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與搭檔沃爾茲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第二天發表講話。(圖片來源:MAHKA ESLAMI/Middle East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美國通貨膨脹率雖已從高點大幅回落,但這一經濟議題仍然牽動著2024年總統大選的走向。數據顯示,儘管當前通脹率已降至2。4%,但其負面影響依然是考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一大挑戰。
通脹困擾選情
據《路透社報導》報導,2021年上半年,隨著疫苗接種推動經濟重啟,加上新一輪聯邦補助發放到家庭賬戶,拜登政府的支持率一度穩定在50%以上。然而,隨後爆發的通脹危機,使政府支持率跌至40%左右並持續至今。
雖然當前物價上漲速度已經放緩,工資和經濟持續增長,失業率維持低位,但選民對通脹的擔憂似乎並未隨之減輕。
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經濟狀況似乎良好,但兩年多前曾達到9%高點的通脹,成了民主黨提名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難以擺脫的包袱。即便現在通脹率已降至2.4%,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川普(特朗普)在選舉前夕仍能以此為有力武器抨擊對手。
蓋洛普(Gallup)的最新調查顯示,將通脹視為最嚴重問題的受訪者比例雖從2022年通脹高峰期的約20%降至目前的15%左右,但這一數字仍是歷史正常水平的兩倍。該機構發言人賈斯汀.麥卡錫(Justin McCarthy)說:「通脹問題的影響依然存在。」
儘管賀錦麗承諾要解決高房價等問題,並將超市物價高企歸咎於「哄抬物價」行為,但在經濟議題上,川普的民調支持率仍然領先。
路透社/益普索最新民調顯示,在七個搖擺州中,68%的受訪者認為生活成本「正在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61%的人對經濟狀況持相同看法。在經濟管理能力方面,50%的受訪者認為川普「有更好的規劃、政策或方法」,而支持賀錦麗的僅為37%。在應對通脹問題上,川普更以47%比34%的優勢領先。
拜登政府應對舉措受質疑
面對通脹挑戰,拜登政府和賀錦麗競選團隊早已採取多項應對措施。拜登推出了「通脹削減法案」,雖然該法案主要聚焦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補貼。針對房價和租金上漲問題,政府還提出了限制租金漲幅、為經濟適用房建設提供稅收優惠,以及為首次購房者提供首付援助等政策。
然而,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對普通家庭的持續影響會如此之深。
去年隨著通脹開始緩解,民眾態度確實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遠未達到預期。
雖然兩個競選陣營都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但通脹問題主要是由聯邦儲備委員會通過調控利率和信貸條件來管理的,這讓民選官員很難直接干預。
歷史上,美國政府曾多次嘗試應對通脹挑戰。1971年,共和黨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採取直接管控措施,凍結工資和物價90天,並設立政府委員會審批後續漲幅。當時的通脹率為4.3%,在1972年尼克松競選連任的夏季確實一度降到4%以下。
雖然通脹率一度從4.3%降至4%以下,但在管控放鬆後迅速反彈,並在1974年底突破12%。
當通脹在任期內開始抬頭時,民主黨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在1978年發表重要演講,宣布了限制政府開支的計畫,並呼籲企業自願限制工資和物價上漲。然而到他與共和黨人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競選連任之戰時,物價年增長率已經攀升至14%以上。
直到經歷兩次經濟衰退和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後,通脹才逐步穩定在2%的目標水平,並維持到新冠疫情爆發前。
對於2021年通脹飆升,經濟學家們雖對具體原因存在爭議,但普遍認同其基本成因:疫情限制了服務業消費,導致商品供應鏈積壓,而聯邦政府約5萬億美元的刺激措施又推高了需求。
儘管通脹在2021年就開始攀升,美聯儲直到2022年3月才開始加息,這一決策時機也飽受爭議。
最新研究顯示,通脹對民眾心理的影響遠比預期的更為深遠。
博科尼大學(Bocconi University)的阿爾貝托.比內蒂(Alberto Binetti)與哈佛大學的弗朗西斯科.努齊(Francesco Nuzzi)和斯特凡妮.斯坦切娃(Stefanie Stantcheva)的調查發現,通脹不僅增加了家庭理財決策的複雜性,還加劇了人們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感。
即便最近出現了民主黨一直強調的工資增長快於物價上漲的現象,普通民眾似乎也並不買賬。
研究顯示,在普通民眾眼中,通脹仍是一個純粹的負面現象,他們期望政府能夠在不造成其他負面影響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
隨著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通脹議題將繼續考驗賀錦麗的選情。民調顯示,在全國範圍內和關鍵戰場州,賀錦麗與川普的競爭都十分激烈。如何有效應對選民對通脹的擔憂,將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