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主漢武帝——劉徹。(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西漢元鼎五年(前112年),漢武帝劉徹發布南征令而列侯幾乎無人響應,這讓漢武帝意識到必須消除這些已經與中央離心的列侯。於是漢武帝便利用漢文帝定下的法規,以「酎金不如法」為理由一口氣廢除了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此後漢武帝便經常以「酎(zhòu,ㄓㄡˋ)金不如法」為理由廢除西漢列侯的爵位,幾乎將漢初所形成的藩鎮割據集團一掃而空。
漢武帝劉徹(前157年7月30日~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其母為關隴人孝景王皇后,於7歲時被冊立為儲君,16歲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謚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聖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樹,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史書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全書分為五個部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其中「表」就是用表格來樹立介紹人物世系和史事,比如《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在《史記》有關漢朝列侯的記載,特別是「表」中,有一個詞語經常出現,那就是「酎金」。很多漢朝的列侯家族在漢武帝時期都因為「酎金」而被廢除爵位。那麼漢武帝用來消滅西漢眾多列侯的「酎金」到底是個什麼罪名呢?
「酎」是古代一種在特殊時間,用特殊技法釀成的優質酒。《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社會政治活動,而「酒」則是祭祀時最重要的物品。在漢朝中央祭祀的時候,最常用的酒就是「酎酒」。漢文帝登基後規定:每年八月要在長安祭祀漢高帝劉邦,各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地所有的人口數量上交配合「酎酒」祭祀的黃金(每一千人口交黃金四兩),由九卿之一的少府負責檢驗並由皇帝親自接受,是為「酎金」。
因為祭祀漢高帝劉邦是西漢最重要的祭祀,所以漢文帝規定:如果諸侯王和列侯上交的「酎金」成色不足或者份量不夠的話,則「王削縣,侯免國(諸侯王削減領地,列侯廢除爵位)」。不過文景時期很少真的實行這條規定。
元鼎五年(前112年),漢武帝發布南征令而列侯幾乎無人響應,這讓漢武帝意識到必須消滅這些已經與中央離心的列侯。於是漢武帝便利用漢文帝定下的法規,以「酎金不如法」為理由一口氣廢除了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
此後漢武帝便經常以「酎金不如法」為理由廢除西漢列侯的爵位,幾乎將漢初所形成的藩鎮割據集團一掃而空。而西漢大批列侯被廢除既促進了中央集權,也為漢武帝的赫赫武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