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台湾立法院选举落幕,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败。主导民进党选战的现任总统陈水扁遭到最大挫败。陈水扁时代正式结束。
国民党狂胜,民进党惨败,其胜败程度,连它们各自都不曾意料,也都不敢置信。何以至此?诚如行内人士判断,选区改革,是主因之一。立委人数减半,单一选区两票制,一票选人,一票选党,为基层组织强大的国民党带来利多。除此之外,台湾内外环境与两党选战策略等诸多因素,也影响选举结果。
民意:高层与基层错位
纵观世界,大部分民选领导人,在任期结束前,或多或少,都出现"跛脚"现象,或因内政困扰,或因民心思变。强势到底的,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属罕见。因此,在大多数民主国家,即将卸任的领导人,并不介入、更不主导下届选举,只静悄悄做完任期,是为明智。
这一规律,对台湾并不例外。然而,台湾国会选举,在执政的民进党一方,却由即将卸任的陈水扁总统操盘。去年9月,当游锡坤辞去民进党主席之后,陈水扁回锅任党主席,这在民进党高层,是"众望所归";但绿营基层民意,却是另一回事
。
2006年底,在台北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婉拒包括陈水扁总统在内的绿营各"天王"站台,此役,谢虽败犹荣,赢得台北所有绿票和部分中间票,得票率达41%。凭籍在高雄的过往政绩,谢还助得陈菊当选高雄市长,被誉为"一人战双城"。2007年5月,民进党举行党内初选,谢高票出线,成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而为陈水扁所挺或与扁亲近的角逐者,悉数落马,包括:苏贞昌、游锡坤、吕秀莲。这两场选举,证明,绿营基层民意,在谢长廷一方,而不在陈水扁一方。
但民进党高层并未依据基层民意,做出选战统筹,而是在高层派系政治下,形成以陈水扁总统为主的选战班底,相关选举策略也以扁为主。如此,为国会败选埋下伏笔。
而在国民党一方,2005年7月,首次直选党主席,包括连战在内的国民党高层,大多力挺王金平,而王竟大败于马英九,马当选得票率高达72%。蓝营高层意志与基层民意也竟如此错位!与绿营不同的是,之后,虽风云变幻(其间,马因被诉,辞党主席职),马一直主导蓝营,与泛蓝基层民意吻合。国会选战,当绿蓝对垒成为扁马对决的时候,绿营的败局就几乎注定。客观而言,国民党状况并不佳,马英九一人顶一党;民进党状况并不差,陈水扁一人误一党。(诚然,此处之"误",并非扁有意,更非扁一人之责。)
李登辉效应
围绕这次立法院选举,以及随后的总统大选,可以观察几个指标性人物的存活价值。连战、宋楚瑜,这两个4年前还曾风光的"大人物",到如今,不仅为绿营所不容,连蓝营本身,也不以为意。国民党形成马萧配之后,不曾向连宋"请益",却需李登辉"背书",证明,连宋已经完全出局。无独有偶,民进党形成"长昌配"之后,也主动找李登辉背书,证明,在台湾政坛,李登辉仍然举足轻重。
在这次立法院选举前后,李登辉一直重手出拳,无情打扁,极大地影响了中间票,民进党为此流失的立法院席位,恐怕多达10席,甚或更多。(受扁"拖累",亲扁的民进党立委候选人纷纷落马。)
扁李失和,看上去,始于2006年底,当陈水扁家人、亲信、乃至于扁自己先后被控以"贪腐"之时。然而,起因应该更早。早在2005年4月,连战、宋楚瑜先后访问北京,陈水扁显得有些沉不住气,被李登辉批评,扁也疾言回击。几度言辞交锋,留下裂痕。
扁李失和的深层原因,还在于 "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国会选举改革。因而,从时间上,还应该再往前推,推到2004年8月,作为国会中的两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联手通过修宪案,设定3年后实施"单一选区两票制",意在排斥小党,巩固台湾两党政治格局。根据这一改革,小党入国会门槛被大大抬高(政党得票率需达到5%以上),李登辉旗下的台联,势必加速边缘化。
李登辉掂量形势,干脆让台联转向,改走中间路线;同时,负气与陈水扁决裂。总结这次国会选举,包括台联等小党,固然被"扫地出门",但盘算中的两党政治,竟也破局,意外变成国民党"一党独大"。可见,民进党积极推动的所谓选举"改革",不仅害了众多小党,也害了民进党本身。
政治上,"斩尽杀绝"的做法,历来后患无穷,民主政治尤其如此。不管自己如何强势,都须为对手,尤其友军,留有余地。民进党封杀本是同盟军的台联,遭致的反弹与后果,始料不及,应是沉痛教训。
经济因素,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在美国,老布什总统,赢了战争,输了经济,因而输了连任;小布什总统,输了战争,赢了经济,因而赢了连任(指2004年形势,目前,伊拉克局势已经大幅好转,美国并未输掉这场战争)。
实际上,当民主制度巩固之后,国内经济状况,往往成为左右选举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新兴民主国家诞生后,政党和政权经历多次轮替,原因也在于此,如波兰、韩国等。如果台湾再度发生政党轮替,一切正常。在过去8年间,台湾经济相对不景气,使执政党在选举中处于不利和被动地位。虽然说,国内经济状况,各有定论,且不应该成为选举唯一话题,但民主政治的规律就在于此:选民期望值节节升高,民主重要,民生也重要。经济因素,不可忽视。
不论输赢,都是民主台湾
预测三月份的台湾总统大选,无外乎两种结果。如果出现国民党所期望的"西瓜效应",则马英九当选;如果出现民进党所期望的"钟摆效应",则谢长廷当选。目前,双方都在从事符合自己期望效应的策略操盘。
多年来,中共及其同路人,因不满台湾"独派"当政,对台湾民主大肆妖魔化,甚至用中共史上自己炮制的"文革"闹剧,来比喻和诋毁台湾民主,误导大陆民众。然而,今天,台湾完成新一轮国会选举,台湾"统派"(蓝营)获得压倒性胜利,一切平静,没有暴力,没有动乱,中共及其同路人,夫复何言?台湾民主未变,变化的,是输赢,是蓝绿易势。这正是民主社会的特征:今天可能输,明天可能赢;几年之后,再转乾坤。不论输赢,都是民主台湾。
两岸间,统独议题稍事降温,民主与专制,或可重新成为话题。不管谁当选台湾新任总统,他需明白:台湾,绝非一片岛屿所能定义。台湾处在一个大格局中,内有统独之争,外有中美对垒。专制的中共,仍然是民主台湾的最大天敌。未来台湾当权者,需要大胸怀、大格局,经济上"互惠两岸",政治上"大胆西进",以民主和人权为武器,改变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进而改变台湾安全态势,使民主台湾,永立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