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最為看重忠孝與節烈,對小人「誣善為惡,指正為邪」等行徑會予以警告。(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說到元末明初的大儒,獲讚為「一代詩宗」的楊維楨是不可或缺的一位。他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是元末明初頗有影響力的詩人、文學家、書畫家,也是一位修道之人。
楊維楨的曾祖父楊文修,是宋代名醫,因此楊家家境優越。1296年,楊維楨在浙江楓橋全堂村(今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全堂村)出生,他的母親李氏「夢月中金錢墜懷」後,生下了他。這說明他是有來頭的。
年少時的楊維楨十分聰穎,每日可以記誦數千言。他後來為什麼號「鐵崖」呢?關乎一段趣事。楊維楨的父親楊宏為了讓兒子專心讀書,就在鐵崖山中建造了一座小樓,周圍種植了數百株梅花,樓中則放了數萬捲圖書,等到楊維楨和其兄長楊維翰進入小樓後,就搬走了梯子,每天用轆轤傳食。楊家兩兄弟在小樓中心無旁騖的讀了五年書,學問大漲,楊維楨也因此自號「鐵崖」。
楊維楨在詩、文、戲曲方面均有成就,歷來對他評價很高。他為元代詩壇領袖,因「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在元文壇獨領風騷四十餘年。為楊維禎寫墓志銘的宋濂稱讚他的文章,如看商周的青銅器皿,雲雷成文,寒光四射。說其詩震天動地,嚴峻莊重,下筆如神,不愧為名家之作。
像他創作了題畫詩《題春江漁父圖》,講述景物之和美與人事之溫馨交融的景致:
一片青天白鷺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兒去換城中酒,新得槎頭縮項鯿。
他創作的七絕《題芭蕉美人圖》,描繪了美女運用芭蕉綠葉練習書法的情形:
髻雲淺露月牙彎,獨立西風意自閒。
書破綠蕉雙鳳尾,不隨紅葉到人間。
雖說楊維楨的詩文令人推崇,但他差點因為自己的創作而絕了後。怎麼說呢?難倒史書所說有假嗎?史書說楊維楨為人寬厚,對出身貧賤且有才德之人,禮之如師傅,平素樂道人善,尤不記人小過。遠近的人都稱讚他是一個忠厚長者。此外,透過楊維楨數個自號與他寄情山水的種種行為,可推他亦好道,晚年還與僧道交往頻繁,經常出入寺廟道觀。
另據清朝人編撰的《居官日省錄》說,楊維楨到了50歲還沒有兒子,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還得從宋朝臨海的一名頗有姿色的烈婦王氏說起。在1276年元軍南下攻宋時,王氏與家人被擄至軍中,軍中一位千夫長殺死了她的公婆和丈夫,想霸占她。王氏誓死不願,但為了安葬祭奠公婆和丈夫,遂要求先為公婆和夫君服喪滿月,再來侍奉。千夫長同意了。
等元軍班師,經過嵊上的清風嶺時,王氏看見絕壁有千尺高,而看守人也很鬆懈,便仰天竊嘆道:「如今我可以死了。」王氏咬破手指,用鮮血在石頭上留下一首詩,詩中有云:「雲中千古恨,金石一生心」之句。題畢,遂投崖而死,千夫長悵望而去。
後來血漬滲入石中,顏色如新,不為風雨侵蝕。當地官府為表彰王氏的剛烈,就在她跳崖之處豎立一塊碑,並在嶺上建造一座小廟。同時上奏朝廷,將她封為「貞婦」。
元仁宗年間,一名讀書人申屠生進京趕考,途經清風嶺,看到王氏留下的詩,很不以為然地在旁題詩道:「齧指題詩事可哀,斑斑駁駁上青苔。當初若有詩中意,肯逐將軍馬上來。」這首詩的大意直指王氏「守貞」是假的,否則為何一開始不與丈夫、公婆同死。
被誣「不貞」的王氏魂魄赴城隍廟告狀,城隍不只下令剝奪申屠生的功名,還讓他絕嗣。這是上天對小人「誣善為惡,指正為邪」的警告。
元朝末年,楊維楨遊經清風嶺時,也寫下一首《王烈婦》。詩曰:「介馬行來百里程,清風後夜血書成。祇應劉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漢水清。」這首詩的大意還是在詆毀王氏的節義。
楊維楨到了50歲還沒有子嗣。一日,他途經會稽,前往曹娥祠祭拜並祈求自己能得子。當晚,他夢見一位婦人告訴他沒有得到孩子的原因。婦人問他說:「你記得當年題寫的《王烈婦》詩嗎?詩文雖然未損節婦的名節,但毀謗節義,罪也是不輕的。因此老天懲罰你,讓你絕後。」
楊維楨夢醒後,十分後悔,遂購買祭品上清風嶺祭拜王氏,並寫下《挽王烈婦》,詩文改為讚頌王氏。詩曰:「天隨地老妾隨兵,天地無情妾有情。指血齧開霞嶠赤,苔痕化作雪江清。願隨湘瑟聲中死,不逐邊笳拍裡生。三月子規啼斷血,秋風無淚寫哀銘。」
寫完這首詩後,楊維楨夢見婦人來向他感謝,她身旁還有位小兒牽著她的衣服。一年後,楊維楨果然得一子。
古往今來,上天最為看重忠孝與節烈,楊維楨從無子到有子,皆因一念啊!
(本文取自:劉曉〈神仙夢中釋疑 元末大儒楊維楨從無子到有子〉,本文經過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