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病毒學專家林曉旭博士(圖片來源:看中國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1年8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浩、天秀採訪報導)進入2021年,新冠病毒不僅沒有消失,反到越演越烈,不僅增加了一些新變種病毒也挑戰了疫苗的功效。《看中國》記者為此採訪了美國病毒學專家、美國當前危機委員會成員林曉旭博士和大家一起探討有關疫情話題。(上)
中國滅活疫苗形成的免疫屏障脆弱 擋不住強勢的Delta病毒
截至2021年8月3日,中國接種COVID-19疫苗超過17億劑次。然而,7月底從南京爆發的疫情持續蔓延,大陸全境31省均已限制居民出行。疫情爆發重地南京市居民有向外媒透露,這次很多感染者,都是打過疫苗的:「(感染者)90%以上都打了疫苗,這個疫苗真的沒什麼用。」
前些時間,主要依賴中國疫苗的國家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疫情急劇增長,它們紛紛轉向接種西方國家生產的疫苗,或追打第三劑西方疫苗。
有醫學家認為:中國疫苗的有效率,可能低到「維持一些傳播,並在高度接種的人群中造成大量患病者。」《紐約時報》則稱,「中國疫苗相對較低的有效率,已被確認為,最近疫情暴發的一個可能原因。」對此,林曉旭對《看中國》表示:
中國的疫苗主要是科興和國藥兩種,從三期臨床實驗的結果來看,它的保護率和阿斯利康,Johnson&Johnson,mRNA疫苗相比都會差一些。
比如說它在巴西的三期臨床試驗,很明顯,保護率只在50%左右。最初統計出來的數據是49.6%,後來調整了幾種方法,變成了50.3%。其它地方的醫療數據,科興和國藥的疫苗基本上,它沒有完整的能夠統計出來呈現給世界衛生組織。
而且中國雖然在國內施打了大量的疫苗,但是官方也沒有系統的統計,在國內注射了疫苗以後有哪些突破的病例,突然感染的病例以及有多少副作用等等,這方面也做得非常欠缺。
現在我們很明確的看到,已經接受中國科興和國藥的疫苗的很多國家,以上提到了一些外,還有南美智利,歐洲的匈牙利等等,這些很多國家都大量接受了中國的科興和國藥疫苗,但是,確實都有疫情的反覆,就說明注射這兩種疫苗所形成的免疫屏障實際上是比較脆弱的。面對比較強勢的Delta病毒,基本上都擋不住的。
當然官方的數據,官方因為從去年以來就是保持一個政治上高壓的一個態度,想要各地保持「清零」這樣一個狀態。這在其它國家都不敢想像,其它國家能夠保持一個比較低的感染率就不錯了。但是中國的政治要求要「清零」,所以中國的數據當然是偏低了。
會不會造成一些重症或者促成了流行呢?
我覺得,一個國家花了很大的時間精力,讓人群去施打沒有太多效果的科興和國藥疫苗,從時間上說,失去了一個比較寶貴做好預防下一波疫情的準備這樣一個寶貴時間窗口,同時人力資源等等也都耗上去了。對很多國家的公共防疫來說是一個傷害。
同時這個滅活疫苗它所形成的一定免疫是針對過去(去年)流行的病毒株。那麼,當大量的人群有這樣的免疫屏障是針對過去的病毒株的時候,新的病毒變種來的時候,它實際上已經適應了過祛病毒所激發的人體的免疫系統所造成的反應,就等於說是一定程度上,當然變異病種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出來的。那它就是有更強的突破率。
所以現在科界認為中國疫苗沒有多大作用,很多國家都開始注射其它的mRNA疫苗或者腺病毒疫苗,這個我覺得是無法避免的現實。
中國疫苗激發免疫力不強 幫助病毒免疫逃逸形成有效突變株
對於英國退休公共衛生教授Mukesh Kapila認為中國疫苗不但保護力不高甚至會導致病毒出現新變種的認識,林曉旭解釋道:
總體上來說,當你大面積的在人群中施打疫苗時,你會在人群中形成一種免疫的環境,比如大家都有類似的抗體,針對過去流行的病毒株,那麼當病毒在人群中已經有一定的基數,它在尋找突破點的時候,當然你給它的環境壓力就迫使它找到突破點。
你可以說疫苗所帶來的免疫反應形成了一個大環境,逼的病毒去尋找一個非常有效的突破點,如果你的疫苗所激發的免疫力不夠強,這個病毒的突破能力反而能夠充分的彰顯出來。所以,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等於是幫助病毒去尋找一個有效的突變,尋找一個能夠免疫逃逸的有效的突變株。
總的說來,全球範圍,病毒也都在做類似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α、β等其它的變種在非洲、南美洲等等都有不同的主要變種,就是因為各地人群都有一些免疫力比較差的,如果再配合上一點比較欠缺的疫苗的話,那就等於說輔助病毒突變的作用就更明顯一些。
我覺得這個教授這麼說也不無道理,但不完全絕對,最主要的還是病毒本身的變種,比過去Sars要強很多。
WHO分銷項目COVAX購買受疑中國疫苗是政治利益角逐的結果
