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將迎來中國傳統黃曆新年,除夕為2月9日。示意圖。(圖片來源:Hu Chengwe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今年2月將迎來中國傳統黃曆新年,除夕為2月9日,這是近年最後一個「大年三十」,因為自2025年開始直到2029年,連續5年的除夕都將是「大年二十九」,相關話題一度衝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第一。這也令不少人嘆說,中國新年已沒有傳統的節日氣息,官方又推新規除夕不放假。
除夕,自東漢有記載以來至1911年特指黃曆每年歲末的最後一天,又稱大年夜、除夕夜、歲除,「除」字解作「易」,如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訓詁:「除拜官職,謂『除其舊籍』,不然也。
『除』猶『易』也,以新易舊曰『除』,如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易》『除戎器,戒不虞』。以新易弊,所以備不虞也。『階』謂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義。」
除夕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慶之一,家家祭祖。除了拜祭祖先外,吃年夜飯,放鞭炮等也是常見習俗。傳統上,在大年夜當天的中下午要在大門邊貼上新的春聯,且當晚家人會團聚吃年夜飯,,共同辭舊歲,迎新春。
中國傳統的黃曆一年12個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為每個月有30天,小月為29天,因此,除夕常在黃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之間交換,民間則習慣稱此日為大年三十。
今年的除夕正蓬黃曆十二月三十,但從2025年起,連續5年將沒有年三十,除夕都是在黃曆十二月二十九。
此外,2024甲辰年(龍年)不只是只有354天,且只有23個節氣,今年沒有「立春」節氣,也稱為「無春年」。
相關話題一度衝上新浪微博熱搜榜第一。(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相關消息很快衝上微博熱搜,民間針對「明年起連續五年沒有年三十」、「年三十為什麼時有時無?」、「龍年比2024年少12天」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有不少大陸網友感嘆如今的中國新年已經失去了傳統的年味;抱怨當局「除夕不放假」新規。
網友紛紛說,「年味最濃的一天不放假,實屬想不通,貼對聯、貼窗花、還有各種過年裝扮、吃團年飯、年夜飯,春晚,壓歲錢都在大年三十,大年三十不放假,只會導致年味越來越淡。」、「越長大,越覺得對過年沒有太多期待了,年味也不濃厚,…」、「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再到除夕不放假,再到沒有年三十…總感覺小時候那種開心過年的氛圍不見了現在完全就是應付親戚,發發紅包收收紅包,現在完全就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這麼寶貴的年三十不值得一天假期嗎?除夕不放假,你說那麼多有啥用。」、「這過年到底還有啥意義?過年不就是為了除夕夜團圓嗎?」
相關消息很快衝上微博熱搜,民間展開熱烈討論。(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自2023年10月25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2024年黃曆除夕(2月9日)不放假後,民間怨聲四起。有網友1月10日吐槽道,「官方發個通知吧,未來五年大年三十放假一天。除夕都沒列入法定假日,大年三十及團年飯千年舊俗可以毀了,扔到日韓,讓他們去過吧,中國人新時代新風尚。」
根據中國國務院辦公廳說法,中國全年法定假11天,其中,黃曆新年8天連續中,不包括除夕日,2024年黃曆新年假期從2月10日(大年初一)開始,至2月17日(初七)結束,但連假前後的2月4日和18日這兩個週日則需補班。
民間有一種猜測是,當局取消「除夕」很大可能是因為「除夕」諧音為「除習」,犯了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忌諱。這類似於袁世凱當年取消元宵節,因元宵諧音為「袁消」。
據傳,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聽起來像「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因此於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並未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之後仍照樣在民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