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專欄】獨家系列:川普風暴(十七)(圖)

——印鈔與美國製造業的衰敗

作者:王尚一 發表:2016-12-31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6年12月31日訊】(接前文)

在現代經濟中,美國製造業的衰退是興衰週期的典型代表。美國製造業以20世紀中後期為分水嶺從興旺轉入衰敗,整個過程大致可以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製造業是現代經濟的中心點。19世紀後期到1970年代初,美國作為現代經濟的主導國家,用製造業發展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實體經濟是整體經濟的基礎,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支柱。在經濟發展初期,製造業發展帶動實體經濟發展,進而支持整體經濟和各行業繁榮,人們態度積極,社會氛圍樂觀。

19世紀後期開始,美國經濟在製造業的帶動下飛躍式發展。工業流水線的大工業生產逐漸應用和普及,推動美國工業革命。美國鋼鐵公司和愛迪生電氣公司(後來的通用電氣)成為工業代表,在摩根資本的支持下成長為大型工業企業。洛克菲勒通過建立托拉斯,實現石油的加工運輸和銷售壟斷,創造另一種大規模工業模式。在這些規模化工業的推動下,社會生產和需求急劇擴張,城市出現越來越多的摩天大樓,鐵路建設如火如荼。19世紀末,美國經濟超越英國成世界第一,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

20世紀上半葉,美國製造業稱霸世界。20世紀初,福特發明汽車流水線,高效生產低成本汽車,也給美國裝上飛速發展的輪子。通用汽車實施大規模現代管理模式,在汽車行業後來居上。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為美國航空工業奠定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和德國工業基本被摧毀,英法工業遭受重創,美國製造業空前繁榮。美國的鋼鐵、汽車、飛機、輪船等工業品生產,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在各大製造業的鼎力支持下,美國經濟進入帝國主義全勝時代。 

關於這個時期的一個截面,推薦一本美國1970年代出版的啟示錄式小說《Ragtime》,作者E·L·Doctorrow。這本小說曾經創造銷售記錄,後來成為美國大學文學課程必讀書目之一,中國大陸1980年代出版過中文譯本《雷格泰姆音樂》。小說再現了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社會全景,那是一個革新進步的時代,是T型福特汽車、裝配線、活動電影等新事物不斷湧現的時代,社會就像當時十分流行的Ragtime一樣,明快歡樂,生氣蓬勃,充滿希望和機會。

在此期間的1913年,美聯儲成立,帶來美國經濟小轉折點。此前美國經濟主要由私人掌控,摩根曾以一己之力調動整個金融體系,幫助美國政府解除經濟危機,隨後政府通過建立公私合營的美聯儲,接管金融系統。美聯儲成立後,持續信貸擴張,吹大經濟泡沫,造成過度經濟繁榮。1929年,經濟泡沫爆破,股市暴跌,形成永載史冊的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

1933年,羅斯福上臺,實質廢除金本位,確立虛擬經濟地位。為了貫徹凱恩斯的印鈔經濟學,羅斯福把紙幣與黃金價值脫鉤,收繳私人手中的黃金,確保紙幣被民眾使用(其手段與同時期中國中央蘇區的中共實行的金融政策非常類似)。在紙幣貶值的大規模經濟刺激後, 1937年美國再度陷入死氣沉沉的蕭條。緊接著,二戰全面爆發,日軍侵華和歐洲戰爭給羅斯福經濟注入強心劑,羅斯福大發戰爭財,把貨幣超發後的經濟從爛泥潭里拉了出來。

最重要的是,二戰中羅斯福消滅了兩個主要工業對手,美國工業獨霸世界,凱恩斯印鈔經濟也隨之流行。日軍侵華初期,美國對中國禁運,將大量工業物資賣給日本,獲得巨額利益。後來德國橫掃歐洲,把歐洲變成德國的工業機器,於是羅斯福改變策略,開始對日本設限,並且支持英國和德國開戰,從全世界蒐集黃金。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德國作為日本盟友對美國宣戰。美國趁機出兵,把德國和日本炸成一片廢墟,從此美國工業佔據世界工業生產的絕對份額。

