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本土的COVID-19確診數增多,醫師謝宗學認為,醫療量能只要可以維持、死亡率壓極低,就已經是最棒的狀況,不至於如香港一樣。圖為台東初鹿快篩站。(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2年3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隨著台灣本土的COVID-19確診數增多,昨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出入全國的特定娛樂場所人士應接種疫苗3劑,並落實實聯制。台灣大學公衛學者陳秀熙也表示,疫苗第2劑保護力失效的人眾自中旬漸增,若沒即時補第3劑,容易形成群聚性感染。醫師謝宗學則認為,醫療量能只要可以維持、死亡率壓極低,就已經是最棒的狀況,不至於如香港一樣。
據《中央社》報導,指揮中心的指揮官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因應基隆小吃店衍生出警察群聚的事件,相關的場所跟人員復工後,得證明3天內是PCR陰性,且2週內每2日進行快篩,以及每週1次PCR。
陳時中說,進入特定娛樂場所如歌廳、舞廳等及其他類似的場所的顧客,應該提供至少接種疫苗3劑證明,且落實實聯制。這些工作人員與從業人員皆應接種2劑疫苗且滿14天,若第2劑屆滿3個月,應該接種第3劑。即日起到4月30日還須每週1次快篩,呈現陰性者始提供服務。
陳秀熙受訪問時表示,已接種疫苗第2劑但保護力漸失效的人民自中旬開始增多了,且由於Omicron的傳播力強,人民又未即時補第3劑,就易形成群聚性感染。圍堵疫情光靠疫調跟匡列很困難,而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效果有限;即時接種疫苗第3劑提升保護力,方能避免社區的流行。
隨著疫苗接種意願的降低,據28日疫情指揮中心的最新統計,月底前恐有56.4多萬劑的疫苗屆期,將可能是首次銷毀大量疫苗。
北市聯醫的醫師陳昶宇於臉書上表示,台灣這種入境確診的數量,不可能永遠地守護邊境,「接下來狀況如何真的也只能且戰且走」。建議50歲以上甚至是40歲以上,及合併慢性疾病民眾儘速打第3劑,因疫苗要生效也得兩周。
陳昶宇最後擔心表示,「如果這波擋不住,台灣之後就會步向南韓甚至香港一樣的道路,雖然已有前車之鑑,台灣應該會做好輕重症分流,但醫療體系是否真能負荷,看來還是個未知數。」
據《三立》報導,謝宗學則指,各地方政府依然持續疫調與維持隔離的政策,再加上台灣有高疫苗的覆蓋率,使疫情不至於如香港一樣「爆發到無可收拾的局面」。
謝宗學坦言,過去就曾經強調很多次,新變異株現在的傳染力,讓本土個案「很難清零」,但是只要可以維持醫療量能,染疫的死亡率可望壓成極低的數字,就已經是最棒的狀況。逐步跟病毒共存是目前台灣的「長痛」選擇,相較於歐美國家被迫極快與病毒共存的「短痛」選擇,台灣還有調整方向與作法的空間。
另外,他個人比較認同台灣現今的政策,雖無法自由地出國,但日常生活至少不用有太多的顧慮,在醫療量能部分也不至於很緊繃。未來勢必進一步開放,並逐步接受疫情的衝擊,令大家慢慢去適應,只是須付出一定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