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春季陽氣生發、萬物始生,所謂「一年之際在於春」。故「立春」時節,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養生方式,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可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天文意義上標誌著春季的開始。《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春季陽氣生發、萬物始生,所謂「一年之際在於春」。故「立春」時節,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養生方式,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可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彭欣副主任醫師向大家介紹立春節氣該如何養生。
調暢情志養肝為先
根據五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中醫認為肝氣升發,喜條達,主情志,因此「立春」養生首先是護肝養肝,而護肝養肝的關鍵就是保持心情舒暢,靜心養性,求得性平氣和,使肝氣之升發符合規律,防止「肝火上升」。要力戒暴怒,更忌心情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晨起散步,使形體舒緩,精神愉悅,胸懷開暢,孕育生機,這是順應春季時令、保養生發之氣的方法。春季肝旺脾弱,消化功能易受到影響,如精神抑鬱,就可能出現胸脅脹滿、腹脹腹痛、大便溏瀉等症,因此需要靜心護肝,以養氣健脾。古諺雲春季「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故日常起居應注意不要過分勞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素有肝病、高血壓病或腦血管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尤其需重視護肝養肝。
注意保暖「春捂」有理
雖然「立春」過後氣溫逐漸上升,但「立春」前後的氣候變化仍較大,乍暖還寒,忽冷忽熱,空氣乾燥,多大風天。俗話說:「春不減衣,秋不戴帽」,春季氣溫剛轉暖,人體陽氣開始向外宣發,皮膚毛孔舒張開放,這時最易感受風寒,過早地脫掉冬衣,氣溫稍有下降,就會導致毛孔閉合,機體氣血無法向外宣散,若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春季多風,中醫認為風性輕揚升散,為百病之長,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點。風邪入侵,頭部最先受損,可引起頭痛、發熱、惡風、咳嗽氣喘等症。尤其汗出遇冷風,風邪趁機而入,極易發生感冒。且風邪善行數變,既能上竄達頭頂,又能在經脈和肌肉之間遊走,來去迅速,變化多端,可致關節遊走性疼痛、風疹等病症。因此「立春」時節千萬不要過早減掉冬衣,仍需注意保暖禦寒,切勿汗出當風。
進補量就應逐漸減少,以適應春季舒暢。
少補少鹽少酸多甘
中醫講求「天人合一」,人生於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適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生原則。但「立春」之後,進補量就應逐漸減少,以適應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同時應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因咸味入腎,攝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春季應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溫微辛食物。因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甘味之品可補益脾氣,避免肝旺克脾。故應多食如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辛甘發散之物。在五色中,青色主肝,應多食菠菜、芹菜等綠色蔬菜,能滋陰潤燥、舒肝養血。另外需注意各種食物的科學搭配,如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可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其他如谷豆類的黑米、豆豉、大豆及其製品,禽魚類的鴿子、鵪鶉、鯽魚、泥鰍,蔬菜類的芥菜、油菜、胡蘿蔔、春筍,果品類的栗子、紅棗、枸杞、菠蘿、甘蔗、橄欖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尤其是蔬果中的多種維生素可充分滿足肝臟的需求。需忌大辛大熱及海腥類食物,不吃過膩過酸及煎炸食品,如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損肝傷脾。
緩步慢行勞而不倦
清晨早起,信步庭院,閑散和緩地緩慢步行,是順應春季氣候變化特點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散步宜緩不宜急,緩步而行,全身放鬆,手臂自然擺動,手腳合拍,呼吸和諧,心怡神悅。散步不必拘於形式,應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之快慢,時間之長短,隨其自然,不宜強為。活動應以勞而不倦、略微汗出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氣傷陽。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保健功法也是適宜的鍛練選擇。
梳頭可以通達陽氣,幫助氣血流通。(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梳頭百下疏通氣血
《養生論》云:「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天大自然陽氣萌生升發,人體的陽氣也有順應自然,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於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早晨是陽氣生發之時,故春日梳頭以早晨為最佳,此時梳頭可以通達陽氣,幫助氣血流通,清利頭目,防止春困的發生。梳頭應當從前額梳起,經過前髮際線,一直梳到頸後的髮根處,這樣才能有效疏通經絡,梳頭次數應保證在50次以上方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