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冠』也是中华服饰艺术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丶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丶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变化之中,到明朝演变为『梁冠』。
古代礼制讲进贤冠,常说它前高 7 寸,後高 3 寸,长 8 寸。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 7 寸,後高 3 寸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後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
在西汉,这种冠帽只罩套在头顶的发髻上,用帽頍系於颌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後并不牢固。东汉时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帻,等於在冠下加了帽座。“帻”在古时本是劳动人民,用来扎裹头发不使散乱所用,两端有带子可以从头上系於颌下。秦时武士用赤帕裹头,从前额向後脑包裹时叠出一条装饰边,称为“颜题”。
西汉时戴帻并不把头顶全包住,因为帻也常是空顶的。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西元前 48 年「刘奭」(shì音是)当皇帝(即汉元帝),因他的额上有壮发,常戴帻以为掩护,群臣仿之。这时的帻质料和做工当然就讲究起来。
到西元9年「王莽」篡汉,他头顶秃发,故把软帻衬裱使之硬挺,将顶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这样可以把秃顶掩住,这种有介字形帽屋的帻就是“介帻”。《续汉书·五行志》说延熹年间(西元158年至166年),【京师帻颜短耳长",就是前低後高的式样。】《续汉书·舆服志》又说魏孝文帝(西元471年至500年)时,又把颜题增高丶颜题延长到後脑部位时再升高立起,使两边缝接处竖立成三角形尖耳状,称之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後面缝上披幅,名为“收”!
东汉的进贤冠可说是“展筒”与“介帻”结合的冠式!从出土人物雕塑和绘画资料来看,晋代的进贤冠,冠耳已急剧升高,其高度与展筒的最高点相齐,展筒外廓由原来的 〓 形变化成 Λ 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而展筒则逐渐降低缩小,把介帻的屋与进贤冠的展筒融成一体,形成一种由颜题丶帽屋及帽耳组合的新冠帽,即唐代的“平巾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