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7步驟上班有效率、帶孩子不崩潰。(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台灣防疫升三級,學校停課,越來越多的人居家上班(WFH),孩子跟父母一同待在家,如何在工作和照顧孩子找到平衡?試試7個做法。
第1步:起床後做運動、吃早餐
比上班時間早1小時起床,如果家裡有停課中的孩子,可以再提早個10分鐘。起床後先喝杯熱茶暖暖胃。如果家中空間許可,到門廊散散步也不錯。然後吃早餐,工作。
第2步:換一套外出服
換一套舒服的外出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身穿睡衣會令某些人變得懶散,讓效率打折,如果有線上視訊會議要開,也有失禮貌。外出服則對大腦具有提醒效果,營造辦公氛圍。
第3步:啟動工作儀式
建立儀式感能幫助你劃清辦公跟生活界線,比如「遠端打卡」就是最簡單的儀式。
另外,建議你在正式工作時檢查郵件、回覆主管或同事的訊息,不要一醒來、躺在床上就做這些事情。因為這可能讓你在混亂中啟動一天、影響後續的工作效率。
第4步:列出當日待辦清單
進公司容易按表操課,但當辦公地點轉往家裡,沒有人盯著你幾點進公司打卡、幾點下班,也沒有其他人隨時向你更新、同步工作進度。而且在家時,你可能還要同時要居家採購、照顧小孩這些事。
建議打完卡後,列一張待辦清單,愈細愈好,把家務事分開列。大略掌握工作量,妥善切分時間。對工時原本就長、事情繁雜的人來說,這個步驟尤其重要。
要「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就休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第5步:常跟工作夥伴聯繫
即便是獨立作業時間,也建議盡量想方設法、找藉口跟同事保持聯繫。比如,把自己在家上班的「一日作業流程」分享給密切合作的夥伴,跟對方掌握彼此的工作計畫,不只讓雙方都安心、更能促進合作效率。
第6步:先做困難的事
把較麻煩的工作項目早點解決,能有效降低心理壓力。反之,把困難、麻煩的事往後擺,容易上演拖延症。
美國遠距工作專家施諾(Mari Anne Snow)指出,「疫情期間,很多事都在迅速改變,若能建立先後處理的共識,可以省下很多時間。」
第7步:劃分休息區、工作區
疫情期間在家上班,也要有原則:「該工作就工作,該休息就休息」。
工作和睡覺、休息的地方應該分開。最好把居家空間做重新規劃,設置辦公區。如果沒有額外的獨立房間,在房裡用桌椅、隔板將休息區隔開,兩者離得愈遠愈好。
沒有要工作,就不要待在辦公區,以免讓兩者界線混淆。
如果家裡有兒童,可以設計一個獨立的「遊戲區」,擺放積木、玩具、美工材料等等。要讓孩子自己發現這個區域,會比較樂意專心在此玩樂,避免打擾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