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兒子的優良性格並成為全面的人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裡有一本珍貴的藏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於1818年寫成,作者卡爾•威特是一位清貧的牧師,他記述了弱智兒子在14歲以前的成長過程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方法。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賽德茲說:「把一個低智兒童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作者在第七章「我只是想把兒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中,講訴了如何教育兒子從小事中學會獨立的能力,不要永遠依靠父母,如何培養兒子的優良性格並成為全面的人才。
我認為性格就是能力
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性格就是能力,一個人的性格是決定人成功的關鍵。如果一個人性格開朗直率,那麼他就很容易被人接受,交往活動範圍廣泛,就有走向各種人生道路的可能性。所以他除了培養兒子學習知識之外,更是把培養兒子優良的性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完全取決於幼年時期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是說最初幾年的生活習慣、家庭環境、父母的態度,都是孩子形成某一類性格的關鍵因素。有時候,這些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他一直仔細的觀察,儘量去瞭解兒子的內心世界,在兒子有煩惱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如果兒子有甚麼不順心的事,他會想盡辦法讓兒子把苦惱說出來,不要悶在心裏,希望兒子成為開朗而快樂的人。
有一天,他從外面回來,看見兒子一個人憂傷的坐在院子裡,他問兒子發生甚麼事了,兒子卻一言不發。于是他盡力去開導兒子:「卡爾,爸爸對你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要你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其實,無論甚麼問題都能解決,只要你有一顆快樂的心。」「爸爸,我覺得我不是個男子漢。」卡爾終於開口說話了,「因為我遇見了肯特爾,是村裡一個農夫的兒子。他嘲笑說我不夠健壯。他還脫了上衣衝著我顯示他的肌肉,他說那樣的才是男子漢,而我不是。」
「卡爾,你要知道,一個男子漢並不只是身體強壯。真正的男子漢需要有智慧,有堅強的毅力。並且敢於承擔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應該有超人的勇氣……」他給兒子講清道理,打通思想上的障礙,使兒子不再煩惱消沉,時刻處在快樂和開朗之中。因為孩子是否具有優良的性格,決定著他能否成為一個全面的人才,也決定著他是否在將來有所成就。
我從來都不想把兒子培養成所謂的學者
所謂的學者就是只懂得自己的一點專業,為了顯示自己有高人一等的學識,總是用不知所云的學術用語、裝腔作勢的令人頭昏腦脹的句子,來賣弄自己的專業。作者不想把兒子培養成這樣的人,但是兒子的學業小有所成以後,有一段時間差一點誤入所謂學者的歧途。
兒子在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揚之後,顯示心、歡喜心越來越大,甚至真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神童、一個高高在上的學者了。兒子說話的腔調改變了,變的莫名其妙的高深莫測,寫作文風也變了,變的晦澀難懂,有時甚至不知所云。
有一天,兒子在一群小夥伴面前賣弄自己的「才華」,故意把一個簡單的道理說的特別複雜,還引用許多毫不相關的名言,結果使聽眾根本無法理解。于是他制止了兒子:「卡爾,你現在怎麼變的連話都不會說了?剛才卡爾講的是甚麼呀?你們聽懂了嗎?」小夥伴的回答使卡爾羞愧極了,「沒有聽懂,不知他在說甚麼。」「起初還能聽懂,可後來就越來越不明白了。」「卡爾,你究竟想說甚麼呀?」這件事對於卡爾來說是一個小小的教訓,使他以後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種喜歡賣弄而又迂腐的學者。
作者強調: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盡最大力氣去培養完美的人,這是所有父母以及教育者應盡的責任。完美的人,應該是心胸寬廣、賦予獻身精神,充滿仁愛之心的人。完美的人應該能夠看到矛盾和缺陷,並立志去解決它。作者從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去培養他辨別真偽、善惡的能力,培養兒子獨特的見解和首創精神,希望兒子成為對世界有所貢獻的人,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而不是所謂的學者,更不是一鳴驚人的神童。(待續)
来源: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