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出售台灣100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對此,台灣軍事專家梅復興分析表示,本次出售的魚叉飛彈並不是增程型構型,經初步研判可能有原因。資料照。(圖片來源:dnm/Wikipedia/CC BY-SA 3.0)
【看中國2020年10月27日訊】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於美東時間26日證實,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出售台灣100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對此,台灣軍事專家梅復興分析表示,本次出售的魚叉飛彈並不是增程型構型,經初步研判可能是方便台灣能夠一次採購足夠量的飛彈基數。還有專家分析,這些魚叉飛彈具有抗電子干擾、強化標定能力,能和國產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互補,並提升國軍不對稱作戰能力,更與美軍戰略結合,形成飛彈島鏈。
DSCA台灣時間27日宣布,美國國務院已同意售台100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包含400枚的RGM-84L-4魚叉II型的地面發射飛彈、還有4枚的RTM-84L-4魚叉II型的演習飛彈、411個集裝箱、100套的魚叉海防系統發射器運輸器,以及25輛雷達卡車等,總額達到23.7億美元(大約新台幣678.46億元)。
梅復興在臉書撰文對此表示,此次出售的並不是前年提供給芬蘭之RGM-84Q-4 Block II+ER增程型構型。他初步研判可能是為了將成本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以便台灣能夠一次採購足夠量的飛彈基數。
另外,梅復興還指出,此次美方軍售包裹中除了發射車與飛彈外,還有25輛「雷達車」,這應該是泛指雷達跟指揮管制車輛,射控部分應該還是用AN/SWG-1A(V)發射控制系統當基礎的21世紀硬體進化版。
至於搜索雷達會用什麼款式,梅復興說無法判定,不過美方選擇一定很多,「老美的多源外來目標獲得資訊整合則應該是沒問題的,絕對會比咱們自己辛辛苦苦摸索出來的要高明可靠......」。
專家:岸置魚叉與雄二互補 和美軍構成飛彈島鏈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目前已擁有3型魚叉飛彈,分別為海軍「潛射型」UGM-84L、海軍「艦射型」RGM-84L、空軍「空射型」AGM-84L,待此次「岸置型」RGM-84L抵台之後,台灣將會擁有潛、艦、空、陸射4型的魚叉飛彈。
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宋玉寧於受訪分析,此次岸置型是搭配4聯裝發射車於岸邊陣地機動發射,模式跟中科院自製的雄二飛彈類似,可比較不同之處在於,由於現在各國都在發展「軟殺」、「硬殺」,而此次採購的型號是經過改良之後的Block2型,對水面艦艇有可觀的殺傷力。
宋玉寧接著解釋,過往魚叉飛彈是在開闊的海面執行反艦任務,可此次採購的魚叉飛彈能在近海、雜波多的情況下執行任務,其性能符合台海周邊的近海防衛需求,甚至能和雄二飛彈互補,增加中共軍隊反制及防衛難度。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的學者蘇紫雲表示,戰略層級而言,最近兩項軍購的主軸是「精準彈藥先於載台」的思維,可使台灣在有限資源之下獲得最大戰力,短時間內提升整體的防衛能力,真正符合創新不對稱的戰力,也就是發揮「以陸制海、以陸制空」的局部海空優,使中共軍隊無法成功登陸台灣。
針對戰術層級,蘇紫雲則分析,25輛雷達車與100輛發射車,可以合理預估將會編成25個飛彈車中隊,每中隊攜行16枚飛彈,相當是2艘巡防艦反艦火力,可以打擊登陸船團,而且中共軍隊極難反制,國軍具有高存活力。
關於國際安全層級,蘇紫雲更指出,近期購案可提升台灣與盟國的連結,主要是和美軍新的「跳島制海」戰略結合,北連結日本西南小島封鎖宮古海峽、南扼控巴士海峽,成為「飛彈島鏈」封鎖中共軍隊擴張,整體而言,是符合台灣戰略守勢、戰術反制之需求。
至於日前國防部在立法院證實該購案名稱時,提到「岸防巡航飛彈系統」(CDCM,Coastal Defense Cruise Missile),可美國公布的名稱卻為「岸置防禦系統」(HCDS,Harpoon Coastal Defense Systems),對此蘇紫雲解釋,CDCM為類別總稱,HDCM則是專指魚叉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