接著,財大氣粗的美國在全世界撒錢,又支持日歐製造業發展。美國除了免除日德的戰爭賠款外,也免除了歐洲的戰爭貸款,並且耗費巨資實施馬歇爾計畫。美國在朝鮮和越南的戰爭耗費巨資,將大量生意包給日本企業,支持了日本經濟的早期發展和積累。日本和歐洲在獲得美國資金後,積極恢復工業生產,迅速搶佔美國製造業的市場。其中日本經濟增長後,又帶動亞洲四小龍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經濟,進一步蠶食美國製造業的份額。

1970年起,美國出現貿易逆差。隨後美國長期陷入貿易赤字,再也沒有順差過。而且儘管每年逆差數字有波動,但總體趨勢是持續擴大。在貿易逆差中,一部分是石油等大宗能源和原材料,另一部分是製造業產品進口增大,考慮到美國在知識技術等無形產品方面長期保持順差,製造業產品進口量顯然更大,這反映出美國製造業的衰退。製造業在二戰後初期佔美國經濟的份額一度超過50%,2008年減少到10%左右。

這期間還有一個重要事件發生,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是國際金本位轉向美元本位的關鍵點。二戰後,美國主持西方經濟,確立世界範圍內金本位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但是美國國內是印鈔經濟,同時還過量印鈔向全世界拋撒,以致於美元在全世界氾濫。法國看到危機暗湧,率先大規模用美元提取黃金,美國的黃金儲備急劇減少,美國於是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在國際經濟中實施美元本位制,美聯儲配合美國政府的需要隨意印鈔。佈雷頓森林體系完全崩潰。

第二階段,1970年代到2008年次貸危機。隨著製造業的衰退,美聯儲持續增加印鈔,美國經濟不斷虛擬化,虛擬經濟逐步替代實體經濟,製造業越來越衰。

虛擬經濟主要指金融行業、教育文化、傳媒娛樂、非生產性高技術等脫離實體的服務類領域,其中金融行業主要指金融、保險和房地產三大部分。

製造業不景氣時,美聯儲積極印鈔支持經濟運轉。人們在金融指揮棒的引導下,更積極開發虛擬經濟和其他實體服務業,找新出路。虛擬經濟自身並不創造價值,必須依附於實體經濟,尤其是依附製造業。隨著製造業比例降低,虛擬經濟膨脹,虛擬經濟持續盤剝製造業,導致製造業利潤加速下滑,實體經濟加速衰落,整體經濟加速衰退。

美國東北部的「鋼鐵生鏽地帶」(Rust Belt),是美國製造業衰退的典型。在美國工業發展時期,東北部是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最為集中的地區,被稱為工廠帶(Factory Belt)。1960年代開始,隨著日歐經濟復甦,尤其是日本工業重建和歐洲煤鋼共同體(後來的歐盟)的發展,通過關稅和非關稅壁抵禦美國鋼鐵銷售,並向美國傾銷鋼鐵。1970年開始,美國鋼鐵廠陸續倒閉,這是「鋼鐵生鏽帶」一詞的起源。在197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鋼鐵危機最嚴重,對美國東北部、英格蘭和德國魯爾的鋼鐵工業造成沈重甚至致命打擊。 隨後,東北部的其他相關重工業也紛紛減產和關門,大量工人失業。數據顯示,1969-1996年不到30年期間,東北部製造業的僱員減少33%,單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其遭受的打擊遠遠超過1929年大蕭條。

1990年代起,虛擬經濟成美國經濟的主要發動機,直到引發2008年次貸危機。克林頓簽署NAFTA,又促使中國加入WTO,導致製造業加速外遷。各大跨國公司以中國和墨西哥為生產基地,以美國為銷售市場,獲得高額利潤。也是從克林頓開始,以法律的方式實施低收入群體的住房支持計畫。在美聯儲不斷印鈔和跨國公司利潤積累的基礎上,銀行資金越來越充裕,積極把大量資金貸給低收入群體買房。在充足資金推動下,金融、保險和房地產等領域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另外,資金還支持網際網路,形成網際網路熱。金融和網際網路的擴張,又帶動農業、礦業和建築業的發展。

