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多2/29一天,是閏年還是閏月?
在中國的日曆表中,我們也都知道有閏年和閏月的說法。也都知道四年一次閏年,因為每四年就會多形成一天,閏年的那年就是366天。所以準確的說,非閏年的每一年都有365.2422天。而四年差值構成一天,所以是閏年,累積至一個月之後就會多出一個月,所以稱為閏月,那麼2016年是不是閏年,有沒有閏月呢?
閏年和閏月有區別嗎?
閏年是公曆的名詞。公曆規定每400年97閏,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餘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數沒有平年和閏年的區別。
閏月是中國的農曆的名詞。農曆因為是陰陽曆,所以要兼顧月亮和太陽。由於每個月都要保證十五或者十六是滿月,所以每個月大約是29.5天。一般年份12個月就只有355天。
這樣一年年累計下來,會和季節脫節(因為地球公轉週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個月,使得農曆年在長期平均上與公曆年的長度一致,大約是365.2425天。加的這一個月就叫做閏月。農曆的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
年的制訂是利用太陽的運動而來。
2016年是閏年嗎?
2016年是可以整出於4。2000、2004、2008、2012、2016、2020、2024、2028這些年份都是閏年。
西元2016年是閏年,每4年才僅有2月29日這麼一天,有時甚至8年才一次,據統計全球有500萬人在今天過生日,就70億人口而言算是佔少數;閏年是為了彌補人為規定的紀年與地球公轉產生的差異,因此4年一閏,但又怕補過頭了,逢400的倍數閏年,若逢100、4000的倍數不閏,例如2000千禧年是閏年,2100年就不是閏年。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人網站介紹,年的制訂是利用太陽的運動而來,一回歸年是指太陽在天上運行,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回歸年」(tropical year),實際長度為365.24219天,這是真正的一年長度。
國歷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稱為一「歷年」(calendar year),回歸年會比歷年多出0.24219天(相當於5.8小時),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為0.96876天,幾近一天,為修正之,故國歷曆法中有「閏年」制度,每4年會多2月29日一天。
歷年比回歸年的時間總是少了一點點
天文館指出,累積4年後多的0.96876天,與真正的一日尚差0.03124天,如果不間斷地按4年一閏的方式修正,百年後將累積成365×100+25=36525日,又比真正的一世紀日數365.24219×100=36524.219多了一點點。
2016年有閏月嗎?
2001:閏四月小
2004:閏二月小
2006:閏七月小
2009:閏五月小
2012:閏四月小
2014:閏九月小
2017:閏六月大
2020:閏四月小
2023:閏二月小
2025:閏六月小
2028:閏五月小
以上得知,2016年沒有閏月。
因此,曆法學家便重新規定西元年份閏年的規則為:
1、逢4的倍數閏,例如:西元1996、2012、2016年等,為4的倍數,故為閏年。
2、逢100的倍數不閏,例如:西元1800、1900、2100年,為100的倍數,當年不閏年。
3、逢400的倍數閏,例如:西元1600、2000、2400年,為400的倍數,有閏年。
4、逢4000的倍數不閏,例如:西元4000、8000年,不閏年。
二十四節氣。(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好奇怪,國歷生日與農曆生日每19年會同一天
此外,有許多人會對於自己國歷生日(報戶口日期正確)與農曆生日在19歲、38歲、57歲……等19的倍數同一天感到好奇。
因陽曆19年中,可能會經過4次或5次國歷閏年,所以共會經歷365×19+4=6939天或365×19+5=6940天;而19年中共經歷12×19+7=235個農曆月或朔望月,相當於235×29.530589=6939.75915天。由於差了這小小的0.75915天或0.24085天,便會造成陰曆日期與陽曆日期不見得會每隔19年就必定重合,只會落在前後1天之內;但若會重合,則其年份的間隔必定是19年的倍數。
天文館介紹,農曆中,月的制訂是從月亮的運動而來,規定一個月的開始是月亮位在朔的位置時(月在日地之間的時刻),從朔到下一次朔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589天。
一年中通常有12個朔望月,但12個朔望月只有29.530589*12=354.367068天,比回歸年365.2422天少,因此每隔幾年便會有第13個朔望月,即所謂的「閏月」出現,以修正每年與回歸年相差的天數。
閏月「中氣」要夠哦!
一般而言,平均每19年中會有7次閏月,閏月通常都是在該月無「中氣」的時候。這種置閏的方式與西方的「默冬章(Metonic cycle,或稱為太陰周)」類似。
由於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公轉軸有23.5度的傾角,所以有一年四季之分,中國先民依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行,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這種制訂方式稱為「平氣法」。此為二十四節氣的來源。
二十四節氣的「中氣」,包括:
大寒(黃經300度,1/19-21)、雨水(黃經330度,2/18-20)、春分(黃經0度,3/20-22)、
穀雨(黃經30度,4/19-21)、小滿(黃經60度,5/20-22)、夏至(黃經90度,6/20-22)、
大暑(黃經120度,7/22-24)、處暑(黃經150度,8/22-24)、秋分(180度,9/22-24)、
霜降(黃經210度,10/23-24)、小雪(黃經240度,11/21)、冬至(黃經270度,12/21-2)。
責任編輯:立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