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的变身

发表:2010-06-29 00: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野稻變家稻


收割后的稻田

稻分“粳稻”和“秈稻”兩種,這是以其黏度作為分類,前者黏性高後者較低,皆為禾本一年生植物。有部分學者認為,秈稻是較早被人類栽培的品種,是原生在亞熱帶低地區的植物,野稻在棲地被覓食的人類發現到,在來年發現同一地點又有莊稼生長,逐漸發展起農業的栽種技術,野稻亦逐漸成為人工栽培作物。

新石器时代约有七十余处的遗址内发现稻谷遗存,以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最为密集。如“河姆渡文化”遗址内,发现了一个储存稻籽的平底陶罐;以及堆积数十公分高的禾穗仓储遗迹,代表这地区可能开始耕种稻作。“良渚文化”遗址内除了发现仓储的稻层遗迹外,也发现了石制耕具,因此以稻作为目的之农业活动已经真正的出现了。大量仓储的迹象,显示当时对于稻谷的需求,已到达相当高的程度。

水利与稻作


殷墟“丑方簋亚”,是用来盛食黍、稷的容器。

由现今发现的西周青铜器“簠”上,可见“用盛稻梁”之铭文,可见到当时华北的稻米产量相当稀少,稻是被当作一种珍馔看待,出现在贵族家的青铜器皿上,是相当高级的食物。因为在周代的南方,普遍是以米作为主食,但在以黍、棱为主食的北方,米却是珍修。

这种现象与水利工程技术可谓息息相关,种稻最需引水灌溉,但是受限于地理条件,水利发展困难,所以在西周时的黄河流域内,水稻栽培仍十分有限。

到了东周时代的南方,稻米的栽培与种植更加普遍。现代考古在南方发现多处的稻米堆遗迹,特别是在当时楚国势力范围内,就挖掘到了五处推断为囤积稻米用的粮仓遗迹,可见南方的稻米,已被大量种植与收割,才能有如此规模的考古遗迹残留至今。



西周晚期“颂壶”,壶为盛酒之器。

这种规模的稻作,也说明了当时水利建设的逐渐发达,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着“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的文句,这同时说明了东周的华北地区已经开始较具规模地种稻,所以才需引水灌溉,且发展出水利设施灌溉稻田,同时透露出水利设施的建造,也造成了水源的纠纷。

华北水利建设的但规模仍有所不足,因此黄河流域的稻作量,仍然赶不上长江流域。故以稻米为主食之现象在华北极为罕见,稻米多半仍是被制作为甜点、点心、酒,最多是成为华北统治阶级偶尔尝之的珍馔。



来源:历史文化学习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会员
donate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