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看似同樣向前,每人的道路仍不盡相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南北朝時期的劉宋宋文帝曾與來自西域的僧人求那跋摩相見,他長久以來對佛教的疑問,從這位遠道而來的僧人身上得到解答,明白「帝王」與「平民」修煉道路的不同。原來求那跋摩不單純是佛教譯經師與禪師,曾經也是一國之君的繼承人。
放棄王位的禪師 求那跋摩
求那跋摩是迦濕彌羅國的王子,他在20歲那年出家,國王於他30歲那年離世。由於沒有其他繼承人,因此其他人都希望求那跋摩還俗繼承王位,但遭到求那跋摩的拒絕。
求那跋摩開始隱居於山林,隨後啟程前往獅子國、闍婆等地弘法。到了元嘉元年九月,曾與宋文帝見面,求迎請跋摩。
在世期間,求那跋摩曾開講或譯出佛經,身兼佛教譯經師與禪師。後來於元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建康祇洹寺中圓寂。
「帝王」與「平民」修煉道路的不同
劉宋元嘉年間,來自西域的僧人求那跋摩,他東遊過江,最終住進金陵祗園寺中,經常能與宋文帝相見。
兩人見面時,宋文帝對求那跋摩說:「弟子我很願意遵守佛教的『戒律』,不殺害生靈,以身從物,卻始終無法如願。法師您不懼怕萬里路之遠,來到我國遊方行化,您將如何教導我呢?」
求那跋摩回答:「是否遵守教規,不在於具體完成甚麼事情,而是重在內心的虔誠;方法在於自己的體悟,而不在他人如何勸導,更何況『帝王』與『平民』的修煉方法與要求是截然不同的。一般大眾的平民由於身份與名聲的微小,因此他們的影響力有所受限,他們的教化僅限於自己的家庭中,卻又時常不被自己的妻妾或僕婢接受。如此一來,如果他們連自己都無法嚴格要求,做到行善事而遵守戒觀,那麼信奉佛教的心願還能夠用甚麼方式來實現呢?」
接著求那跋摩講到「帝王」該有的道路,這也是宋文帝長久無法解惑的疑問。求那跋摩說:「至於帝王,將四海視為家園;將萬民視為子民。每次說出有利於天下眾生的話語,都能夠使天下百姓感到高興;每次頒布有益於國家社會的政令,就能夠得到天上神靈與天下百姓的的擁護。法律制定的刑罰清楚明瞭,能夠使民間百姓不會無辜喪命;國家義務的無償勞動減輕,就能夠使民間百姓免於過度勞累。能夠辦到的帝王便能夠分辨鐘律,端正時令,一旦能清楚分辨鐘律,便能使國家時局風調雨順,適時的號令能使國家寒暑有節。」
最後,求那跋摩對宋文帝說:「如果能做到這種程度,就是最大程度地遵守戒律了!因此免於被殺害的生命已經為數可觀,不須對少吃的1、2頓齋飯或保護1隻禽鳥的生命過於在意,是普濟眾生的行為呀!」
求那跋摩的回答讓宋文帝深感認同,讚譽有加,認為法師的見解確實稱得上對佛教內涵理解透徹、融會貫通,並願意與他談論天地人間的種種事情。
(事據《劇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