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路第三次发现明代古墓,专家称此次发现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古墓群惊现市区!昨天下午1点,徐家汇路与黄陂南路、马当路组成的“U”字形区域间正在施工中的地铁9号线和13号线工地上,几根木头随着挖土机浮出地面,木头之下,两个墓穴清晰可辨。经过进一步挖掘和专家的初步鉴定,确定古墓年代为明末清初时期。目前挖掘出来的古墓为一墓两穴,让现场专家感到奇怪的墓中两人都为女性,上海市卢湾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张富强推测,挖掘出来的墓可能只是墓群的一角。
有关方面今天将继续进行挖掘。
施工中挖土机掘出棺木
记者赶到现场时,徐汇区文管所和上海市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已经赶到了现场。一个大坑内几根木头竖立在泥土中,地下的积水将整个棺木淹没。这块空地正好是地铁9号线和13号线施工工地,工地负责人朱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古墓的发现过程。
古墓所处位置的大坑是工地挖出来的集土坑。当时挖土机正在挖坑,突然几根木头被挖出地面,朱先生赶到好奇,立刻走到土堆前查看,发现挖上来的木头像是棺木。经过仔细辨认,他认定了木头就是棺木后,立刻跑到集土坑前,这时挖土机已经将表层的土挖开,一个含有两个墓穴的墓已经显现出来。朱先生立刻招呼挖土机停下来,但还是晚了一步,挖土机已经铲到了棺盖,并将一个棺盖铲开,另一个棺盖也被铲掉了一个角。
待挖土机停下时,周围的积水立刻淹到了棺内,见此情景,朱先生立刻拨打了报警电话并与文管部门取得了联系。卢湾区文管所张富强所长接到电话后立刻与市文管所取得联系,并一同赶赴现场。
古墓旁高楼林立
施工现场挖土机挖出古墓
古墓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发现及时,施工方停止了施工,等到文管部门赶到后开始清理墓地旁边的渣土。经过勘查,张富强认为这个墓的旁边还有其它的墓,而且存在墓群的可能。
张富强告诉记者,怀疑有墓群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经过勘查发现,在这个墓西南角的泥土还非常坚硬,是由糯米和石灰混合而成,而这种处理方式正是墓葬外围防腐的标准处理方法,已发现的墓最外层正是由糯米和石灰混合而成的。第二,在徐家汇路附近曾发现过墓群,以及卢湾区出土的第一具干尸,所以有理由怀疑这只是一个墓葬群的冰山一角。
张富强告诉记者,发现干尸的地方是在打浦路徐家汇路的海华花园,当时是一具男尸,现保存在科技馆内。而发现墓群的地方是在新肇周路徐家汇路,当时清理出来的尸骨就装了十几盆。这两个地方发掘出来的古墓都属于明代,更重要的是此前的两次发现位置距离昨天发现的明代古墓相隔都不到一公里,且此次所发现的古墓正好处于先前发掘的两个古墓之间,这种情况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葬于徐家汇路附近有缘由
对于明代古墓都出现在徐家汇路附近的情况,张富强所长也向记者进行了解释。
他说,徐家汇路原来是一条河,那时期的居民都居住在城隍庙附近,今天的黄陂南路徐家汇路处方圆都是农田和荒地。古代人关于死亡有个说法就是西去,而这个地方正好处于城隍庙的西侧,且地势较城隍庙要高,所以这里就成为了古代人的墓地。
挖出的干尸
发掘现场
发掘结果屡出专家意料,古墓呈现诸多悬疑,专家认为古墓发现印证城市历史
在昨天下午的发掘过程中,现场专家对一墓双穴的判断和推测一次次遭遇“意外”,已发掘出的两名女子究竟是何关系?是否还存在更多的墓葬以及推测的男主人墓?此次古墓的发现对上海城市历史的研究能否带来启示和印证?这些问题都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而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也将在今天继续进行,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所有谜底将会一一呈现。
抽水见棺
初步判断两墓穴左男右女
由于连日来的阴雨天气造成地下水水位偏高,记者赶到现场时,地下水已经完全将墓淹没,根本看不出来墓葬,因此挖掘的第一部就是抽水。
昨天下午3点,挖掘工作正式开始,两名工人下到集土坑内,在墓地东北角挖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坑,然后在墓地旁用泥土堆积成一道小坝,组织旁边的水进入到墓地。很快墓地旁的积水被清理干净,但棺材内的积水仍未排除。
在试探确定抽水不会对墓中物体造成损坏之后,工人将水泵放进墓中角落开始抽水。一会儿,众人即能看见南北朝向的棺木,但仍看不到棺木中的尸体朝向。市文管所翟杨告诉记者,一般的墓葬都是头在北脚在南,而如果按照这样的葬法,男的应该在左边,也就是东面,那么东侧这个墓穴应该是男主人的墓穴。
左墓现身
小脚泄漏墓中并非男主人
水抽干之后,工作人员首先对棺木中的物品进行了清理,在棺尾找到了两块瓷器碎片,一块是白色的,一块上面有点青色的花纹。随着这两块瓷器碎片的出土,一根将近10厘米长的铜钉也被发掘出来。
在棺木的北侧出土了好几个用布包裹的东西,随后出土的头盖骨表明,这些包裹都是用来固定尸体的。虽然头盖骨已经出土,但还是不能判断出墓主人的性别,而随后的发掘让现场所有人感到了意外。
这坐东侧的墓穴内的衣服还非常完整,工作人员将整个尸骨和衣服一起搬上来时,尸骨上的脚让大家明白了,这个墓主人是女性。市文管所翟扬告诉记者,出土古尸的脚尖尖的,而且比较小,由此判断出墓主人是女性。
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意外,但同时也让在场专家产生了一种期待。吃惊的是原本应该是男性却变成了女性,期待的是该墓穴主人是女性表明在这个墓的旁边可能还有第三个墓没被发现。翟杨称,三个墓穴的墓也比较常见,因为古代是一夫多妻制,三个墓穴中间是男主人,左右分别是妻妾。
