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院15日表示,美國F-35戰機唯二海外組裝廠已停工,被視為是疫情影響美國國防產業全球供應鏈的首個指標;為風險管控,未來可能會增加無人工廠等數位轉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3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延燒,影響全球軍火工業。國防院15日表示,美國F-35戰機唯二海外組裝廠已經停工,被視為是武肺疫情影響美國國防產業全球供應鏈的第一個指標,因此為了風險管控,未來可能會增加無人工廠等數位轉型。此外,學者蘇紫雲亦於《防疫裝備與產業體系之應變方案》中,撰寫有關防疫裝備的建議。
相關新聞如下:
「共軍擬2020年侵臺?」國防院報告出爐
劍翔無人機支持不對稱作戰 能攻擊對岸搜索雷達
漢翔與洛馬簽策略聯盟協議 F-16維修利潤高
【明家論壇 第42集】中共軍機轟6繞臺 蘇紫云:與糖果轟炸機成強烈對比
根據「中央社」報導,中共肺炎疫情從中國快速蔓延到全球各國,國防部智庫,以及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13日發表的《國防安全研究院週報》第13期中,國防產業所學者王綉雯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共肺炎對美中軍備產業的影響》,文中探討中共肺炎對於全球軍工產業的影響。
王綉雯在文章中,以安全意涵(包括中共肺炎疫情造成當地軍工產業停擺、疫情對外蔓延衝擊美國國防產業全球供應鏈),以及趨勢研判(包括各大軍火製造商將建立複數供應鏈或生產基地、武器研製人才損失短期難以恢復)兩大重點來探討。
王綉雯表示,中共肺炎除了在中國造成大規模封城停工以外,也逐漸殃及其它國家,例如美國的F-35第五代戰機製造商洛克希德馬汀公司(Lockheed Martin)於日本名古屋的三菱重工全機組裝廠,因為遵守日本政府防疫方針而停工一週;另外一方面,洛馬於義大利的李奧納多集團全機組裝廠,在3月8日義大利北部宣布緊急封城之前,就已經要求員工待在家工作,當地負責製造F-35噴射引擎的普惠公司(Pratt and Whitney)也同步跟進。
王綉雯表示,日本、義大利是F-35於美國以外唯二的全機組裝據點,停工則被視為是武肺疫情影響著美國國防產業全球供應鏈的第一個指標。
至於中國軍火產業部分,王綉雯表示,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武器生產國,亦為第五大武器出口國。「武漢則是中國軍工產業之重要據點,不但是武器研發重鎮,也是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之示範地區」,至於武漢涉及的武器領域,「包括:航太、導彈、空中預警、水面艦和潛艦設計、航空母艦改造、軍艦通訊、網路部隊、作戰人才培訓等」。該文表示,北京當局「原本預定以軍民融合方式在武漢設立國家儲存器(晶片)、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航天產業等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如今也因為中共肺炎疫情而停擺;中國軍事專家預估中共肺炎對於中國武器裝備計畫的衝擊,有可能是從數個月至一年,影響不容小覷。
針對未來軍火產業的趨勢發展,王綉雯認為,「無論是武器研製採自製和集中方式之中國模式,或是零組件和中間財由全球供應之美國模式,各大軍火製造商基於風險管控,未來或將考慮建立複數產線或生產基地。」;以F-35為例,洛馬可能會在亞洲尋求日本以外,選在歐洲建立義大利以外的全機組裝廠,並且尋求同一零組件的複數供應商;在美國本土亦可能會另行建立德州沃斯堡以外的備用生產基地,如此這般,其它廠商參加美國國防產業供應鏈的機會增加,相關核心技術也將會加速擴散,「具備高階技術人才、風險管控能力佳、製造業興盛的國家或廠商將較容易入選。」
最後王綉雯表示,未來為了降低疫情或是其它威脅自然人生命的因素對於武器生產的影響,各軍火大廠也可能會「增加無人工廠等設施進行數位轉型」。屆時,「能提供精密機械和數位管理人才等軟硬體支援之國家或廠商,可能較容易被全球軍火大廠列為優先合作夥伴」。
