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茶”制作过程触目惊心
记者了解到,最早揭开“毒茶”神秘面纱的是贵州某报的两名记者。昨日,两名记者向快报详细介绍了当时暗访的情况。2005年4月8日,他们接到群众举报,称一江苏茶商租用平坝县一村支书的房子,用化学染料炒制“全国名茶”。接报后,他们携带秘拍设备于当晚驱车来到平坝县马场镇新龙村的制茶现场暗访。
在当地一个线人的帮助下,他们以茶商身份走进这个离公路有七、八十米远的深宅大院内。虽然已是晚上近10时,但8名炒茶女工正汗流浃背地在8口烧热的大铁锅内揉搓嫩绿的茶青,暗访者的到来似乎并未引起她们的怀疑。
暗访的两名记者称,新开茶楼需要购买今年的春茶。一30岁左右的男子便从另一房间走出来,带着浓厚江浙口音说,他们的茶一般不直接在贵州上市,而是要运回苏州。记者连忙询问不在贵州卖的原因,该男子脱口而出:“在这里卖太便宜了。”据他介绍,贵州茶叶品质不错,这些加工好的茶运回苏州装进“碧螺春”等一些全国名茶的包装盒内,其价格立即就会翻上几番,市场走势还很好。
记者询问该男子,这间茶叶加工厂叫什么名字,为何不见打出招牌,该男子说,他们的公司在江苏苏州,这里只不过是个加工车间,用不着办营业执照。记者向其要求面见该公司法人代表,以便日后加强合作。该男子说,他们的老板叫柳荣华,是江苏人,已运茶回苏州了,而他自己是老板从苏州请来的制茶师傅。
几盏昏暗的灯光下,炒茶女虽已汗流浃背却依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加工作坊有几口大铁锅,其基本工艺是,有专人在后面烧柴热锅,然后把茶青倒进锅里,炒茶女则用手反复揉搓茶青,直到那名男子称好时止。
有毒工业颜料为茶叶“增色”
记者注意到,几乎每口锅旁边都有一袋用女性丝袜包装的绿色粉末。搓过两遍茶青之后, 每一个炒茶女都将这袋包装物往铁锅里抖几抖,绿色的细粉便飘向锅里,染绿了茶叶。记者追问炒茶女抖进锅里的是什么东西,一炒茶女说不知道,是老板让放的。而那位男子则略显慌张地说,这东西不会吃死人的,是增绿用的。央视昨天的报道中,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雷平表示:根据检测和查阅了相关资料,可以判定炒茶女添加的是一种铅铬绿类的颜料,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化工产品,是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的工业颜料,它的铅含量高达20%以上。据了解,铅铬绿是一种工业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纸张生产,具有很强的着色能力,不易褪色。但是,铅铬绿中的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具有毒性,摄入人体将造成危害,因此不能食用。据检测人员分析,使用这种颜料加工茶叶,目的是为了增加茶叶的绿度,使茶叶鲜亮翠绿更加好看。但是这种工业颜料中铅、铬含量很高,使用这样的颜料染茶肯定会导致茶叶铅、铬等重金属超标。
记者谎称欲与这个“江苏”茶商签约,自称是制茶师傅的男子称需与老板商量,说着便到房间里打电话。这时,一中年男子走进作坊内,对记者说:“他们一天能生产出七、八十斤干茶,会满足你们需求的。”一炒茶女告诉记者,这名中年男子就是新龙村村支书,制茶作坊就是租的他的房子。打完电话的该男子对记者说:“老板要求必须从江苏发货过来,至于数量不用担心,要多少我们都能供应,并且全是名茶。”为不引起怀疑,记者以200元的价格购买500克刚刚炒的干茶。记者心中暗算,按村支书的说法,这个作坊每天最低有1.4万至1.6万元的产值。
昨日,两位记者将第一手暗访资料传给快报,并表示,其实他们是被假象欺骗了,那些人根本不是江苏人,而是浙江人,现在贵州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毒茶”绝不是正宗碧螺春
“毒茶”到底是不是碧螺春呢?就此,参与暗访的记者向快报表示,其实这些被利用的茶叶只是当地的一种绿茶,根本不是什么碧螺春,只不过他们长相特别象,而且稍做加工就可以冒充碧螺春了。而苏州一位经营茶叶的人士则表示,碧螺春现在满天飞,谁是正宗根本不好认定。
浙江人跑到贵州制造毒茶事件报道出来后,记者采访了苏州市茶叶协会和苏州碧螺春原产地保护办公室。苏州市茶叶协会有关人士表示,这次毒茶事件对苏州碧螺春影响不是太大,现在各地都出现了碧螺春,也不稀奇,就象电视机一样,都是电视机,只是牌子不同而已,苏州的碧螺春已经进行原产地保护。而苏州市碧螺春原产地保护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则无奈地表示,苏州碧螺春原产地保护已经进行了三年时间了,应该说该做的都做了,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招数了。现在就是要保住原产地的品牌,其他的也无能为力,“不过这件事反过来看也是好事,把不符合规定的都踢出去了,苏州碧螺春自然就可以清净了”。如今在苏州一些茶叶市场上很多人都在叫卖浙江碧螺春、贵州碧螺春、四川碧螺春等,谁是真假,一时还难以鉴定。而经销商则表示,关键还是要看价格。
