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克林顿总统宣誓就职
每年的1月20日,是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日。由于奥巴马这次是连任,四年前已经举办过一次,所以听说这次他打算一切从简。不过据报道,20日就职当天,仍会有150-200万人从全美各地赶到华盛顿观礼,但这些人中有邀请函能进入演讲和晚会现场的人数很少。
想起09年奥巴马就职典礼时,我得到了国会的观礼邀请函。
由于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所以想出席就职典礼的人创历史之最,而邀请函数量有限,造成“僧多粥少”局面,去观礼的人有二百万,有邀请函能进入演讲现场和晚会的只有24万,所以邀请函是很多人争取的宝贝。
千金难求的奥巴马就职典礼邀请函
另外,邀请函也是分几种,有些是在前排,有些是在后排,从不同的门进去
有些获得邀请函的有生意头脑的人,甚至将邀请函放到Ebay上去拍卖,最高价喊到25000美元。
当时我们新闻部的李主任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把邀请函卖掉,在家里看电视也不错呀,既赚了钱,又看了热闹,还不用受冻,一举多得呀!
我想:嗯,这个主意好!转念又想:不要那么财迷,这张邀请函,千金不换!
2009年1月20号上午,奥巴马就职典礼,国会山庄前的演讲,真是人的海洋。进入这些地方需要邀请函。
总统就职典礼的邀请函少而又珍贵,我有些朋友问我,怎样才能拿到邀请函。
就我所知,想要获得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邀请函,一般可以通过三个途径:
一、公众申请:提交申请,等待抽签
根据惯例,美国国会参议院内的部分参议员,无论其党派亲疏,每人均有大概400-600张免费的总统就职典礼入场券,以供各自选区的选民索取。众议院的一些众议员也享受同等待遇,只不过门票数量减半。
然后,美国公民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地区,上网登记,等待抽签,这种情况如果被抽到,你一定非常幸运。以4年前为例,纽约有至少15万人报名,只有350个名额。这350个名额当中,长岛26个,皇后区18个,布鲁克林区29个,布朗士75,真的像中六合彩一样。那次有200万人参加了观礼,有邀请函的只有24万。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时某派的总统候选人当选后,敌对党也会分到数量均等的入场券,但敌对党分票就没那么积极,所以有时会有多余的入场券。此时那些苦于票不够分的当权党,就会干脆向敌对党的同僚要多余的入场券,以便分发给选民。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职典礼观礼游行的人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进入这些地方不用邀请函。
二、奥巴马竞选团队成员或者亲属获赠
一位总统的当选,背后凝聚了千万人的辛勤工作。
美国的总统竞选,最忙碌的除了总统,就应该是那些竞选团队里的成员。他们很多都是义务劳动,多数都持有相同的政治理念,他们是该总统候选人的铁杆粉丝。
所以,为了答谢他们,一般候选人当选总统之后,就会邀请一些出力多,贡献大的成员,去观看就职典礼。
09年的时候,我去参加奥巴马的第一次就职典礼时,站在我身边的观礼者,就是奥巴马竞选加州竞选团队里的工作人员,她和她的同事们,都被邀请来参加就职典礼。
人群中黑人兄弟姐妹们,大都穿着奥巴马头像的衣服,他们见到奥巴马向他们挥手,无比自豪,泪流满面。
身上挂满了奥巴马像章的黑人姐妹,无比自豪。
三、捐款或赞助获得
美国新总统的就职典礼虽然是一场重大的政治活动,但同样也蕴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其中有很多“商业运作”的方式:受邀请的人需要自掏腰包,就算对新总统在竞选中给予巨大赞助的商人和企业家,很多都要购买门票。
此外,平时有总统和其他政要参加的活动很多也要买票参加,甚至能和总统同桌吃饭,也都是“明码标价”。因为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政治意义”,还能成为一种无上的“荣耀”。所以每次总统就职典礼,要求参加的各界名人还是趋之若鹜。
与4年前就职典礼不同,奥巴马这次没有给典礼捐款金额严格设限。就职委员会本月早些时候说,企业捐款最多不得超过100万美元。任何捐款25万美元的个人和捐款100万美元的企业将在就职典礼几天前收到邀请函,包括就职仪式观礼券、就职前一晚“烛光庆祝”活动嘉宾券以及观看庆祝游行的前排座位票。
每次的总统就职典礼当天,大体上分为几部分:就职演说加游行,还有晚上的庆祝晚会和舞会。
这些部分,邀请函是分开的。比如说2009年,我的邀请函就是两张不同的,分别是就职演说观礼邀请函,以及晚宴邀请函。
2009年奥巴马就职晚宴邀请函
晚会一般会邀请一些大牌明星现场表演助兴。比如今年是碧昂斯。而1993年克林顿就职典礼时,迈克.杰克逊也到了现场。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