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5月17日訊】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4月份的經濟數據絕大部分已經出爐。最讓人震驚的是,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人民幣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額均大幅下滑:M2(廣義貨幣)的增速只有12.8%,前值為13.4%;社會融資規模7510億元,預期為1.3萬億元,前值為2.336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5556億元,而預期為8000億元,前值1.37萬億元。M2的同比增速,可以理解為央行的「印鈔速度」。一季度中國官方的GDP增速是6.7%,也就是說「印鈔速度」比「財富增長速度」還快了6.1個百分點。但卻大大低於市場預期。
其實,還有一個數據也非常重要,它堪稱讓高層最為憂慮,這就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先來看看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較表」(下圖):
上圖中的藍線,是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走勢;黃線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走勢。很明顯,兩根線在去年12月突然分手了……
在今年1到2月,以及1到3月兩個點上,民間投資增速不斷下滑,但全國投資增速不降反增。這意味著,在第一季度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的投資增加迅速,填補了民間投資的下滑,還略有富裕。到了4月份,由於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國企和地方政府投資也扛不住了,所以「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開始掉頭向下。
讓高層憂慮的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突然失速,如同發動機停轉的飛機,一頭栽了下去!
中國民間投資大約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六成,這些投資雖然每個項目未必很大,但它們是有市場導向的,是中國經濟的活力之源,創造就業崗位之源。民間投資下滑,地方政府、國企投資比例上升,只能讓中國經濟變得更加低效,最終倒逼央行貨幣超發。
所以,中國國務院將派出9個督查組赴18個省(區、市)開展實地督查,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和專題調研。
據官方媒體總結,民間投資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攪局,概括起來是所謂的「四門現象」。
一曰「沒門」。民企在進入一些新領域時,往往發現沒有人受理、接待、辦理。
二曰「玻璃門」。看著可以進去,真的想進去的時候,頭上會撞出個大包。
三曰「彈簧門」。剛剛把腳擠進去之後,但又不得不在非市場因素干擾下被迫退出來。
四曰「旋轉門」。比如項目招標,表面上看對各種體制的企業一視同仁,可招標條件裡設定了某些條款,又把民間投資推了出來擋在門外。
總之一句話,一些負責審批的官員對民企「另眼相看」,不願意給投資機會。
筆者曾在之前多次指出,每一次「穩增長」都必然會帶來三大效應:第一,貨幣超發,通脹抬頭;第二,國進民退;第三,房子漲價。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最好的穩增長辦法就是上項目,搞鐵公基,而這些東西的投資主體肯定是政府和國企。每到這個時候,貨幣必然寬鬆,銀行貸款被導入國企、地方政府。而為了穩定資產價格,人民幣肯定是升值的、或者不敢貶值的。在這種背景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必然下降,於是民間投資的下滑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中國經濟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權力太大,無形之手亂伸。對此中央應該有清醒認識,故而也多次提出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但事與願違,不僅毫無實際效果,反而使這種惡劣狀況更變本加厲了!現在,民間投資的明顯下滑,還能倒逼出更徹底的改革嗎?
另外,上週末還有一個重要經濟數據應該引起關注,這就是4月發電量同比下降1.7%,而3月份為增長4%。此外,1-4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0.9%,而1-3月份增長1.8%。也就是說,從用電量來看,4月份經濟已經開始出現下滑跡象。而4月份,恰恰是央行開始踩剎車的月份——這個數據充分說明,這輪經濟回暖其實是天量新增貸款推動的!一旦貨幣增速和貸款增速下滑,經濟就有可能掉頭。所以,中國經濟的嚴峻時刻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