藩当年以一在藉侍郎,仓卒之时起而带兵,四海豪杰之士,竞相依附,其幕府人才之盛,古今罕有其匹。观其识人识士之道,可看出其事业之成功,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