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食堂(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3月20日訊】甘肅省在中國西北地區,東部乾旱少水,十分貧困;河西三走廊一帶則靠祁連山的雪水,比較富裕。在1958年大躍進以後的兩三年間,這裡和全國其它地方一樣,也發生了嚴重的飢饉。這個省雖然地處大西北,但其情況和中原等省極為相似。先是嚴酷的政治運動使得人們不能說真話。接著浮誇風、共產風、瞎指揮風盛行。出現飢荒時又把糧食問題當成「兩個階級、兩條道路鬥爭的焦點」,用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方式反瞞產私分,大批農民慘遭摧殘,一批人死於人身摧殘,更多的人死於飢餓。
以張仲良為首的甘肅省委在全省製造了一種高壓的政治氣氛。在這種氣氛下,幹部有七個不敢講:不敢講實際情況;不敢講餓死人;不敢講徵購指標高;不敢講完不成任務;不敢講鄰省比甘肅強;不敢講客觀條件;不敢講調動工作。甘肅省的大躍進,就是在這種高壓而緊張的氣氛中進行的。
正是在這場「政治大革命」和「組織大革命」運動所造成的嚴重政治壓力下,上面「一言堂」,下面「隨風倒」,誰也不敢再說實話,報真情,自然也就「順利」地很快形成了「大躍進」的局面。甘肅省的「共產風」兩起兩落。第一次是1958年秋、冬,刮起了一股很強勁的共產風,
1959年6月至9月停止了(這時中共中央採取了一些反「五風」的措施,兩次鄭州會議。甘肅省搞全民算帳,清理退賠),1959年9月以後「共產風」又重新刮起(廬山會議的影響)。廬山會議以後的反右傾運動中,甘肅省委召開農業書記會議,提出三年過渡到公社所有制,要求公社一級經濟要佔全部農村經濟一半以上。這使「共產風」越刮越狠。
「共產風」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得土地荒蕪,糧食產量下降。農民十分恐慌,1960年春天,靖遠縣城關公社東關鄰生產隊聽說公社要調駱駝,就把40多峰駱駝提前殺了吃了。東關生產隊聽說公社要辦養豬場,就把40多頭大小豬全都殺了吃了。
中共甘肅省委在糧食問題上搞浮誇,1958年糧食產量最初說是220億斤,後來落實到185億斤,最後說是完成了110億斤,實際不到80億斤。1959年又提出糧食總產270億斤的大計畫,結果離計畫更遠,比1958年還少。實際產量不高,但徵購任務還是完成得很好。在1958年,甘肅省在中央裡得到了「由缺糧省到餘糧省」的好名聲,省委第一書記張仲良認為甘肅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徵購任務一完成,口糧、種籽、飼料都沒有了。
從1958春年到1960年底,「全省四分之三的地區嚴重缺糧。全省1300多萬人口中,有700萬人口每天口糧在7兩以下(16進位,7兩相當於10進位的4.375兩)。沒有食油,沒有蔬菜,沒有肉,這點糧食是繁重體力勞動的唯一能源。許多地方群眾食不充飢,衣不遮體,屋不避風,成千上萬人外出逃命,浮腫大量發生,疾病到處流行,人畜大批死亡,大片耕地荒蕪。」在這場大飢荒中,除了外界知道的「通渭問題」(下面專作介紹)、「清水經驗」以外,其它地區也沒有倖免。
據臨夏市工作組的總結,僅這個市這兩年就死亡41381人。臨夏市僅是臨夏回族自治州的8個縣級單位之一,而臨夏市在這八個縣中死人不是最多的。例如,據表2-3,和政縣死亡人數比臨夏市要多。又如,1965年揭露的通渭縣的死亡率是30%以上,而表2-3中只有18.4%。1998年1月7日的《甘肅經濟日報》一版上發表的副省長員(上為厶,下為貝)小蘇寫的《正確認識甘肅糧食問題》一文中披露,在60年代的困難時期,「甘肅因缺糧餓死上百萬人」。
1980年,新華社記者傅上倫、胡國華、戴國強三人到通渭、會寧、定西、寧靜、西海固地區採訪,他們得知,在三年困難時期,這一帶縣縣都發生過餓死人的現象,餓死人數,最少已近百萬。由此可見,甘肅省全省餓死人數在1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