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6月2日訊】中國的系統性危機,簡單的說就是體制系統的所有支持力量全面垮塌,系統無法維持而面臨倒閉。到2017年5月底,中國宏觀形勢已經全面失控,體製麵臨全面瓦解。依附體制的各利益群體,也就是體制的各種支持力量,大部分在過去幾年經歷級差式返貧,剩下少部分將在短期內大難臨頭。
中國體制經濟主要包括兩部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實體經濟主要指在血汗工廠政策支持下,血汗工廠式的實體生產組裝、商業銷售、服務等相關經濟環節。虛擬經濟則以債、股、樓、匯為主,代表在金融政策和房地產立國政策導向下的中央和地方兩大經濟系統,其中中央經濟系統包括央行、外管局、主要商業銀行、中央各部委和央企等,地方經濟系統主要包括地方金融系統、房地產和地方國企等。
中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已山雨欲來……(圖片來源:Fotolia)
上述分類可以清晰反映中國級差式返貧和體制崩潰的進程。利益關係上,虛擬經濟代表體制利益,實體經濟則是體制的奴僕;操作模式上,體制直接控制虛擬經濟,間接操控實體經濟。基於此,體製麵臨經濟困境時形成幾個返貧階段:第一,犧牲實體經濟利益,造成實體相關環節的崩潰和相關群體返貧。第二,犧牲非核心的虛擬經濟部分,尤其是非戰略重點區域的地方經濟。第三,2016年空中解體後體制系統已化成碎片,體制自身大部分虛擬經濟作為殘骸次第墜毀,只剩房價空轉。第四,2017年3-5月後,銀行資金面臨枯竭,地產經濟無力繼續支撐,體制最終耗盡所有可消耗的資源,不可避免的崩盤。
體制權力表面上似乎日益強大。1990年代開始,通過分稅制和發展地產經濟,中央極權得到逐步加強。同時,由於中國的文化扭曲、經濟體制的逆淘汰、西方國家和企業的短視和邪惡,加上中國民眾的愚昧,看不到體制潛伏的重重危機。經過數十年逆淘汰,只有少數群體實現發家致富。獲利群體具有一系列明確的特徵,包括知識貧乏、視野狹窄、目光短淺、小處精明、精通厚黑、媚上欺下、貪婪凶狠、做事無底線。他們依靠體制致富,對體制感恩戴德,更以體制內的態度自居,自以為趙家人,對體制外群體予以譏諷嘲笑和無情打擊。他們全心全意支持體制更加強大,同時引導並強化崇拜體制的社會文化。
體制崇拜在體制瓦解過程中更加強化。近幾年,隨著經濟形勢不斷惡化,體制再度面臨生存危機。為了保護核心權力,體制不斷加大盤剝力度,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致使不同的利益群體淪為犧牲品。根據距離體制核心的遠近關係,利益群體經歷級差式返貧。既有利益群體返貧後,或沉默,或隱匿,漸被遺忘;仍在獲利的群體則繼續積極鼓吹,宣揚個人財富和社會地位,強化體制的無所不能。實際上,返貧的利益群體越多,體制的力量越虛弱。
2016下半年開始,體制的核心經濟系統從內部瓦解,即空中解體。除極少數權貴,幾乎所有擁護體制的利益群體都被關門打狗。不過多數利益群體滿懷僥倖和對體制的信心,依然積極參與體制政策,形成世界經濟史上最瘋狂的投機狂潮——中國式房地產漲價去庫存。2017年3月開始,面對油干燈枯的銀行,體制以行政指令方式,實施最嚴厲的住房限購。在中國「財聚人聚、財散人散」的經濟模式下,這種行政指令意味著中國宏觀形勢失控,權力體制正快速瓦解,即最近體制經常提到的「系統性風險」。
在中國系統性危機爆發之際,筆者對中國級差式返貧過程做個小結,也是從筆者2014年初寫《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以及迄今為止全部微博內容的一個總結。而這個過程,是體制經濟逐步崩潰的過程,也是中國系統性危機積累的過程。
中國實體經濟走向末日是系統性危機的開端。在級差返貧中,實體經濟是關鍵代表。1980年代末,中國政治經濟深陷雙重危機,體制採取的措施之一是血汗工廠政策,催生出龐大的血汗工廠式實體經濟系統。血汗工廠經濟通過殘酷壓榨農業、破壞和污染自然環境和農田,把大部分農民變成血汗奴工,通過血汗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換取外匯,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基礎。在整個經濟環節中,實體經濟屬於非體制經濟,但嚴重依賴體制的血汗工廠政策。在《實體末日》中,筆者對中國實體經濟有過全面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首先,血汗工廠曾是體制的重要支持力量。2008年之前,血汗工廠老闆積極活躍在社會舞台上。血汗工廠的成長,依托於血汗工廠政策製造出來的奴工群體,包括幾乎沒有成本的農民工以及國企下崗流放出來的廉價技術工人。其時,體制為了通過血汗工廠的出口獲取外匯,通過媒體對血汗工廠進行極度美化的宣傳,甚至達到神話的程度。私企老闆揚眉吐氣,對體制感恩戴德,積極表忠心,隨時隨地發表愛國愛黨言論,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紛紛揚言要做「百年企業」和「世界500強」。 2008年之後,私企老闆的聲音快速消失。美國次貸危機後,中國體制為了救美國即救自己,推出4萬億經濟刺激措施。4萬億強化中國的金融導向,支持鐵公基和房地產的爆發性擴張。在體制壓榨、奴工流失以及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時惡化的共同作用下,私企實體工廠處境急劇惡化,經歷波浪式倒閉潮。我在《實體末日》裡說過,除了專門製造假冒偽劣的非法企業外,血汗工廠將全面倒閉,仍然維持運轉的大中型實體企業,實質上大部分變身金融套現的殼。最終,除極少數選擇移民離開的,大部分中小私企老闆逐步回歸貧困,個別困於債務而自殺。