在随后的清理过程中,该墓穴内还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铜镜。
右墓现身
再开棺让人再次大跌眼镜
如果说东侧墓穴的发掘让众人赶到意外的话,西侧的墓穴发掘出来的结果更是让在场专家大跌眼镜了。
西侧的棺木的发掘依旧是先抽水,这一次还没有等到看脚,墓中人的性别就显现出来了。首先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墓中人的面孔,头顶上还戴着一顶高帽,帽子上有一个大大的“寿”子。经过仔细地清理,帽子上一个金色的东西发出了它特有的金属光泽,是一朵镶在帽子上的金花,而在墓主人的两个耳朵上还有两个黄色的耳环。当工作人员取下墓主人右边耳朵上的耳环时发现这是一具干尸,并且皮肤还有弹性。取下的耳环经过鉴定是金耳环。随后,在墓中人的脚上又发现了一面铜镜,这个铜镜要比刚才的那个大了将近一倍。
右侧墓穴中发掘出的铜镜
右侧墓穴中发掘出的耳环
悬念丛丛
蹊跷古墓今日将继续发掘
又是女性,这样的结果让人们对墓主人的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何是两个女性合葬在一起,她们的旁边是否还有其它的墓葬呢?所有的悬念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进程来解秘。
由于右侧墓穴发掘出来的干尸需要进行很好的处理,为此文管部门立刻联系了上海科技馆的专家,遗憾的是昨天正值休息日,加之发掘工作持续到了晚上5点左右,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发掘工作被迫停下来。
今天,该处古墓将继续进行发掘,众多的谜底也将随着古墓的发掘被一层层揭开。
猜测
古墓身份三种猜疑
和一般的明代古墓不同,男主人至今未被发现,也给这个古墓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而对古墓的猜测主要有三种。
第一,这是一个大的墓群,发掘出来的女主人只是男主人的一个妾。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根据勘查发现在这个墓的旁边还有其它的墓,而男主人不在已发掘之列就表明这只是墓群的一部分。但这种说法还需要下一步的发掘来印证。
第二,墓内两人是母女俩。根据发掘出来的墓葬规格,西侧的墓葬规格明显要比东侧的墓葬规格高很多,除了铜镜的大小之外,墓主人身上的饰品也要多,为此有人猜疑这两名女子是母女两人,可能是因为某种意外而一同下葬的。这个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第三,墓中人是小姐和婢女,婢女是陪葬的。这种说法的理由是因为陪葬的规格不同,婢女的墓中除了一面小铜镜之外,就没有什么陪葬品了,而且尸体已经腐烂,小姐的尸体还是干尸。这种说法也同样存在疑问,一是明代究竟有没有陪葬一说,二是因为这个墓葬同样也需要后面的发掘来印证。如果后面没有发掘出来新的墓葬或者发掘出来的墓葬关联不大,这倒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猜测。
专家
该地域很可能存较大墓群
上海历史博物馆学委会主任、上海城市历史专家薛理勇表示,从历史上看,这块地域很有可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古墓群。这一带在历史上属于城外,没有房子,基本上就作为坟地。当时有钱人的祖坟大部分选择在上海的东南角和西南角,这也是近几年经常在肇嘉浜路一带挖出古墓的原因。徐家汇路宛平路就曾挖掘出沪上旺族潘氏的祖坟,打浦桥曾挖出过顾从礼的棺木。
薛理勇介绍说,由于就在黄浦江边上,从风水上说,左有青龙右有白虎,背山依水,这一带是最适合做坟地的地方,而且当时土地不值钱,比较大的家族,占个五六十亩地做坟不稀奇,现在的陆家浜以南在当时全部是坟山。上海本地人中有顾陆朱张四大姓,明朝有潘、徐两大家族,清朝又崛起曹家,除了曹家主要分布在曹家渡,其他大户的祖坟都集中在这一带。除了这些大户,还有其他一些有钱人的比较小规模的坟地也集中在这一带。所以出现古墓群的可能性很大。
有利重建更完整的上海史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表示,从之前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到接二连三的古墓出现,上海不断挖掘出的这些古代遗存,填补了1840年之前上海的历史空白,对于描绘出完整的上海城市历史的研究价值巨大,也能给上海“平反”,证明上海不是一个“没历史的城市”,不仅仅只有近代以来的一段繁荣,上海不是一个“后殖民城市”,上海在近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级都市,事实上是有之前50-100年的历史积累的。
顾晓鸣说,元明清时期,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相当繁荣,城市规模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城乡分明,文化、商业、物资、人才都很发达,所以才会有对大规模的祖坟的需求,城市布局分明,坟地分布才会集中于一块地方。之前可能只是理论上的推论、研究,古墓群的不断被挖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物上的证据,以及研究的根据。上海在1840年以前的历史,研究的人并不多,随着古墓的越来越多,也能让更多研究者去关注、反思,可以重建起一段更完整的上海历史。
右侧墓穴中发掘出的头钗
墓穴中发掘出的布鞋纹路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