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轉運站地下3樓的北捷行控中心,每一名北捷員工各自在崗位上緊盯大螢幕,隨時掌握列車狀況,確保民眾搭乘權益。(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18年2月20日訊】「行控您好,劍潭至圓山站,收到。」位在地下3層的北捷行控中心,有群被稱為「雲端守護者」的資訊員,當有盲胞進站,便開始監控達2樓高螢幕,即時系統連線,就為確保安全。
就讀啟明學校國中部的游傳祺,平均每兩週就回宜蘭一次,但從天母到宜蘭近60公里的車程,必須坐公車、轉捷運、再搭客運才能抵達。對一個明眼人來說,是件輕鬆的事;但對盲胞來講,等車、攔車,還得經重重路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台北一月是多雨的季節,訪問這天飄起小雨,游傳祺從啟明坐公車在捷運劍潭站下車後,準備轉乘捷運至圓山站,在雨中,他左手撐傘、右手拿著盲杖,兩大包的行李懸掛在手腕上,一路敲擊地板、摸索導盲磚,前往捷運服務台尋求導引服務。
「我需要導引服務」服務台人員獲悉後,立刻拿起手上無線電尋求支援,不到3分鐘站務員便出現在旁,從上樓梯、等車、搭車均隨侍在側,待游傳祺確定進入車廂才離去;而車輛抵達目的地站前,另一名站務員早已在車廂外等待,確保不會漏接任何一名該被幫助的旅客。
盲胞能平安返家的關鍵,除了來自自身的謹慎、第一線站務員的隨侍在側外,功臣之一,還有位於京站轉運站地下3層的北捷行控中心資訊員。
盲胞進站的那刻起,身處在高達2層樓高螢幕的資訊人員,便會將第一線站務員告知的資訊鍵入導引系統,這時系統透過大數據估算旅程時間,在抵達前7分鐘通報目的地站務員、2分30秒再做第二次確認,目的地站務員則準備在車外引導,並不時以系統連線,防範未然。
一名不願具名的站務員認為,盲胞大概分「主動尋求協助」及「不主動」兩類型。前者一定協助直到出站為止;但也有很多盲胞礙於自尊不主動請求幫忙,但站務員仍會偷偷盯到盲胞安全上車為止,後續只能多多注意,沒辦法完全掌握行蹤。
台北捷運公司行車處行控中心副主任阮嗣剛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旅客導引系統」在民國101年成立,成立前的業務多由電話聯繫,但因無法精確推估旅程時間常漏接;有了這套系統後,電腦取代傳統電話聯繫,也能追蹤案件直到完成為止,讓行控、司機員、車站都能了解任務進度。
特別的是,這套系統其實是由北捷員工設計開發,從最初期的一人,到後來熟悉資料庫、網頁設計的同仁陸續加入開發,讓導引作業更自動化,也讓旅客更安全。
「雲端守護者」的正式職稱為資訊助理,以京站轉運站為例,共有11人、採輪班制,也就是說,同時會有2人上班、各自負責2條路線,根據北捷統計,105年共約23萬件的旅客引導,平均每月近2萬人接受服務,且人數年年攀升中。
當然,追蹤盲胞安全只是眾多工作項目之一,一般民眾最熟悉的,若在月台聽見「旅客您好,請優先禮讓博愛座給老人、小孩及孕婦」或者「本列車將延誤到站X分鐘」等現場廣播,就是這群被稱為雲端守護者的聲音,他們不僅受過硬體訓練,就連「聲音」也馬虎不得。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