儘管在中國疫苗的有效性,受到大量質疑情況下,白宮7月12日通知國會,WHO世衛組織以援助貧困國家為主的,疫苗分銷項目COVAX,將購買中國製造的疫苗,彭博社報導稱,中國製藥公司科興公司(Sinovac)和國藥集團(Sinopharm)目前正準備向COVAX出售數百萬劑量的疫苗。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表示,中國將在今年內向全球提供20億劑疫苗。WHO明知中國疫苗有效性受到很大質疑卻還要購買,林曉旭分析道:
西方所研發出來的這些阿斯利康疫苗或者是mRNA疫苗等等,也有賣到其它國家去的,這個平臺是一種輔助購買的平臺。
全球這麼多國家都在開發疫苗的時候,實際上就有產品之間孰優孰劣的問題,產品的品質會有差異的,但是全球這麼多國家政府去投入資金去研究疫苗的時候,對於WHO來說,它是一個比較政治化的機構,所以,當然很多情況下,它就要平衡各方的政治利益。
北京在WHO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在這一點上WHO也不想得罪北京。那麼中國有些疫苗基本上勉強能夠到達WHO的標準,也加入了WHO疫苗許可的EUA list,這個清單上面,其它國家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去購買疫苗。
對其它國家來說,它想買好的疫苗,畢竟這些大的公司,比如說:Pfizer,阿斯利康,他們要生產也要有一定的時間,所以,會有一個階段其它國家買不到稍微好的一些疫苗,那麼中國又有疫苗,也是大規模的增加科興和國藥的產量,它本身也有產能過剩的問題,當然要推銷出去,那麼其它國家又需要貨,那差一點就差一點了,很多國家會購買。
這種強差人意的做法,當然也是一個政治利益角逐的一個結果。對於這種發展中國家拿到稍微差一點的疫苗的話,實際上,你可以說使這些國家的公共防疫能力有所下降,或者說有所折損。這其實是比較遺憾的事情,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很多情況是政治利益推動出來的一個結果。
隨時間推移打疫苗人群綜合抗體能量下降 保護率下降
對於西方生產的一些疫苗,以色列在不同時期追蹤了疫苗的有效性。
以色列衛生部7月22日稱,根據6月20日至7月17日期間追蹤的數據,輝瑞疫苗對新冠病毒(又稱中共病毒,COVID-19)的有效率已經下降至39%,與此同時,Delta變異毒株在以色列流行。
這次最新數據,與此前以色列公布的,兩次有效率數據,有了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統計中,在今年1月接種疫苗的人群中,疫苗有效率僅為16%;在2月份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有效率僅為44%。
對於以色列對輝瑞疫苗不同時期追蹤的數據有不同的結果,林曉旭表示:
首先要說一下,它牽扯到以色列這個研究在不同階段,它收集樣本當然會有一些偏差。你比如說,今年在早期的時候,這個Delta變種的量還是非常少的,所以它的統計數據的基數非常低,幾個、幾十個病例的時候,這個統計數據不太說明問題。
等到5、6月份的時候,Delta變種在以色列流行起來,比較多的時候,才能反應出來這個病毒到底有多大的威脅。所以,現在你看到最新的數據是39%,我覺得這個時候它統計的數據已經比較大了,就是這個變種已經流行到一定程度了。在這種情況下去分析,其中有多少人直接通過疫苗,看其中的保護率,這時候得到的數據會比較有信服力一點。
有點像三期臨床試驗跟一期、二期臨床實驗比起來,為什麼人們要相信三期臨床試驗的數據呢?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實驗的基數比較大,數據量比較大的時候,就會比較接近真實情況,有這樣一個因素。
在目前來說Delta變種對各地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即使是過去比較有效的mRNA疫苗,當Delta變種成為主要的病毒株以後,整體疫苗所形成的免疫屏障的保護作用已經下降。
另外一方面來說,確實有這些疫苗注射以後,它本身保護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保護力會下滑,這個是疫苗普遍面臨的問題。
就比如說,常規的流感病毒疫苗也一樣的,一般來說每年從9月到11月會打疫苗,有研究表明,差不多在四到五個月以後,針對季節性流感H3病毒疫苗所形成的保護力就已經下降了至少一半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疫苗所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它對於人體來說當然是一個負擔了,你的免疫系統如果要一直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抗體能量,或者是有針對性的T細胞,要保持比較高的量,對與免疫系統當然是一個負擔。
