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喇嘛的由来
1578年(明朝万历六年)五月俺答汗与索南嘉措在青海湖边新落成的仰华寺(察卜齐雅勒庙)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索南嘉措宣称,“阿勒坦汗尔为曩昔青吉斯汗之孙胡必赉彻辰汗之时,我为萨斯嘉班第达之侄玛第都瓦杂帕克巴喇嘛”,两人分别是忽必烈和八思巴的转世。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圣”意谓超凡人圣”;“识一切”是藏传佛教对在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瓦齐尔达喇”梵文,译成汉语执金钢,是藏传佛教对在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识一切与瓦齐尔达喇结合起来,表示索南嘉措无论显宗、密宗都达到了最高成就。“达赖”蒙语大海;“喇嘛”藏语上师。从此,索南嘉措的活佛转世系统就被称为达赖喇嘛活佛系统。
第一世达赖喇嘛
格敦朱巴(1391-1474)意为“僧成”.出生于后藏萨迦寺附近的一个牧场主家庭。十五岁,在纳塘寺受沙弥戒,五年后受了比丘戒。25岁拜宗巴为师,学习格鲁派教法。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之一,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后,先后师从贾杰,克珠杰等人。1447年兴建了札什伦布寺,任该寺首任赤巴(法台)长达38年。长期致力于藏传佛教的弘扬。1474年(明成化十年)在札什伦布寺圆寂,时年84岁。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著有关于显教注疏、因明注释、律部、中观、传记等24卷,其中代表作有《戒经疏》、《因缘集》、《释量论小疏》、《量理庄论》和《自传》。
第二世达赖喇嘛
法名格敦嘉措(1476-1542年)意为“僧海”。出生在后藏日喀则西北达纳地方的一个普通农民家中。3岁时被认定为一世达赖格敦朱巴的转世"灵童"。1485年,他十一岁时,被迎入札什伦布寺,受了沙弥戒。1494年,在哲蚌寺学经。旋拜嘉样烈巴曲觉为师,受比丘戒。后来开始云游,在前藏、后藏、山南、塔波各地传法讲经。云游中,于1509年在山南的羊卓雍湖畔,建立了群科杰寺。不久回到札寺,出任第五任法台,6年后又返回拉萨。1517年应僧众请求,担任了哲蚌寺的第十任赤巴(法台),1526年还兼任了色拉寺第九任赤巴。他在哲蚌寺内修建了"噶丹颇章"大殿,成为他和后世达赖驻锡的地方。以后五世达赖建立的西藏地方政权即以“噶丹颇章”取名。于1542年在哲蚌寺圆寂,时年67岁,其银质灵塔建于哲蚌寺内。著有《自传》、《根噶嘉参大师传》、《上师赞颂集》、《佛菩提颂》、《教言道情歌集》、《密集生起次第》、《中观注疏?义明》、《宗派论?海之舟》、《书札诗歌》、《噶当经典摄义》等44卷。
第三世达赖喇嘛
索南嘉措(1543-1588年)意为“祝海”。出生于拉萨附近堆隆地方的一个小贵族家中。4岁时被认定为格敦嘉措的转世"灵童迎至哲蚌寺。7岁拜赤巴索南扎巴为师,受了沙弥戒。10岁在哲蚌寺举行坐床典礼。11岁任哲蚌寺第十二任法台。16岁时任色拉寺住持,22岁时拜格勒巴桑为师,受了比丘戒。后任了色拉寺第十三任赤巴。并把格鲁派传播到了蒙古地区。
1578年5月在青海湖的仰华寺(系俺答汗之子丙兔于1577年建成,明万历帝赐名仰华寺)与俺答汗王公会见。获赠“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圣识一切”是“遍知一切”的意思。“瓦齐尔达喇”是梵文“金刚持”的意思。“达赖”系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为藏语,上师的意思。)索南嘉措得到“达赖喇嘛”的尊号后,格鲁派寺院集团的上层僧侣立即将索南嘉措定为第三世达赖喇嘛。追认根敦朱巴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第二世达赖喇嘛。1580年(明万历八年)主持建立了理塘大寺,1582年到了昌都说法讲经,广收教徒。后云游至宗喀巴的出生地时修建了今天青海的塔尔寺。与此同时明朝也封给他“朵儿只唱”的名号(为藏文的音译,意为金刚持),赐印章,并召他来北京。这时察哈尔部的图们汗也邀请索南嘉措顺路到察哈尔部传教。于是索南嘉措动身从蒙古土默特起程,不幸于1588年3月卒于途中一个名叫卡欧吐密的小地方,时年四十六岁。三世达赖不遗余力地在青、甘、康、内外蒙古地区广作法事,对后世达赖、班禅将格鲁派事业推向巅峰,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第四世达赖喇嘛
云丹嘉措(1589-1616年)意为“功德海”。出生在蒙古土默特部。系俺达汗之孙。为历世达赖喇嘛中唯一的蒙古族人。1589年被蒙古王公和藏族格鲁派的僧人共同确认为是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转世。1592年被三世达赖管家班觉嘉措命名为云丹嘉措。1602年西藏三大寺派出正式代表前往土默特迎接他入藏。沿途受到青海、西藏的蒙藏僧俗人众迎接,于1603年到达西藏,先在藏北热振寺举行了坐床典礼,后到拉萨,住进哲蚌寺,受沙弥戒。1607年赴扎什伦布寺,向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学法。1614年拜四世班禅为师,受了比丘戒。接着继任了哲蚌寺第十三任赤巴,并兼任了色拉寺第十五任赤巴。1616年,明朝万历皇帝派专人进藏,给予四世达赖喇嘛“普持金刚佛”的封号和封文。1616年12月15日,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在哲蚌寺去突然世,时年二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