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還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1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11月27日,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認為,應警惕疫情「黑天鵝」和債務衰退、產業鏈重構、低碳衝擊三大「灰犀牛」。另外,中國經濟還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減退,全球經濟前景也不明朗。第三季度,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其GDP增長率僅4.9%,進入10月之後至今,幾項關鍵性經濟指標都堪憂,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將繼續放緩。
11月27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財經》年會2022:預測與戰略」上表示,現在經濟形勢不容掉以輕心,要警惕疫情「黑天鵝」和債務衰退、產業鏈重構、低碳衝擊三大「灰犀牛」。
「灰犀牛」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2013年1月在達沃斯全球論壇上首次提出,並在她的《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中做出具體描述:「灰犀牛指的是概率極大、衝擊力極強卻被忽視的風險,一個我們應該意識到的風險,就像一頭兩噸重的犀牛,把牛角對準我們全速攻擊。」
早在2017年7月17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發表了評論文章《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文中提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需要增強憂患意識......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
「黑天鵝」通常指的是小概率但影響巨大、難以預知且罕見的事件。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被經濟學界認為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疫情
就在11月25日,一種攜帶大量突變的COVID-19新變種病毒在南非快速傳播的消息引發全世界擔憂。該毒株的刺突蛋白上有32個突變,比當前在全球佔主導地位的德爾塔(Delta)毒株多一倍。多個突變可能會增強毒株的傳染性、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以及對疫苗的破防能力。
李稻葵表示,當前疫情的演變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如果再來一遍,經濟很有可能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下行或衰退,不能掉以輕心。
李稻葵認為,不論疫情何時消失,中國都要高度重視未來幾年的經濟形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例等。
「灰犀牛」一:債務
關於「灰犀牛」,李稻葵首先提到了債務衰退。此前為應對疫情,各國大規模使用財政政策,全球範圍內國債水平相對GDP上升了18%,疊加此前高基數水平,未來債務衰退的影響不容忽視。李稻葵認為,「無論疫情延續與否,全球債務都是一個大麻煩,以後的利率水平還會提升。」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中國地方債。中國財政部11月23日最新公布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地方政府發行債券合計6.49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再融資債券發行2.8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5%。
也就是說,今年地方債發行增加主要是由再融資債券增量所致。而中國財政部指出,再融資債用途轉變為「用於償還政府存量債務」,意味著地方政府融資並未投入經濟發展,只是依靠借新還舊來維持基層運轉。
「灰犀牛」二:產業鏈
產業鏈的重新布局已經在全球上演,疫情正在強化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逆全球化」的意識。李稻葵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會因此受到較大負面衝擊,需提前做好準備。
從中國各項經濟指標來看,外資撤退、產業鏈轉移的狀況並沒有緩解,反而出現不斷加速的現象。不僅稅收和產業鏈外流,而且帶走了不計其數的工作崗位,世界工廠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灰犀牛」三:低碳衝擊
李稻葵稱,「發達國家現在鉚足了勁兒要減碳,但是按照百分比算,發達經濟體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程度遠遠低於新興市場國家,因為已經過了那個階段。」
李稻葵認為,發達國家推進低碳的條件比中國好,但碳減排、征碳稅、碳交易帶來的化石能源價格上漲也進一步加大了通脹壓力。而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石油巨頭加入減產行列,加上價格上升,最壞情況下存在爆發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可能性。
中國國務院上個月出臺「關於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再次要求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限制鋼鐵、水泥、石化等相關產業。但有分析認為,當局既要追求經濟成長又要低碳達標,此舉或將產生平衡矛盾。
臺灣的「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丁學文10月25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訪問時表示,中國在去年到今年能源都亂了套,氣候變化壓力很大。中國一方面要對國際有所交代,但是各地方政府又有GDP成長的壓力,繼續執行「碳中和」將來會有社會穩定的問題,現在確實很矛盾。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