第二,外企大潰敗。外企進入中國市場攻城掠地,佔據主要的市場利潤,但由於參與的是龐氏騙局,下場注定和所有龐氏騙局受害者沒有區別。在《2015外企大潰敗》中,我對中國的外儲和負債有過詳細分析,中國將無法支付外企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和利潤,意味著外資多年打拼後財富歸零。2016年中期開始,中國卡死外資的消息不斷出現。事實上,部分2014年撤資的外企都沒拿到投資和利潤,2015年後的撤資的更沒希望拿到,不斷放出來的消息只是展示外企潰敗的結果,命運在2015年已注定。
第三,實體商業同樣全面潰敗。《實體末日》結合民眾消費降級、網購迅猛發展、租金不斷上漲等因素對實體商業分析,預測實體商業將大規模蕭條和倒閉。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無數人響應體制「萬眾創業」的號召,開個小店當老闆,為之前倒閉的商鋪接盤。但由於實體商業環境日益惡劣,接盤俠實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很快再度倒閉。尤其是中後期的接盤俠,在虧損十幾萬、幾十萬或者上百萬後,真正理解「創業致貧」的內涵。
第四,商業地產投資者默默品嚐深度套牢的苦果。商業地產直接建立在實體商業基礎上,對實體商業揩油。在血汗工廠經濟增長後,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積極加入炒房行列,其中商業地產鋪面是炒房團的優先目標。吃上肉沒幾年的炒房客,對「一鋪養三代」的洗腦廣告深信不疑。從2012年開始,隨著商業地產的迅猛擴張,加上實體商業的急劇惡化,實體商業開始大規模蕭條而後倒閉。雖然大量「萬眾創業」的接盤俠出現,但也只能支撐少數居民區的商業地產租金,80%以上的商業地產不得不空關。租不出去的商鋪既得不到租金,又賣不掉,還得繳納各種費用, 「一鋪養三代」變成笑不出的笑話。
虛擬經濟建立在實體經濟上,通過盤剝實體經濟而生存。當實體經濟逐漸走向末日,虛擬經濟也日益艱難,中央經濟系統和地方經濟系統的協調和運轉失靈。在金融指揮棒和地產立國政策導向下,體制極權醞釀以舉國之力再次打響國運保衛戰。
虛擬經濟的級差式崩潰,以債、股、樓、匯的順序發生。債務危機是體制經濟危機的開頭,也是體制經濟無法擺脫的魔咒。體制不斷試圖以股市和樓市拯救債市,結果是債市和樓市也被拖垮。最後,所有問題都集中到匯市,成為系統性危機的集中爆發點。
首先,體制大規模啟動債市,實施經濟刺激。2009年,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實質就是以負債的方式大規模投資,4萬億只是一個代號,代表中央負債,各地制定中央10倍以上的宏偉投資計畫。瘋狂投資的結果是,央企和地方經濟不堪重負。2011年開始,中央加力收緊資金,導致央企和地方投資難以為繼,比如鐵道部負債超3萬億,一度萬里大停工,中央又實施重點扶持支持鐵道部重新開工,任由其負債逾4萬億。地方經濟的負債則達十幾萬億(有數據顯示可能超過20萬億甚至30萬億,巨大的連環債務黑洞使得國務院至今都沒搞清楚地方負債到底有多少),但無法得到中央直接支持,地方經濟只能開通各種渠道,以金融創新的名義籌資。早期的地方融資平臺被限制後,地方政府又以房地產為平臺和渠道,通過銀行理財、高利貸等方式融資。銀行為規避風險,將大量資金轉到表外,以銀行理財的方式誘騙儲戶購買,並且以理財模式發放貸款。
到2014下半年,理財和高利貸走到盡頭。地方的房地產商作為融資渠道大都負債纍纍,很多房地產公司實質倒閉,一部分跑路。高利貸大規模倒閉,引發各種社會治安事件,不穩定因素急劇增加。同時理財作為銀行的表外業務,急劇膨脹到極其危險的比例,銀行萬分恐懼。眼看地方經濟走到崩潰邊緣,體制期望通過A股融資讓地方經濟起死回生,於是決定推高股市。
接著,股市成為新的增長點。 2014下半年,股市開始上行。進入2015年,股市上漲加速,主流媒體對股市的宣傳也不斷升溫。隨後巨大的A股牛市形成,以至於中國全民炒股,全民談股。當官媒吹著大喇叭喊「4000點是牛市起點」時,民眾更加瘋狂,在各種配資的支持下持續加槓桿。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國企積極制定股票上市和再融資計畫,期望從股市割韭菜割出40萬億以上。(待續)
(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供稿, 2017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