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6月17日訊】中國人一向有天賦,又勤奮,可是為什麼世界一流大學開始不愛招中國學生了?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在《財經》雜誌上分析了以下原因:
有兩件事再次引發了我對中國教育的擔憂。一個是,跟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談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時,他說他們今後可能不再招收中國博士研究生了。
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是因為過去多年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後來做博士論文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可是等到畢業上學術市場找教職崗位時,表現都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教職。所以,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中國學生了。
實際上,不只是他們大學有這個打算,我所在的耶魯和其他大學,也討論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沒有決定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有意識地少招或者偶爾不招。
以2015年為例,美國的前30名金融系畢業的博士中,來自中國的不少,但找教職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學院,那個大學當然不錯,可是,這麼多中國博士生中沒有一個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於這些博士都畢業於頂尖金融院系,這一結果很讓人失望,各學校投入的資源和教授精力那麼多,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第二是,在美國金融和矽谷高科技行業中,印度裔高管遠超華裔。
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軟、Adobe、軟銀、花旗集團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這種級別的美國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個中國人CEO。公司副總裁一級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國企業界裡中國人和印度人的反差這麼大,在大學裡也如此。比如,幾年前美國主要商學院中,有12個在選拔招聘商學院院長,其中有10個給了印度裔聘書,沒有一個給中國裔。儘管後來一些印度裔謝絕了,但這本身也反映出中國和印度之間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國人天賦好,又聰明勤奮,但為什麼結果會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人差別那麼大呢?
答案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養育方式;
另一方面是與中國文化鼓勵「聽話」「順從」緊密相關,這些文化烙印實際上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哪裡都無法丟掉,到哪裡都吃虧。
先談教育
張三(匿名)出生於國內某大城市,高中畢業輕鬆考上北清華這樣的國內頂尖名校,等他到耶魯讀博士時,哪怕再難的數理經濟模型對他來說都太容易。在我的博士生課堂上,他毫無疑問一直是最優秀的,即使在耶魯這樣的世界各地天才匯聚的地方,他的聰明才華照樣遙遙領先。
可兩年後的一天,正當他全力以赴深入做研究而且已經有出色成果的時候,張三找我私聊,說他在考慮是否退學回國去做PE投資基金,因為他父母好友願意出資5000萬美元由他去負責管理,機會難得。
我問他:「你的天賦如此出色,我一直認為你最有希望出類拔萃,出一流學術成就。告訴我,你是否真的對學術研究、學術生涯有興趣、有激情?」
多年的經歷讓我清楚,一個人如果對他從事的工作沒興趣、無激情,尤其當他做的是學術研究時,那麼,要他做好、要他做出別人想不到的創造性成績,那等於是趕鴨子上架,難!每天做自己沒興趣的事情,只會是應付,不會鑽進去的,那樣他自己也會痛苦、很累。
張三回答說:「對學術研究談不上有興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寫學術論文,但這不是我的興趣與激情所在。」這下好了,我跟同事原來期許厚望的博士生,對我們的專業也就是如此。我接著問他:「那你為什麼要申請金融博士研究生呢?」他的回答不奇怪:「因為父母要我這樣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學都這樣做。」
很多年來教過的中國學生中,真正因為自己喜歡而研讀經濟學、金融學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和安排。
既然他們都不是因為自己真實的興趣而為,出現上面我們談到的,那麼多讀金融博士、經濟學博士的中國學生最後在職場上表現一般甚至較差,就不足為奇。趕鴨子也許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我見過的很多父母可能從來沒有問過,更沒有想過「什麼是最好的學校」「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學過優化理論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較好」「最好」這些價值判斷都只能是相對的,必須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對於誰」「相對於什麼」,因為不存在沒有度量指標、沒有參照系的「好」和「最好」。
很多人往往是根據父母自己認為「好」的標準去選擇「最好」的學校和專業,等於讓子女去過一種父母認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認為好的職業和生活。有時候,這實際上是迫使子女去實現父母自己沒有能實現的專業夢。
有的人是隨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認為最好的哈佛、耶魯或者北大、清華。如果你問他們「為什麼哈佛耶魯好、北大清華好」時,他們也說不上來。
好與不好,只有基於子女的個人興趣、偏好、個性和天賦才有意義。
否則,不僅沒有意義,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賦與人才的浪費,結果只會是子女學習、工作沒有熱情,無精打采,每天因為在做自己沒有感覺的學習或工作而特別累,而且會時常抱怨,對生活、工作失去興趣。
在任何社會中,人才資源是各項資源中最為重要的,因此,把每個人的興趣和天賦跟其專業盡量配置得一致,是整個經濟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也是決定一個國家整體資源配置效率的最關鍵因素。
我們想像一下:
一個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做自己並沒有興趣但為了養家餬口又不得不做的事,而且每件工作都是由那些並沒有興趣的人在做;在另一個社會裏,每個人都選擇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而且每份工作都是由對其有興趣的人在做。那麼,這兩個社會中,哪個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更高、效率和創造力也更高呢?……
中國文化鼓勵「聽話」和「順從」
之所以中國人跟美國人、印度人的差別這麼大,也當然跟中國文化鼓勵「聽話」「順從」緊密相關。在中國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等周邊的人都教你「乖乖聽話」、聽長輩的話。不管走到哪裡,只要見到比自己年長的,都要小聲講話,要順從聽話,不能挑戰長者和權威的言論。
正因為從出生開始,二三十年之內,周邊大多數人都比自己年長,都是自己必須要順從聽話的對象,所以,每個人在成長的二三十年裡都會被馴化得乖乖的,沒機會鍛練講話辯論。長大後即使想學習辯論、學習作報告演講技巧,也很難改變從小被迫養成的「聽話不作聲」習慣。
在中國,別人說「你的孩子好聽話」是對你子女的表揚,父母也會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國生活的30年裡,從來沒有聽到美國人以這種話去誇獎人家孩子的,因為美國人會認為「聽話」「順從」是貶義,是沒有個性的表現,因此,沒有人願意被這樣評價的。
美國學校更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正因為這種思辨能力的培養,現在我跟女兒討論問題時,她們一聽到任何話,很自然地就會去懷疑、審視,然後就看能否找到證據來證明這個話邏輯上或者事實上、數據上站不住腳。
這種習慣看起來簡單,但是對於培養獨立的思辨能力,讓學生畢業以後,特別是大學畢業以後,不只是簡單地聽領導的話的機器,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開端。
當然,思辨對於美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時候我也想,美國這個社會真的蠻有意思,不管是聰明的、還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還是沒有能力的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厲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對什麼事都會有一番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