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7月18日訊】國際上一般將金融保險與房地產合併在一起稱作FIRE(finance, insurance, real-estate)產業。在實體經濟艱難轉型之際,金融業確實已經是火得不得了,加上各種前綴的金融新名詞讓人目不暇接: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共享金融……最近又有了區塊鏈金融(Block-chain)、科技金融(FinTech)。
作為一名金融研究者,筆者不敢貿然對這些充滿了用戶體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等新鮮詞彙的金融創新進行評判,但是,筆者始終相信,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部分,金融業的價值在於管理風險和高效配置儲蓄資源,金融業不能脫離其他產業而自娛自樂。
然而,有證據表明,中國的金融業似乎正在自娛自樂、自我膨脹中陶醉。從中、美、日三國的金融業增加值與GDP之比,可以看到,從2005年開始,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持續上升,2008年超過日本,2013年超過美國,2015年更是達到歷史性的8.5%——即使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回溯,美國和日本的金融業增加值佔比也從未達到過這個數值。
從另外兩個角度更能看出中國金融業的過度膨脹:
以人均GDP看,2015年中國大體相當於美國1975年、日本1978年的水平,而那時美、日金融業增加值/GDP只有5%左右;
從金融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看,2015年中、美、日分別是18%、9%、7%,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達到美日的兩倍以上。
需要強調的是,美日、尤其是美國的金融業是服務於全球經濟的,對於同等數量的本國經濟規模,美日的金融業規模理應大大高於中國封閉的金融業。所以,下這樣一個判斷應該不會有異議: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遠遠超出了經濟發展水平,不僅整個經濟越來越金融化,整個服務業更是嚴重金融化。
中國金融業的自我膨脹還產生了一個讓我們無法相信的現象:中國金融業相對勞動生產率高於美國。目前,中國金融業就業人員總數大約600萬人左右,金融業就業佔城鎮單位就業比例是3%左右,這3%的就業創造了8.5%的GDP。
美國金融業就業約800萬人,佔非農就業的比重將近6%,6%的就業只創造了7%的GDP。即使從絕對值看,中國金融業的勞動生產率也已經同美國不相上下了:按人民幣兌美元6.5的匯率套算,2015年中國金融業人均增加值是15萬美元/人,美國是16萬美元/人。看起來,金融業的中國夢已經實現了。
毋庸置疑,在L型經濟格局下,如果金融業真的能夠獨樹一幟,獨自撐起一片天空,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如果沒有金融業的貢獻,2015年中國實際GDP增長率不到6%。可是,美國和日本經歷的教訓說明,在實體經濟增長乏力,自我膨脹的金融業最終也是獨木難支。
日本金融業增加值佔比的峰值是1990年的7.4%,90年泡沫經濟危機後即一路下滑;美國的峰值是次貸危機爆發前夜的2006年(7.6%),此後也再未超過。2015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比已經超過了美日的歷史峰值,還會繼續上升嗎?
我們來瞭解一下2005年以來中國金融業膨脹背後的故事。中國金融業增加值佔比的上升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05年到2009年,這一輪金融業增加值佔比上升有兩個因素,其一是實體經濟的持續繁榮——表現為槓桿率的不斷下降,其二是2006年股改帶來的歷史性的牛市。
第二個階段從2010年迄今,伴隨這一階段金融業增加值佔比上升的是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的不斷攀升。
所以,如果說2005到2009年的金融業膨脹有其合理因素的話,那麼,2010年以來金融業的自我膨脹主要在於實體經濟部門不斷加槓桿,在金融業利潤率一定的情況下(實際上這些年金融業的利潤率在不斷上升),實體部門負債規模的不斷攀升必然推動金融業增加值的不斷膨脹。但是,這種槓桿與金融業增加值比重比翼齊飛的現象我們早已經很熟悉了:1990年前的日本、2008年前的美國。
總之,對於目下各種火熱的「A金融」、「B金融」之類,筆者不得不澆一瓢冷水:既然2010年以來中國金融業的膨脹同實體經濟部門的加槓桿有關,那麼,在未來去槓桿的進程中,金融業也將同製造業、房地產業一樣,成為產能過剩的重點行業。
即使不考慮那些打著各種金融新名詞從事金融業的就業人員,2015年金融業正規就業人員較2010年也增加了100萬人以上,這多出來的100萬人可能將會成為去產能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