這就是免疫界面臨的一個兩難的困境。因為你要想這個疫苗有效,時間又長,當然是希望這個東西,一開始激發的這個疫苗免疫反應比較強,帶有比較高的綜合抗體能量,使它能夠持續的久一點。
作為疫苗研發的人是希望它一直保持高。但是人體沒有那麼傻,如果真的沒有遇到病毒的時候,為什麼要浪費你的體力,要一直保持一個非常強的免疫反應,針對這個病毒的免疫反應呢?所以,它自然是往下調的,這個是無法避免的。
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注射了mRNA疫苗的的人群中,它的綜合抗體的能量會往下降,這也是必然的。所以,當然你會看到保護率的下降,這都是幾種因素綜合在一起。
根據《半島電視臺》(Aljazeera)報導,儘管以色列近60%人口接種完兩劑輝瑞疫苗、開放免疫力低民眾及60歲以上年長者打第三劑,仍難抵擋新一波疫情。以色列11日添5,755例確診,創下自2月以來單日最高,重症個案從6月的19例增至400例。有報導稱,以色列醫院裡確診感染中共病毒的重症患者,有95%都接種了新冠疫苗。
疫苗不是靈丹妙藥 不同人打不同疫苗會有不同反應
對於有研究發現,在接種過疫苗的受感染者的鼻子和喉嚨中發現病毒含量跟未接種疫苗的受感染者之間「沒有區別」這一現象,林曉旭表示:
這裡面牽扯到人體本身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針對外來病毒的免疫反應的機制。那麼目前的疫苗,基本都是肌肉注射的,實際上它調動了免疫系統的一部分,這部分的免疫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下降。
同時它也沒有用到黏膜免疫系統這套東西,因為它不是經過呼吸道吸入這種方式,它是肌肉注射。所以,它調動不起來黏膜免疫反應,這個也會差一些。實際上很多沒有打過疫苗的人,他不見得本身抵抗力就比較差。即使是被正常感染的情況下,他體內這個粘膜反應系統,也可能有一個非常有效的一個防禦。
總的來說,一定會有很多的人沒有打疫苗,但他的免疫系統比較有效,對外來的病毒有比較強的反應,會激發比較好的免疫反應。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體質會弱一些,沒有打疫苗的時候,他的免疫的底線會比打過疫苗的人會差一些。肯定是有巨大的個體差異在其中。
我們要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就說這個疫苗不是靈丹妙藥,也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有一樣的反應。不同的人打不同的疫苗會有不同的反應的,實際研究中也是這樣的,有的人反應很強,有的人反應很低。這個是不可避免地事情。
再打第三劑或帶來抗體依賴性增強 副作用再擴大
美國新冠疫情在Delta變異株威力下達到新高峰,掀起是否需加打疫苗的討論。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8月12日宣布,已批准向曾接受器官移植及其他免疫系統較弱者提供第3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以求在Delta病毒擴散下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
起初CDC擔心,接種第3劑疫苗或有嚴重的副作用風險。對於是否打增強劑,林曉旭認為:
過去打增強劑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疫苗比較久了,有的疫苗有5-10年的有效率,過了這個時間期限,你給他來個增強劑;還有一些增強劑,是針對免疫比較差的人補打一針激發一下。
本來一些人體內打一劑和第二劑後已經有相當積累的免疫的記憶,你再打第三劑的話,一定會增加的非常強,過強的免疫反應會帶來另外一個風險,就是可能會激發過激的免疫反應,有的人可能會有嚴重的過敏,或者是帶來抗體依賴性的增強等等。
過強的反應未必就是好,所以,一部分人會有這樣的顧慮,就是到底應不應該打第三劑,或者針對哪一部分人可以打第三劑。
我覺得還是應該要謹慎一點,過去的所有疫苗都沒有像現在的疫苗這樣,在所有的人中大規模的推廣,當然它有一定的年齡的限制,但是即使是這樣,這樣大規模的施打,過去也從來沒有過。
不同的人免疫系統的差異性非常關鍵,所以,你可以看到CDC的蒐集疫苗副作用這個系統裡面,收集到大量的副作用,這也是跟施打的基數非常大有關。
過去如果是萬分之一的概率的話,都覺得是非常罕見的這個副作用。但接種幾億人,萬分之一的概率是幾萬人,所以,這仍然是大面積的人群有可能面臨嚴重副作用的問題。
打第三劑也是這樣,如果副作用再擴大,免疫再上升的話,對公眾來說就會形成一個更不好的警訊。
