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寬進嚴出」主調不變

作者:孫琦子 發表:2016-12-28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6年12月28日訊】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貶值,疊加中國企業和居民進入全球化資產配置階段,中國今年資本流出規模之巨超出許多人的想像。在國內經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美元大概率維持強勢的背景下,2017年這些因素還將進一步發酵,中國資本外流不會很快出現拐點,形勢將依然嚴峻。

分析人士認為,監管層對此料有應對,「寬進嚴出」料仍是明年的主旋律,倘若資本流出強度過大,不排除會進一步收緊資本外流,譬如限制或延緩企業海外投資計畫,指導商業銀行的結售匯額度,甚至對個人購匯也做出一定限制等等。而層層設防之下,明年資本流出規模或許並不會明顯增加。

「明年整個資本管制應該是趨嚴的,2017年很難看到資本管制掉頭的趨勢。從結果上看資本流出規模可能不會太悲觀,但是壓力還是有的,」民生證券研究院海外組負責人張瑜稱。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也表示,短期資金流動關注的還是兩國利差、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如果美元明年確實強勁,人民幣流出的壓力全年都會存在。不過明年美元能否一直保持如此強勢,市場存在分歧;因此,預計監管政策會繼續「相機抉擇」。

「估計明年的監管政策還將相機抉擇,資本流動管理是可以逆週期調節的,如果流出強度太大了會收緊,」伍戈稱,「資本項下本身很複雜,40多個細項,哪個松哪個緊,都是可以調節的。」他此前曾供職於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

受人民幣貶值預期等多重因素推動,中國11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減少近4,000億元人民幣,降幅創十個月新高;11月末外匯儲備也降至3.05萬億美元,續創2011年3月末以來新低。

中金公司上週發布研報稱,中國外匯儲備可能在近期跌破3萬億美元,疊加個人換匯的集中增加,將會對市場造成心理衝擊。不過中國尚有充分應對措施,可能繼續執行「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措施,包括收緊大型直接投資項目的用匯審批、加強貿易相關外匯交易的背景核查等。

同時,在必要時加強個人換匯管理。中金認為,央行應不會臨時調整換匯額度,因為這只會徒增市場恐慌;但不排除可能在銀行層面給予一定的窗口指導,甚至增加一些購匯的文件證明等要求,「往輪子裡摻些沙子」,加大摩擦係數。

日前召開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

企業海外投資或放緩,融資更傾向境外渠道

事實上,「緊流出」已經讓一些企業感受到了壓力。對小企業而言,不論是進口付款還是對外投資,換匯審核程序很多時間很長,還可能面臨指導暫緩投資計畫;它們甚至不得不尋找中介機構,支付更多成本來獲取外匯。而對於本身有海外渠道的大型企業而言,海外投資還將繼續進行、但步伐可能放緩,融資則更傾向於境外渠道。

一家位於浙江的進口企業今年下半年來一直為對外付款而發愁,由於正常換匯審核時間很長,且常常被銀行告知額度不夠,企業不得不尋找中介來換匯支付進口的原材料,代價則是高昂的中介費。

「我們現在往外付一億元的貨款,換匯成本就得一千萬。今年下半年光中介費已經付出去兩三千萬了。」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表示,他擔心的是,隨著政策進一步收緊,明年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更高。

而多家大型企業財務負責人則表示,明年的海外投資計畫將主要依據企業發展戰略,而海外投資的融資將主要考慮境外渠道,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監管層對於企業購匯的審核極大增加了其境內購匯的時間和成本。

「集團的戰略是海外投資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公司發展到全球擴張的階段,生產、銷售都要往外走,未來的海外並購還會有。」一家大型民營企業財務負責人稱,「此外,海外資產價格相對便宜,人民幣也在貶值,把人民幣變成海外資產也是現階段的一個選擇。」

一位央企財務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明年企業海外投資還會繼續,主要會從海外融資,因為比境內更方便、高效、快捷,融資工具也不缺,資金成本也相對較低,還避免了在境內折來折去的匯差;不過,海外投資規模會不會受限制目前還不好說。

「今年動員的時候也是先從國企央企開始,一開始沒敢叫外企,甚至外資行都沒叫,就是按照黨的紀律,內部悄悄壓縮一下規模。後來扛不住了,就都約談了。」他稱。

中國今年1-11月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ODI)同比增長55.3%,至1,617億美元;11月單月ODI為157.4億美元,同比增長76.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11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1,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僅有區區3.9%;11月單月FDI同比僅增長0.9%。

中國國家外管局局長潘功勝日前表示,當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可控,將嚴厲打擊外匯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各商業銀行辦理外匯業務要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國家外管局一位官員日前也稱,中國今年對外直接投資(ODI)增長得太多很快,中國需要採取「逆週期」舉措以遏制大量資本外流。

個人換匯或進一步增加,但更趨理性

對於中國的個人投資者而言,全球配置資產的意識已經開始覺醒,出於對個人購匯政策收緊的擔憂,明年換匯很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不過大部分普通投資者還是比較理性。

「我周圍的人都換了美元,沒有不換的,但也就是把自己的額度換了,沒怎麼聽說用好幾個人額度的。」上海一位外匯交易員稱,「換美元不是為了投資,而是為了資產安全保值,也是為了出國旅行購物方便。」

他並表示,普通老百姓明年換匯可能會增加,但不僅是因為匯率貶值,還因為換美元的人太多,導致國家出臺政策管理限制更多,限制更多反而會購的更多。現在銀行已經不允許一個賬戶下管理多個人的外匯額度。

「大家會謹防貨幣政策、外匯管理的政策收緊,萬一購匯額度更緊張,那就更麻煩,不如提前換,反正不會虧。」他稱。

人民幣貶值導致購匯意願更加炙熱,銀行結售匯已經連續第17個月出現逆差。國家外管局數據顯示,中國11月銀行結售匯逆差334億美元,較上月的146億美元逆差擴大逾一倍;與此同時,11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246億美元,較上月141億美元逆差擴大逾七成,亦為連續第17個月出現逆差。

上述交易員認為,只要美聯儲加息,中國資本管制變嚴是毋庸置疑的。現在美國有更好的經濟效應,美元回歸也是正常,主要問題還是中國經濟基本面不好,不然也不會這麼擔心資本流出。

而前述央企財務公司負責人也透露,監管層指導企業在境外發美元債並回流結匯的動議已經不了了之。「錢拿回來企業也不結匯,還在企業賬上趴著,也不屬於國家儲備,沒啥作用。後來就不了了之了。」他稱。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本地保險公司向中國內地訪客發出的保單新造保費為489億港元,與去年同期公布的數字比較增長132%,並佔同期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比重37%。不過,監管層已經收緊了中國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的途徑,銀聯已經收緊利用銀行卡及信用卡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的規定。

中國央行參事盛松成稱,明年1月起居民將可以動用新一年的購匯額度(人均5萬美元),這在人民幣貶值預期的情況下,大眾出於資產配置和保值的考慮,可能在年初集中購匯,使人民幣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何雲 来源:路透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