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曾飚
临近毕业,求职成为每个人的噩梦。
几年前一个朋友要离开北京,戏称被北京打败。伦敦亦然。
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就是生存能力的证明,见面说自己拿着一份有工签(Work Permit,工作许可)的活,简直就是一种身份。
我的职业生涯宛如白纸一张,唯一一道痕是在2003年中关村一家杂志,混了四份三年的撰稿人、记者和编辑。英国大学的媒体专业,近四年一直大热,每周一《卫报》求职栏目是媒体版,成为自己每周必买报纸。在英国,每每自诩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常常引得英国人有些惊诧。
吃哪儿补哪儿
基于此,我也把记者当作自己未来可能的职业,起初尝试过几家英国大报,比如《卫报》,每次收到的回信,都是I am sorry打头,或者没几眼就看到一个unfortunately,后来我就把邮箱给关了。
英国学制短,三年本科,硕士一年,博士三年,即使很多博士毕业,二十三四岁,遍地都是。我一个读书十年的博士候选人,七分中文,三分英语,确实有些"微软"。
广东人把求职叫做"揾工",退后一步就是"揾食",世道如此,我也逐渐低头。在媒体,自己顶多是一张三十岁中文旧报纸,比新鲜出炉的本科生,生猛不足。况且,从心理学转到媒体,高调入行,直接拼英文,过于奢侈。于是转战几家大媒体的中文部,自己拿着简历到跑过几次,结果越跑越迷信,以至于把面试前吃的东西都要处心积虑一番,试图将"吃哪补哪"哲学,拓展到干啥吃啥,以求工食合一。
不过这也就是文科生的妄想而已。
忌口忌工
第一次去BBC中文部笔试,那个地段挺贵的,我吃了一个沙拉盒,结果顺利过关。第二次是面试,我去了一家寿司店,内心里想,BBC乃英媒,中文是远东文字,这家卖日本寿司,韩国人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字招牌,结合正紧,兴奋之下,多喝了一杯朝日啤酒,结账时候40多镑,一咬牙,天意让中文值钱,好兆头。面试之后,面试官打电话给我说,面试回答问题,其实没有必要那么快。言外之意,大约是不要口不择言,难道是酒精的作用?
刚入行要低调,道哥说的一点都没错。于是第二次去FT的中文部,天空低调地宛如天意,泰晤士河边那么多餐馆,我就是一杯咖啡都不进去喝。最终走到一个路边热狗摊前,饿的嘴里都有味道,就要了一个2镑多的热狗,黑人师傅问要什么酱,我想了想说,免了,谢谢。实在油腻的不行了,跑到隔壁的泰坦艺术博物馆,喝了一杯咖啡,冥冥之中又犯了忌讳。
先工后食,这是自然。而我两次落败,都是未工先食,本来逆向操作,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哪怕是2镑一个的热狗。既然如此,我打算下次有机会,就饿着肚子去。
和刘嘉玲传绯闻的富商郭台铭讲述自己第一笔订单,当初几乎走投无路,签约之前,在那家公司楼下饿着肚子。事后他分析说"肚子饿的时候,决策的脑子比较清楚",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