在第13期《國防安全研究院週報》中,一篇《中共肺炎對美中軍備產業的影響》表示,為了風險管控,未來可能會增加無人工廠等數位轉型。(圖片來源:截圖)
國防學者蘇紫雲:防疫裝備與產業體系之應變方案
此外,由於中共肺炎疫情嚴峻,因此各國亦欲加添相關防疫裝備。在6日發表的第88期《國防安全研究院週報》中,國防產業所學者蘇紫雲以《防疫裝備與產業體系之應變方案》為題,撰寫有關防疫裝備的建議。
相關新聞如下:
N95原產商3M公司 口罩之外的千億美金帝國
美考慮援引《國防生產法》大舉生產疫情防護裝備
鋼鐵部長公開信 全力支援護理臺灣隊前線防疫整備
該文主要分成安全意涵(包括:全球防疫裝備供給嚴重短缺、負壓與隔離設施量能不足),以及趨勢研判(包括:正確宣導公眾使用棉布口罩減輕供給壓力、預備負壓設施替代方案可結合人道外交、入出國隨機採檢有助減輕供給壓力並強化國際信任)兩大部分。
蘇紫雲於文中表示,世衛組織在3月3日發布了全球「個人護具」面臨短缺的警訊,並表示「缺量達40%以上,呼籲產業界提高量產」;「美國政府也預劃啟動《國防生產法》(DefenseProduction Act)以增加防護裝備的供給。」
蘇紫雲表示,為應對中共肺炎疫情的可能升高,相關措施包括「提升醫療院所的管制,公共場所、運輸的管理等管理手段的配套機制」。相對之下,因為預防需要,口罩、防護服等個人護具的需求量將會大幅提升,因此,除了「提高供給面的產量」以外,「護具使用與產業應變方案」也應該列入評估,藉此「平衡防疫裝備供需面可能出現的缺口」,以利台灣順利防堵中共肺炎疫情擴散,並「在情勢允許下提供他國防疫協助」,結合台灣人道外交,使危機成為轉機。
蘇紫雲坦言,台灣負壓病房的總數為1100床,常態使用率約達60%提供肺結核等患者使用,當面對可能出現社區傳染(community spread)時,恐成為控制中共肺炎疫情的另一挑戰。
針對防疫口罩、防護衣等拋棄式裝具面臨短缺或供應中斷時,蘇紫雲也藉由「美國CDC、世衛組織在非洲對抗病毒性傳染病的指導文件」提出建議,醫護人員可以「使用棉布口罩(cotton mask)替代N-95或外科口罩,可有效阻擋飛沫(droplet)、唾液(splashes)等感染源。棉布罩衫外加「塑料護裙」(plastic apron)等方式亦可替代拋棄式的正規隔離衣。」相對之下,公眾防疫策略也可
評估調整,因為護具替代方案不僅可以適用在高風險的醫療院所與醫護人員,更可以適用在「一般民眾在公共場所或大眾運輸系統必須使用口罩之低風險場合」,因此應該可以「宣導民眾使用棉布口罩即足以防護」。
蘇紫雲也直言,相關公衛宣導應避免過度強調「外科口罩才能過濾感染」的誤導,藉此降低拋棄式口罩的產業壓力。
鑒於台灣的隔離病房數量有限,以及改建一般病房又有時間與成本的壓力(造價約台幣100萬元),且恐在疫情過後會處於閒置狀態,因此蘇紫雲建議,可採用國際上主要的替代備案,包括「以20/40呎標準貨櫃改裝的「貨櫃式負壓病房」(negative-pressure container)、以強化骨材與面料建造的「負壓帳棚」(negative-pressure tent)、可快速組合的「負壓隔間模組」(negative-pressure module)」等,蘇紫雲認為這些方式都具備「低成本、建造快速、具使用彈性與機動能力等優勢」,同時也「符合台灣精密五金與機電業的強項」,能夠快速改裝或生產。
蘇紫雲認為,倘若採此方案,將可衍生另一效益為「人道外交」,因為當國內中共肺炎疫情結束之後,將可轉為「支援野戰醫療、國際人道行動,可快速運輸至目標區發揮醫療效用」,這樣不僅符合台灣人道外交的價值,還可作為台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GCTF)的實質合作項目,結合防疫、國防及外交之多重效益。
蘇紫雲認為,可參考韓國航空於2月27日宣布,「凡出境旅客體溫超過37.5℃者,即通報目的國主管機關」的務實作法,而他也建議,台灣還可採用「通關前採檢」作為輔助手段,「在每一航班入關或出關前對旅客採隨樣採檢,以彌補熱外線檢疫無法探知潛伏期或帶原者的漏洞」,此舉將對邊境防疫發揮更大效果。
蘇紫雲也進一步表示,若是採樣為陽性,可以主動追蹤相同航班的人員,對於出國旅客的採樣結果也可「知會目的國之外交、海關或衛生單位」,強化雙方互信,同時也能彰顯台灣主權與對國際社會負責任態度,深化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