虛擬經濟的擴張,嚴重擠壓製造業的發展和生存空間,實體經濟受到顯著影響。根據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2012的數據,實體經濟佔 GDP 的比重從 1980 年 的 30. 2% 下降至 2008 年危機爆發時的 19% ,而虛擬經濟的GDP比重則連年提高,2008年升至 68% 。虛擬經濟表現在房地產市場上是房產銷售價升量增,人們積極購買更大更多更好的房子,然後把房子的升值部分再抵押貸款,既支持房地產,也擴大融資貸款規模。

在利潤上,虛擬經濟進一步壓榨製造業。虛擬經濟佔據社會中的主要份額後,必須從實體經濟上獲取利潤才能維持自身運轉,而實體經濟又依賴製造業運轉,所以經濟負擔最終大部分都轉嫁到製造業上。同時製造業因為國際競爭的壓力,難以通過提高售價而轉嫁成本,只能無奈承受被壓榨。所以在各行業的利潤表現上,製造業利潤下滑尤其嚴重,1980年代製造業的利潤穩定在全部行業利潤的 30% 以上, 2008年下降到 不足9% 。虛擬經濟在美國 GDP 中的比重 過大,獲得利潤過高,嚴重損害了美國經濟的全球競爭力。

進入21世紀後,鋼鐵生鏽帶更加絕望。隨著製造業加速流失,各大城市的人口持續外流。2000-2012年,在美國人口整體上持續增加的背景下,底特律人口減少27%,克里夫蘭減少19%,布法羅和辛辛那提減少11%,俄亥俄州的托萊多減少10%,聖路易斯和匹斯堡減少8%,芝加哥減少6%。外流人口中的絕大部分年富力強或者有較高技能,他們的流失令當地製造業雪上加霜。 

加州作為虛擬經濟最集中的州,經濟表現卻極其靚麗。在加州,第三產業佔到全州生產總值約70%,其中房地產及租賃業、科技研究、新聞出版業、醫療和社會服務業、零售業、金融和保險業、批發業、交通和倉儲業這八大產業分別佔全州生產總值的15.4%、9.4%、7.2%、6.5%、6.2%、5.7%、5.6%和2.5%。另外,加州擁有發展高新技術和高端服務業的三大關鍵因素,人才、資本和地理位置,加州不僅高校林立,美國和亞洲的資本彙集,還是盎格魯-薩克遜人、西裔和亞裔彙集中區,天時地利人和支持各類虛擬經濟的發展。 


美聯儲印鈔與美國製造業的衰敗息息相關(網路圖片)

第三階段,2008次貸危機至今。次貸危機後,美國直升機撒錢實施大規模經濟刺激,加速製造業的全面潰敗。

虛擬經濟膨脹的起點是債務膨脹,也就是借債消費。從1990年代開始,美國消費者持續增加貸款,借債消費。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政府開始大規模借債消費。兩者借債消費衝突,導致美元下跌,通脹急劇上漲。美聯儲持續加息後,借債經濟無法維持。伯南克拒絕救助雷曼兄弟,引爆2008年的次貸危機,把爆破留在小布希任期內。 

2008年後,美聯儲連續推動三輪QE,大規模印鈔救市。2008年前,美聯儲一次次降息和印鈔,支持美國的股市泡沫、外貿逆差、網際網路泡沫、房地產泡沫和政府負債驟增。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美聯儲不僅沒有受到嚴厲懲處,反而權力更大。美聯儲開動印鈔機,把免費資金源源不斷送給華爾街、房地產業和政府。美國政府繼續大肆消費,搞所謂的經濟刺激。

