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校的言論自由趨向惡化(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27日訊】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近日在談到出席中紀委六次全會的感受時稱,「監督執紀問責等工作將實實在在地展開,對高校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傳播一些不正當的言論,加強監督檢查。」由於訪談刊登於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再加上王立英的身份,該言論一出,立刻引起內地社交媒體關注,被視為當局對高校意識形態管控工作的進一步收緊。
眾所周知,在當局的意識形態工作中,高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當局不希望不正確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灌輸給青年學子,從而使得他們和執政黨離心離德,成為以後的一個不穩定因素。因為青年學生的可塑性強,在當局看來,如果不用官方意識形態去影響學生,佔領高校,而任由西方那套「歪理邪說」在高校蔓延,那麼高校就會變為一個和當局作對的反動思想堡壘,青年學生就會惹是生非,這已經有歷史為鑒,故當局歷來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近年尤其如此。
教師抵制社會批評
舉個例子,早在一三年五月就曾有轟動一時的「七不講」入駐高校。翌年十月,教育部再扎籬笆,建立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去年十月,不得妄議中央規定出臺,教育管理部門要求教師不得在學生面前議論國家大事,不得宣揚國家負面新聞,不得醜化國家形象,對違反者進行處罰。廣東省紀委去年就對一宗高校教師發微博妄議中央進行了通報批評,該教師的博文被指有損黨和國家形象,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被撤銷行政職務。當局更開動輿論宣傳機器,把批評矛頭對準那些在課堂上夾帶「私貨」和發表「吃飯砸鍋」言論的老師和學者。可以說,一輪嚴似一輪的整肅,讓高校變成了一個不得妄說的禁區,教師在當局的大棒下噤若寒蟬。
然而,畢竟時代不同,這些企圖強化當局意識形態的規定和做法,不僅遭到高校教師的普遍軟抵制和教育界人士的吐槽,更引發社會廣泛批評,小部分教師即使在高校意識形態空前收緊狀態下,還是試圖發出在當局看來不和諧的「雜音」。另一方面,官方的這不准那不准,實際效果也不好,根本不能在青年學子中入腦入心。原因在於,當局的思想宣傳體系同當今的年輕人存在普遍斷裂,在自媒體時代,學生能夠從社交媒體上獲得那些被當局壓制的觀點和聲音,這在很大程度上沖淡了當局刻意灌輸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對此,當局其實是意識到的,問題是現實和理論的背離使得當局的意識形態工作無法自圓其說,只有在加強管控上著力。然而,這樣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即對高校壓制得愈嚴厲,一旦反彈,對當局意識形態的破壞也將愈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