對於政府來說,一方面,它想要大量推動疫苗,可是如果副作用的比例非常大的話,公眾也會起非常反彈的心理,人們也不願意再打疫苗了。這對於所有公共衛生官員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應該非常謹慎的對待要不要打第三劑,同時怎麼樣加強對疫苗副作用的檢測。我覺得這個也是很關鍵。
據悉,一些已知的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副作用包括嚴重的心臟和血栓狀況、月經週期紊亂、貝爾氏麻痺、吉蘭巴雷綜合症和過敏性休克等。
病毒學家擔心可能出現的未知副作用,包括存在的生殖風險、額外的自身免疫疾病和各種形式的疾病增強,即疫苗可能使人們更容易被SARS-CoV-2重新感染或重新激活潛伏的病毒感染和相關疾病,如帶狀皰疹等。
疫苗接種者應進行D-dimer test並長期跟蹤檢測血栓是否可逆轉
據Western Standard新聞網報導,最近期間,在卑詩省執業了28年的家庭醫生霍夫在尋找過去4到7天內受過新冠疫苗注射的患者,並為他們進行了D-dimer test測試,看是否存在新血栓。他發現62%測試者中出現了血栓,但被測試者本人不知道。
霍夫表示,這些血栓小,而且分布分散,無法在CT掃瞄、血管造影或MRI上顯示出來,其數量多到足以造成損害。為此,林曉旭稱:
很多人擔心自己注射疫苗後會有血栓,或者是其它的心血管疾病,還有一些人有血小板異常變化等,會做這個D-dimer test的檢測。
這裡面牽扯到一個問題,其實人們對SARS Covin-2這個病毒的瞭解非常有限。雖然發現了阿斯利康和Johnson&Johnson的疫苗,有可能會帶來疫苗引發的血栓性的血小板下降這些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但是機理上,我覺得目前科學界還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判斷。
但有一些假說,機理是比較可能,包括這些跟刺突蛋白、跟血小板細胞的結合等等,造成了血栓的反應,造成了血小板的下降,這都有可能。
那麼,這個醫生所提到的血栓,它是屬於輕度血栓,一開始,人們自己不會覺得有多大的反應。但他通過檢測的話,發現DM有所上升。這就是一個警訊,這就是說你身體上會有一定程度的受損,我特別期待這個醫生把這個實驗繼續進行下去,因為短時間內做一個檢測,還不足以說明問題,要看看這個血栓是不是可逆轉的。
如果過一段時間再檢測,DM的量進一步有異常的變化,還是恢復正常,進一步觀察還是很關鍵的。但總體來說,他做的這些事情很有意義。就是提醒人們,很多疫苗的副作用,現在觀察的時間還太短,只有半年這樣的時間。
其實很多疫苗的研究,過去為什麼都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你做三期臨床實驗,做個幾年,副作用觀察的時間長一點,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比較嚴重,或者是原來沒有想到的問題。所以,在這一點來判斷,現在所有的疫苗都還是緊急狀態許可,這一點我覺得要特別強調,現在沒有任何一個疫苗是完整的獲得FDA的許可。
應該記住一點,有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媒體報導不報導,大家心裏要有個權衡,很多東西人們要有自己的理性,更多的跟自己的家庭醫生溝通。如果你的健康有其它情況的話,在打疫苗期間一定要跟醫生溝通清楚。以免以後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但打疫苗之後也要跟自己的家庭醫生保持聯繫。就是如果你知道自己有一些免疫力異常,或者有一些基礎病,採取一些比較謹慎的態度,我覺得會更好。
霍夫還說,一旦這個肺部有相當多的血管被阻塞,心臟就會對抗更大的阻力泵血……這種情況被稱為肺動脈高壓。「可怕的是,肺動脈高壓患者通常會在3年內死於右側心力衰竭。因此,他擔憂:疫苗注射會造成永久性傷害。林曉旭肯定說:
對,他提出來的這種機率我覺得確實應該引起更多的重視。他也提到了這個症狀,你要等到二、三年後,這個病症很嚴重了,人們可能才注意到這個事情可能是因為注射疫苗帶來的傷害。這裡面牽扯到CDC還有FDA等等。
在判斷那些副作用真的是疫苗引起的時候,那麼現在的定義很窄,因果關係不明確的時候,他不敢確定這就是疫苗引起的。如果拖的時間更長,要二、三年以後,如果沒有經過仔細的研究的話,他很可能說這個人有其它的因素造成了他發病等等。所以,這會使得整個事情變得更加模糊、不明朗。
我個人的想法是CDC或FDA或相應的這些疫苗公司要針對這種副作用的可能性,要做專項的研究,要立項,要做專們的研究,這樣才不會,或避免以後即使出現了問題,有關部門可以找其它的理由,或是醫藥公司、疫苗公司可以找其它的理由把它推搪掉。
所以,總的來說,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警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