浙江不法商人制造了“毒茶”
昨日,记者获悉,贵州省质监部门在查处到毒茶后,立即向江苏省质监局和国家质监总局通报案情。接到国家质监总局的指示及贵州省质监局的案情通报后,江苏省质监局立即采取行动。4月16日,该局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对苏州市茶叶市场进行了突查。在该市场74号门面内查获涉嫌严重质量问题的茶叶21件,总计364公斤。74号门面正是此次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商家,只是这一次公布的数字是700公斤。
经江苏质监部门的进一步调查,苏州市茶叶市场74号门面店主柳荣华,系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朱村乡人,近期在贵州省湄潭和平坝两县加工涉嫌重大质量问题茶叶33件,并空运回苏州。其妻金仙梅和其子柳林负责在湄潭县从事加工,其雇员兰春章 (也系浙江丽水人)负责在平坝县马场镇,从事加工。
江苏质监部门在执法检查中还获悉,一位叫方锡伟的浙江丽水市人也在贵州省从事茶叶非法加工。质监部门初步查明,方锡伟在贵州省加工的涉嫌重大质量问题的200公斤茶叶已运到了丽水市松阳县松江茶叶市场。
对此,国家质监总局要求浙江省质监局迅速组织追查浙江方面的生产源头。据了解,浙江质监部门也已开展行动,当地一茶商慑于此次行动威力,已主动上交涉嫌重大质量问题的茶叶180余公斤。
昨日,记者还获悉,就在这次“毒茶事件”调查中,贵州省茶叶协会副会长、茶叶专业高级工程师张卫国还向记者提交了一份江苏某媒体对“毒茶事件”的报道。该报道导语部分称“一批来自贵州、用工业染色剂‘铅铬绿’染色的绿茶流进苏州市场”。文章还以“贵州毒茶技术含量高”作为文内分标题。
对此报道,贵州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资深评委张卫国及省内知名茶叶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出极大的愤慨。他们认为,这是一篇极不负责任的模糊报道,对于不法浙江商人在贵州制造毒茶,这一事实该媒体只字不提,却片面含糊的提及贵州毒茶,这是对贵州优质茶叶的伤害。据了解,近日贵州省部分知名茶企的江浙一带销售公司生意骤然清淡,部分企业已抽回了外派人员。据了解,贵州省茶叶界已于近日召开了几次紧急碰头会,有关人士已明确提议,适时将通过法律程序向该媒体讨要说法,以还贵州茶清白。
而贵州省质监局质量监督处有关负责人称,目前,国家质监总局已将“毒茶事件”定性为全国罕见的食品质量大案,要求相关省份质监部门将此案查深、查透、查彻底,并要求两省质监部门及时将案情向公安部门通报。
“毒茶”事件影响苏州茶市
苏州市茶叶市场经理范承宝表示,该事件发生后,苏州市有关部门又对市场进行了“轮番地毯式”检查,而苏州市茶叶质量检测站也将长期进驻市场。
他告诉记者,当时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市场所有的200余户茶叶经营户进行了抽样检查。检验后发现,该市场74号经销店经销的碧螺春茶叶铅、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稽查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查处,当场查获问题碧螺春700多公斤。“毒”茶叶出现后,苏州市有关部门又对该市场轮番“地毯式”检查了好多次。据了解,随后抽样检查的7项外地碧螺春检测结果显示,有6项完全符合相关规定,只有1项在有关数据上超标。
“目前看来,‘问题’茶叶的出现确实对我们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范承宝坦言,在和茶商沟通时,很多茶商都反映,“这儿生意不好做了”。但具体影响有多大,“目前还不好估计”。据悉,该市场也经常进行内部检查,该事件发生后,市场立即 “封杀”了贵州碧螺春,“不允许贵州碧螺春进场,这些茶叶到了上海虹桥机场也得原地返回”。目前,该市场仍有外地碧螺春经营,但一定要符合两项指标:第一,不得注原产地标志,或“洞庭碧螺春”等,“必须正确注明产地”。第二,外地碧螺春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而贵州碧螺春要进入该市场,“经营户必须要有有关的资质报告”。范承宝说,“毒茶”事件发生后,该市场开始举一反三。他透露,苏州市茶叶质量检测站有望长期进驻该市场,“一方面他们也有意向,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要求”,“茶叶有问题凭直观是看不出来的,引进茶叶质量检测站,就是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快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