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張仲景與其名著《傷寒雜病論》(圖)

作者:韓雨薇 發表:2024-11-10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張仲景 《傷寒論》
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古代的醫學家們,他們淡泊名利,立志扶傷救人。他們跋山涉水,深入民間,不辭艱辛的足跡遍布中國許多角落。儘管沒有錦衣玉食,但他們安貧樂道,以助人為樂,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張仲景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

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或富人,他都認真醫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他所寫的《傷寒雜病論》備受推崇,清代醫學家張志聰曾說:「不明四書者不可以為儒,不明本論(《傷寒論》)者不可以為醫。」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備受推崇的《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完成於西元210年左右,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並為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受到歷代醫家的推崇,被稱作「眾方之宗、群方之祖」。此書在後世分作《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

一千九百年前,一部《傷寒論》開啟了中國及亞洲醫學的新氣象,拯救了無數的人。《傷寒論》裡的麻黃湯、桂枝湯、柴胡湯、白虎湯、青龍湯、麻杏石甘湯等著名方劑,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並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後來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而來的,就連名醫華佗讀了這本書後都嘖嘖讚歎說:「此真活人書也。」張仲景也因此被奉為「醫聖」。

仁心仁術的張仲景

相傳東漢獻帝建安中期,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長沙連年疫情流行,但他仍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時刻不忘要救治人民的疾苦。不過,他畢竟是個大官,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也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在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民眾進來。他坐在大堂之上,一個一個的給百姓治病。時間久了,形成慣例,每逢初一、十五,他的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來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後來為紀念張仲景,人們就把就把在藥店治病的醫生稱為「坐堂醫生」。

中國一些老字號的中醫藥店,多以「堂」相稱,如揚州的「天瑞堂」、「樹德堂」,北京的「同仁堂」、上海的「涵春堂」,杭州的「胡慶餘堂」等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