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成語的典故竟源自書生狠狠罵鬼的故事。
在宋代李昉等人編著的《太平廣記》中,收錄著許多民間的奇聞軼事,裡面有個書生狠狠罵鬼的故事,最後演變為一句成語的典故,發人省思。
唐朝時,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愛好游山玩水。一天,他來到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衡山風景秀麗,馬拯顧著賞景,在松林間轉來轉去,不知不覺到了日落時分也走不出去。
馬拯正著急,湊巧看見前面大樹上搭著一個窩棚,上面有個獵人朝他提醒喊著:「別碰到機關!」。馬拯一低頭,驚見前面不遠處正是獵人設的放著窩弓的陷阱。
獵人從樹上跳下,問道:「你是什麼人?怎天黑了還在樹林裡悠轉?」
馬拯告訴他,自己因為貪戀風景而迷路的事。獵人回應:「這老虎很多,非常危險,你就跟我在樹上過一夜吧。」馬拯連忙言謝,並跟著獵人爬上大樹。
半夜時,馬拯突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只聽見樹下嘰嘰喳喳有許多人在說話,聲音越來越近。藉著月光望去,山路上來了幾十人,男女老少都有,漸漸走近他們棲身的大樹。
突然,有個人發現了陷阱,暴跳如雷的說:「太可惡!竟然有人在這設陷阱打算暗算我們的將軍!」說完就拆下弓上的弩箭,接著大夥又繼續往前走。
被老虎吃掉的人成了倀鬼依然死心塌地為老虎效命。。(以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馬拯嚇得趕緊叫醒獵人,把聽到的話告訴他。獵人說:「那些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死後變成倀鬼,死心塌地為老虎效命。」馬拯便回:「他們所說的將軍一定是老虎了,老虎可能就快來了,你趕快再把機關架好吧!」
獵人從樹上下來,張好窩弓。剛要登上大樹時,聽到一聲狂叫,一隻猛虎從山下竄出來,前腳觸動了機關,「咻」的一聲,弩箭正中老虎的心窩,只見他狂跳了幾下,掙扎了一陣就倒在地上死了。
倀鬼們聽到猛虎的哀嚎聲,紛紛跑回來趴在老虎身上大哭說:「是誰把我們的將軍害死了!」
馬拯聽了,不由得憤怒,狠狠罵道:「你們這些倀鬼,怎麼死在老虎嘴裡,還要為牠痛哭?至今還執迷不悟,難道當鬼了還不開竅嗎?真令人氣憤!」
這些倀鬼面面相覷,茫然不知所措。明明被老虎害死,可是死後還要做惡霸的幫凶,袒護老虎,實在可悲。
忽然有一鬼覺悟回應:「都不知道將軍竟然是老虎,今天聽你一說,才醒悟明白。」接著跟著罵老虎的可惡,並向馬拯稱謝後離去。
這一故事,便是成語「為虎作倀」的由來。有多少人何嘗不是當著「倀鬼」還自認忠心護主,聰明無比?
《太平廣記》馬拯 部分原文:
唐長慶中,有處士馬拯性冲淡,好尋山水,不擇嶮峭,盡能躋攀。近昏黑,而遇一獵人。於道旁張窩弓。樹上為棚而居。語二子曰:「無觸我機。」兼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將欲人定,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唫者。戲舞者。前至窩弓所。衆怒曰。朝來被二賊殺我禪和,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張我將軍。」遂發其機而去。二子並聞其說,遂詰獵者。曰:「此是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二子因徵獵者之姓氏。曰:「名進,姓牛。」二子大喜曰:「土偶詩下句有驗矣,特進乃牛進也,將軍即此虎也。」遂勸獵者重張其箭,獵者然之。張畢登棚,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觸機,箭乃中其三班,貫心而踣,逡巡。諸倀奔走却回,伏其虎,哭甚哀曰:「誰人又殺我將軍。二子怒而叱之曰:「汝輩無知下鬼。遭虎齧死。吾今為汝報仇,不能報謝,猶敢慟哭。豈有為鬼,不靈如是。遂悄然。忽有一鬼答曰:「都不知將軍乃虎也,聆郎君之說,方大醒悟。」就其虎而罵之,感謝而去。及明,二子分銀與獵者而歸耳。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