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於2018年12月26日突訪伊拉克Al Asad美國空軍基地,給美軍官兵帶來聖誕祝福(照片來源:SAUL LOEB / AFP /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美東時間12月31日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將臺灣納入印太戰略,重申美定期對臺軍售,鼓勵美方高層訪臺。對此,中國外交部週三(1月2日)表達強烈不滿,稱美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該法案旨在為美國制定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長期戰略願景,強化美國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並向區域夥伴和盟友展現美國的決心,同時透過貿易方式幫助美國經濟發展。
美法案內容
該法案要求為日本、臺灣、韓國、及澳洲等盟友提供再保證,在未來5年每年撥款15億美元,用於軍事、外交和經濟參與和援助等活動。
法案特別鼓勵美國高官訪問臺灣,以及美國定期對臺軍售。條文中稱,(1)支持美臺緊密經濟、政治及安全關係;(2)忠實執行1979年《臺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以及里根總統1982年7月同意的「六項保證」;(3)應對試圖改變現狀的作為並支持兩岸都能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4)美國總統應定期向臺灣提供防禦性軍備,以應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有及未來可能的威脅,包括支持臺灣發展及整合不對稱的能力,使其軍隊適度具有移動性、存活性及成本效益的能力;(5)美國總統應依據《臺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到臺灣訪問。
美國聯邦參眾兩院去年12月分別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完成國會立法程序,川普總統在12月31日簽署了包含該法案在內的共13項法案,使其正式生效。
臺灣表示感謝與歡迎
臺灣1月1日對川普總統新簽署的友臺法案表示感謝與歡迎。臺灣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臺美關係立基於自由、民主、人權的共同價值和區域共同利益,適逢《臺灣關係法》邁入40週年之際,該法案獲得簽署,別具意義。
大陸堅決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美國的這項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美方執意簽署該法案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陸慷引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稱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並警告美國「不得實施法案有關內容,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和台海和平穩定。」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在其1月2日的評論文章中稱台海局勢「整體上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已經歷史性地掌握在中國大陸這一邊」。「統一臺灣早就可以實現了,中國大陸如果下決心軍事解決問題,力量在很早以前就已是充裕的。和平統一是祖國統一事業的更高標準……時至今日,和平統一其實已經在路上。」
數月前,美國曾派出官員訪臺,就大陸滲透海外媒體、大學和政府機構等做法進行信息交流。
專家觀點不一
美國之音報導,前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表示,從宏觀角度講,該法案是美國應對中國(中共)在印太地區霸權的政策調整。
他說:「美國很明顯感受到中國是一個威脅,所以在各個方面對中國施加壓力。對臺灣政策也是對中國施加壓力的一個環節。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對臺政策有一個調整。比如在美臺高官交流、軍售方面、外交上的支持,美國都會高調支持臺灣,對中國形成一定壓力。而在臺灣問題上,北京能做讓步的空間實在不多。因此我們可以預測,中美之間就臺灣政策會有更多摩擦。」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如大維的看法有所不同,如大維表示,該法案一方面說中國試圖在亞太地區挑戰美國建立的秩序,包括法治和人權等,並給出了美國應對的方式;而另一方面,該法案談到要與中國合作,並改變中國的行為。他說,該法案在美中關係中既用了互動政策又用了限制政策,這可能使該法案對中國的政策有不連貫性。但他同意,該法案對臺灣、韓國等國的安全能起到再次保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