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7月17日訊】(接上文)今天我繼續上次的話題,習近平政府大張旗鼓的改革,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動搖中共的統治基礎,然後趕緊收兵回營,進兩步退兩步,最後是原地踏步。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京對高科技社媒公司、網際網路平臺公司連出重拳,在螞蟻集團上市前幾天突然叫停﹔在滴滴出行上市後兩天勒令軟體下架。對螞蟻集團的打擊尤其的說明問題,因為這是對金融科技公司下手。表面上,北京政府說這麼做是為了保護消費者隱私,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也在針改革對科技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但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也是習近平進退失據、原地踏步乃至倒退的具體表現。
把時間倒推十年,現在被敲打的這些金融企業都是被放行甚至是被鼓勵的,因為中共銀行體系實在太僵化,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剛剛開始的時候的確起到了作用,許多本來無緣國有銀行信貸的企業有了借貸的平臺,但競爭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個人網路借貸層出不窮,為了競爭,儲蓄利率上升了,借貸利息也上升了,壞帳風險升高了,許多債務人還不起債的時候,投資者不幹了,因為許多投資者相信,借貸平臺是有政府在背後支撐的。2018年8月,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到北京金融大街抗議,要求賠償,結果北京政府再次掉轉回頭,禁止個人借貸平臺,雖然金融風險降低了,但改革也劃上了句號,又回到了僵化的國有銀行體系的框架中去。習近平政府每次改革嘗試都遭遇到小小的危機,為了防止小危機變成大危機,改革馬上剎車、倒退,回到中共最熟悉的政府管控模式。從宏觀環境和國際局勢看,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本身就遭遇挑戰,川普上臺後也不再把推行自由經濟、國際貿易當作政策主軸,也開始走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的道路,這也是讓中共不敢深化經濟改革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犯錯,任何一個錯誤都會被政敵當作把柄,任何一個錯誤都會挑戰偉光正。
但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中國經濟正在走進死胡同,自從習近平上臺之後,債務規模從GDP的225%上升到276%﹔2012年的時候,六塊錢信貸能帶來一塊錢的GDP,但是到去年,要增長GDP一塊錢,需要信貸十塊錢。習近平執政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9.6%,但是到疫情發生前,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降到6%﹔工資和家庭收入增長減緩﹔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一半,來自於生產力的提高﹔接下來的十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三分之一,靠的是生產力的提高。但是今天呢,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六個百分點,只有一個百分點來自於生產力的提高,也有經濟學家說,也可能是零。這些數據都說明瞭一個問題,中國經濟走在死胡同,就要撞牆了。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最近幾年來,光是中國信貸利息的增長速度已經是經濟發展速度的兩倍,壞帳、倒閉只會多不會少﹔中國人口危機將是巨大的海嘯,勞動力人口開始減少,這可是中共治下大躍進年代以來第一次勞動力減少。從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一直到川普(特朗普)開始競選前,美國和西方自由社會的政客們基本都是採取的擁抱態度,積極的跟中共互動,要把中國跟國際接軌,目地是和平演變,但今天已經截然不同,自由社會已經把中共當作敵人。
理解當前中共統治集團的這種進兩步、退兩步,原地踏步的模式至關重要。習近平並不是拒絕改革,而是改革失敗。為什麼說它重要呢?那是因為,如果外國政府、跨國公司、投資者相信,中國的經濟就是不改革也照樣高速發展的話,他們會認同中共的官僚資本主義模式,甚至支持和加入,繼續投資合作。如果國際社會明白了,原來中共努力改革但是改不成,屢改屢敗,中國經濟總是跌回到一個低效率、高浪費的模式,那麼他們就會清醒、撤退,至少不會盲目投資,至少他們會要求北京先改革,把深化改革當作投資的前提條件。可是要深化改革談何容易,習近平政府的屢改屢敗,能夠輾轉的空間越來越狹窄,一度是中國經濟動力的民營企業就是見證,現在他們更像是秋蟬,離公私合營一步之遙。中共無法避免經濟撞牆的命運,能做的也只能是延緩撞牆的時間。
謝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如果您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幫助轉發推薦,也請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請點擊訂閱鍵,再次感謝您收看東方縱橫,我是東方,咱們下次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