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喜歡將餐桌上的餐具充當舞蹈的道具,比如人們耳熟能詳的頂碗舞、盅子舞、筷子舞等等。(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
想要了解一地一族的文化有何特色,不妨親身走一遭。想要瞭解民族舞到底精彩在哪裡,不妨觀賞一回「神韻藝術團」的表演,您就會知道民族舞有多吸睛了!小編在這裡,特別為各位準備一系列民族舞的文章,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這些民族的舞蹈特色。小編要在第三回中,為大家介紹朝鮮與蒙古這兩個民族的舞蹈、服飾的特色,希望您會喜歡。
「神韻」2018世界巡演預告片
民族民間舞
民族舞泛指從各少數民族中產生並流傳的舞蹈形式,受民俗文化的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由於地域,氣候和生活方式不同,不僅發展出不同的語言、文字、服飾、音樂特點,也發展出各自獨特的民族舞蹈。各民族自身的久遠歷史在身體種下的基因賦予各民族肢體語言獨具的韻味,呈現了人原初的特質。山地民族,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舞蹈都帶有各自的鮮明特徵。而民間舞主要是指在「主體文化的漢地民間」流行的舞蹈,如秧歌舞、彩虹舞、手絹舞等,而非指少數民族的舞蹈。
民族傳統文化是保持民族民間舞獨特個性的核心,它是該民族的傳統奠基,在發展中是不能輕易被改變的,優秀的民族民間舞創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把握住核心的傳統民族文化精神,而不是固守著幾個代表動作進行創作。在創作中追求精神層面的傳承使這些作品更接近民族民間舞的本質特徵。
「神韻藝術團」在歷年的演出中,都會呈現一定數量的富有濃郁特徵的民族民間舞蹈,例如生活在大山深處的紅河彝族、世界屋脊的藏族、古老的苗族、朝鮮族,以及蒙古等地獨特的民族舞蹈,還有秧歌舞,手絹舞等民間舞,都曾被展現在舞台上。「神韻」的舞蹈取材豐富,在創作中追求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在時空上跨越了漫長的歷史和廣袤的疆域。
朝鮮族舞蹈
朝鮮族舞蹈委婉含蓄,優美典雅,舞蹈特點以呼吸的運用和動作的對稱為主。氣息運用是朝鮮舞蹈表演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舞者的呼吸和節奏的配合,表達內心的情感。
朝鮮族舞蹈中無論是手臂還是身體的運動都講究「圓形路線」,比如「劃圓手」,即由小臂帶動經手腕到指尖的劃圓動作。又如「翻攤扛手」:雙手交替做扛頂手時,兩隻手運動路線是對稱的,這些特點使朝鮮族舞蹈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端莊與穩重之美。
「神韻」舞蹈演員王君竹的小檔案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被稱作「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在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馬,因此舞蹈動作中融合了很多模仿和表現馬匹的動作,例如「鐘擺步」、「跟馬步」、「搖籃步」等。除了表現馬本身形態的動作之外,蒙古族人的馬上生活也體現在舞蹈形式中,如「打馬揚鞭」和「單勒馬」等動作都是表現蒙古人騎馬奔騰的英姿。另外,由於蒙古族人也非常崇拜鷹,所以舞蹈裡也經常看到雄鷹展翅的動作。
蒙古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歌舞也時常與美酒美食相連,這一特點體現在蒙古人喜歡將餐桌上的餐具充當舞蹈的道具,比如人們耳熟能詳的頂碗舞、盅子舞、筷子舞等等。
蒙古族舞蹈節奏明快,步伐輕盈,熱情奔放,比較典型的動作有抖肩、翻腕以及旋轉等。此外,蒙古族舞蹈非常強調手臂與手的變化,以及與肩,腰,小腿,腳下的配合。
神韻2008年舞蹈《頂碗舞》。(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由於蒙古族人平時以遊牧為主,所以在馬上的時間比較多。再加上高原的寒冷氣候,蒙古族人的服飾以長袍、腰帶、坎肩、皮帽、靴子為主。他們喜歡的顏色亮麗鮮艷,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充分體現出蒙古人寬厚大度的性格特點。蒙古族的男女老幼都喜歡長袍。袍子長而寬大,鈕扣在右側,領子較高,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鑲飾。袍子通常會配以與其顏色相近的腰帶和高筒皮靴一起穿。
蒙古族婦女的頭飾也十分講究。頭飾的樣式和顏色取決於婦女來自的地區、年齡層、階層等。通常來說,她們喜歡用紅珊瑚、瑪瑙、綠松石來作裝飾。儘管這些裝飾相對昂貴,不過這個民族的特點是喜歡將積攢的財富集中在自己的裝飾和頭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