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政權最危險!唐太宗對魏徵說出了真相(圖)

選自《貞觀政要・論君道第一》的《太宗手詔答魏徵》

作者:陸志仝 發表:2019-02-24 10: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種政權最危險!唐太宗對魏徵說出了真相
對於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的勸諫,唐太宗均能虛心納諫。(繪圖:志清/看中國)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歷史文獻,由唐代的史學家吳兢(669-749)撰編。吳兢,唐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據史書記載,吳兢為人性格爽朗,勤奮好學,精通經史。年輕時就立志從事史學研究工作,武周聖歷三年(西元698年)前後,經人推薦,開始擔任史官。吳兢一生的著述頗豐,還曾著有《梁史》十卷、《陳史》十卷、《齊史》十卷、《周史》十卷、《隋史》二十卷、《唐春秋》三十卷等。而流傳至今的只有《貞觀政要》一書。

《貞觀政要》全書十卷四十篇,共八萬餘字。主要記載了貞觀年間(西元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們的政論和奏疏、相關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以及貞觀時期社會的狀況等。由於吳兢是史官,能直接查閱到貞觀時期唐太宗的所有文詔及大臣們的奏疏,所以《貞觀政要》一書也被歷代的史學家認為其有關貞觀政事的記載比《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通典》等更為詳盡和具體,是研究初唐歷史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獻。

貞觀十一年,特進(官名;德高望重者,朝廷賜位特進)魏徵接連兩次上書,就 「知足」、「知止」、「居安思危」、「慎始敬終」等治國策略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並列舉了隋煬帝滅亡的原因。

那麼,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唐太宗又是怎樣對待大臣們的意見呢:

唐太宗手詔答曰:

省頻抗表,誠極忠款,言窮切至。披覽忘倦,每達宵分。非公體國情深,啟沃義重,豈能示以良圖,匡其不及!朕聞晉武帝自平吳已後,務在驕奢,不復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謂其子劭曰:「吾每見主上不論經國遠圖,但說平生常語,此非貽厥子孫者,爾身猶可以免,」指諸孫曰:「此等必遇亂死。」及孫綏,果為淫刑所戮。前史美之,以為明於先見。朕意不然,謂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為人臣,當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所以共為治也。曾位極台司,名器崇重,當直辭正諫,論道佐時。今乃退有後言,進無廷諍,以為明智,不亦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陳,朕聞過矣。當置之几案,事等韋、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歲暮,不使康哉良哉,獨美於往日,若魚若水,遂爽於當今。遲復嘉謀,犯而無隱。朕將虛襟靜志,敬佇德音。

全文大意:

唐太宗親筆寫詔書答魏徵

閱讀了你的多次奏章,感覺到你的態度非常誠懇。你的意見言無不盡,懇切備至。我常常讀到深夜而忘了疲倦。如果不是你憂國情深,竭誠忠告並曉以大義,又怎能把這些治國良策寫出來,彌補我的不足之處呢。

我聽說晉武帝平定東吳之後,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不再關心朝政。司徒何曾退朝後對他的兒子何劭說:「我每次上朝看到皇上不談論治理國家的宏圖大略,只談論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這不是貽害子孫的事情嗎?只是你還可以免除殺身之禍」;而何曾指著他的那些孫子說:「你們將會死於非命」。到了何曾的孫子何綏為官時,果然被濫施酷刑的司馬越所殺。

以前的史書稱讚何曾有先見之明。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說何曾不忠的罪太大了,作為一名朝廷的官員,上朝時當為國家建言獻策以盡忠義的本份,退朝時應當修身以彌補過失。國君有好的政令時要順勢助成,國君有缺失時要糾正補救,這樣才能共同治理好國家。何曾官居三公之位,地位高而名望重,(既然發覺君主有缺點)應該當面直說和勸誡,討論治國的正道來輔佐時政。而如今他是退朝後才發表議論,上朝時卻不直言勸諫,還認為自己很明智,這不是很荒謬嗎!站立不穩時不來相扶,要這種人做什麼?

你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過失。我將把你的奏章放在桌子上,把它當成柔皮和弓弦,經常提醒自己。期望在年底時收到好的效果,把國家治理的更好,不讓「康哉良哉」這樣的歌曲,只在堯舜的時代才流行。也讓我們君臣之間的魚水關係,更明顯的出現在當今。未能早日回覆你的好諍諫,只希望你能夠犯顏直諫而無需隱瞞。我將會虛懷若谷、心平氣和、恭敬的等待你的善言。

評講

貞觀時期,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的勸諫,上自國家政策,下至宮廷及老百姓的生活瑣事。唐太宗均能虛心納諫,並提倡和鼓勵臣下的諍諫,太宗嘗言:「每有諫者,縱不合朕心,亦不以為忤」。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任賢納諫,勵精圖治,創造了輝煌的局面,《貞觀政要》記載當時社會昇平的盛況為:「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而一個政權如果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阻止老百姓發表批評意見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國語・周語上》」這樣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那又會怎麼樣呢?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閉口不說話),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

太宗的意思是,隋煬帝施行暴政的時候,其朝廷的官員一個個都閉口不說話,隋煬帝也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導致國家很快就滅亡了。虞世基等大臣不久也都被殺死。

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責任編輯:初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