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不在南广,就在去南广的路上”、“哥卖的不是花,是寂寞”……这一连串醒目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在南京江宁大学城的一个卖花小贩的三轮电动车上。他自称卖花哥,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几十盆品种各异的小型花卉卖花,成了大学生口口相传的名人,生意十分红火。
“卖花哥”善用网络流行语
据《扬子晚报》报导,“卖花哥”这个名号不是大家的戏称,而是他本人的自诩。卖花哥自己也说:“哥也成了网络潮人”。 “卖花卖到这份儿上真是绝了。”从花车前走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议论,还有不少拿着手机给拍照。
卖花哥是安徽安庆人,来宁两年多里一直从事着花卉买卖。而在花车上写这样一些网络流行语给自己做招牌还是从去年10月开始。“我平时有空就去上网,这些都是我从网上看来的。”卖花哥说:“以前每天最多卖上一二十盆,自从挂上网络标语给自己做广告,平均每天就多卖了一倍。”
去年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就越发不可收拾,将网络流行语在自己的花车广告发挥得淋漓尽致。“什么最流行,我就写什么,什么最火,我就写什么。”卖花哥承认,自己的名号,也是看到网上各种“哥”成风,自己取的。
有生意头脑 吸引年轻人
虽然学历只有初中水平,但是卖花哥的生意头脑却不输给别人。“我卖迷你花卉之前是做过调查的。迷你花卉是属于冲动型消费,而冲动型消费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网络上的流行语是能引起年轻人兴趣的,所以我用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来吸引他们。”
听卖花哥讲他的“生意经”,在场的人都有些诧异,有人轻声说:“真看不出这卖花哥还挺有点意思的。”“我从小就喜欢养花弄草,卖花也算是有点研究。每进一个新品种,我都会上网去查它的相关资料。”
卖花哥不单单卖花,他还教买花人怎么去养花,不会照顾的人,甚至会说:“你不适合养花,别买了。”
曾经买过花的江苏经贸学院的李彤就说,卖花哥太搞笑了,他讲话又幽默,学校里很多人都照顾他的生意。“做年轻人的生意,大家就是图个开心,搞笑一点顾客开心,我也开心。” 卖花哥说。
哥卖的不只是花,还有感情
卖花哥还说现在自己卖花生意做得挺顺当,卖花也结识了不少老客和朋友。有一次,南京工程学院的同学的钱包掉了,钱包里正好有一张卖花哥的名片,捡到的人就给卖花哥打了个电话。卖花哥哪知道钱包的主人是谁,于是看到学生证上写着工程学院,就交到了学校传达室。事后,那个同学也成了卖花哥的朋友。卖花哥说,卖花一年多,朋友也认识了不少。
还有个卖花嫂在助阵
卖花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这个他自己也是这样承认的:“我现在只想借助这个为我以后的成功做铺垫。”和他聊天,能感觉到他是有故事的人。
卖花哥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卖花为生,曾经在镇江生活过8年。他自己说在镇江是做医疗保健品的市场营销员,最风光的时候还是项目经理。但是,那时年轻气盛,总是有钱就花,整日昏天暗地,过着“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用他的话来形容那段日子“我沉睡了12年,现在终于觉悟了。”
每次说到为什么离开镇江来到南京,他总是欲言又止,好像很不愿意提起从前。但是,他总在嘴边说起一个人,那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他说,这个女人是他浪子回头的最大原因,后来有了小孩,他便下决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为家人奔波。
“她跟着我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说到自己的妻子,卖花哥言语不再搞笑,好像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一面。
卖花哥说:“你嫂子也在江宁活动,她车上的标语也都是我写的,惟独加了一句 ‘哥不在此处,此处却有哥的身影’。”自从挂上标牌之后,每天销量增加了一半。去年一年夫妻两人的营业额是八万元,今年花哥准备冲十万。
没有人知道卖花哥真名叫什么,只知道他叫卖花哥。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套他的话,他都只是说:“你就叫我卖花哥吧,我不想太火,我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毕竟我只是个摆地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