茶黨運動興起,反對印鈔和負債消費。茶黨主要以基督教保守派為主,反對美聯儲和大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茶黨反對印鈔,因為印鈔損害美元貨幣內在價值,掠奪勤儉節約的儲蓄者,補貼超前消費的借貸者,還腐蝕整個社會風氣;茶黨反對政府負債,給子孫留下無法解決的負擔;茶黨反對政府的過大開支和嚴重浪費,以及對整體經濟的嚴重扭曲;茶黨反對刺激,因為刺激之後必然意味著各種高稅收。彭斯作為茶黨的重要領袖,在國會中一直極力反對印鈔。

然而大部分民眾是羊群,支持印鈔救市。美國民眾的好日子過得太久,在進步主義/自由主義的洗腦下,心理上仍然生活在輝煌中,難以接受衰退的現實。人們為了眼前利益,積極支持政府救市,無論美聯儲印鈔多麼瘋狂,政府救市效率多麼低下,人們都認為救市是必需的,是唯一的選擇。

虛擬經濟進一步主導美國經濟。美聯儲先後三次超大規模QE,加上其他國家印鈔配合,美元再次在全世界氾濫。美國政府負債急劇增加,歐巴馬在任8年,美國國債從10萬億增加到20萬億,增加規模達到過去200多年的總和。天量資金支持美國房價重新再次上漲,股市屢創新高,非生產性服務業迅速膨脹。金融、娛樂性網際網路、好萊塢、體育、休閑娛樂旅遊等產業爆發性增長,收入和利潤空前,經濟表面極度繁榮。

加州在虛擬經濟中受益最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加州2014年為第八大經濟體,2015年經濟增長強勁,州內生產總值為2.46萬億美元,增幅4.1%,遠超全美2.4%的平均增長率,加州經濟總量在2015年超過法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加州2015年表現異常出色,」加州財政部總經濟師阿斯姆德森說。2016年,加州房價繼續大幅上漲,GDP繼續增加。

與此同時,美國製造業持續萎縮。虛擬經濟為主導,實體經濟遭到排斥,製造業存活更加艱難。美國大企業的生產加速外流,起初把生產線和配套供應鏈轉移到中國和墨西哥,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後,又轉移到東南亞和東歐等地。大型製造業全面轉移搬遷後,中小製造業企業必須跟著搬走,要麼就關門。例如,中國加入WTO後,通用汽車在中國擴大生產,福特汽車也積極進入中國,兩大公司不斷增加中國產業鏈配套,2009年後,中國生產的零部件不僅供應中國福特,也供應北美福特產業鏈。又如,聯合技術公司宣布,其運營商和電子控制工廠將轉移到墨西哥,這將造成印第安納州2100多名工人失業。

最糟糕的是,美國的基礎和重要行業,例如食品、紙、鋁等,在鋼鐵行業被摧毀後也面臨潰敗。美國的鋁製造商舉步維艱,奧美特集團關閉俄亥俄州冶煉廠,諾蘭達和宣威宣告破產,美國鋁業和世紀(Century) 關閉多家冶煉廠。從肯塔基州到華盛頓州,鋁業工人本來擁有較高工資,但後來都陸續失業,好時和納貝斯克等食品生產商則將生產外遷。大量中國造假冒偽劣零件進入美國軍方的武器裝備,既對美軍的安全操作造成嚴重威脅,也反映出美國製造業的潰不成軍。

製造業的慘淡還反映在外貿數字上。2007年,美國貿易赤字達到6197億美元的高峰,隨後引發2008年的次貸危機。2015年,美國製造業貿易赤字達到6810億美元,比2007年增加10%,創歷史新高,而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也同樣創歷史新高,達到3657億美元。

正是基於美國製造業的全面潰退,當川普(特朗普)喊出促使製造業回流的口號,才引起那麼多藍領工人的共鳴,在製造業嚴重衰敗的白人區,川普的支持率尤其高。川普要重塑美國製造業,振興實體經濟,鏟除特權階層,歸根結底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對決。在這場艱難的戰爭中,川普陣營的態度無比堅決,只有成功,沒有失敗。(待續,2016年9月24日)

(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供稿)



責任編輯:靖曄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