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吃「梨」 入肺潤燥抗癌效果大(組圖)

發表:2015-09-21 11: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秋季「燥氣」漸盛,吃些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的水果。(網路圖片)

秋季的主要特點是「燥」和「干」。入秋之始,皮膚容易燥痒、口乾唇燥、乾咳無痰,甚至出現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現象。中醫師認為這些皆因「燥」性所耗傷人體中肺與胃中的津液,以致產生各種「秋燥」症候群,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傳統中醫將秋季歸屬為「燥氣」。特別是白露節氣過後,「燥氣」漸盛,此時吃些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的水果,讓人頓覺神清氣爽,此時最適合的水果當屬百果之宗——

秋季吃梨可滋陰潤肺

梨於原產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多達1000多種,著名的有河北鴨梨、西北貢梨、安徽碭山梨和湖北沙梨等,肉質白色,以皮薄、肉細、香甜、清脆、汁多、味鮮、核小、無渣者為優。梨本身俱寒涼之性、味甘微酸、入肺、入胃經,《本草綱目》第三十卷有詳實的記載,臨床也證明:梨有止渴、生津、祛熱消暑、化痰潤肺、止咳平喘、滋陰降火、涼心解毒等功效,被歷代中醫稱之為「果中甘露子」。梨樹全身都是寶,梨果、梨皮、梨籽、梨根均可入藥。梨肉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本草備要》關於梨的記載云:「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實火宜生,虛火宜熟。」秋天,吃梨是滋陰潤肺、消除燥氣的最佳果品了。

飯後吃梨可排致癌物

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科楊美熙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吸菸者進行了試驗,讓他們在4天內連續每天吃750克左右的梨,並測定吃梨前後小便中多環芳香烴的代謝產物1-羥基芘含量。調查結果顯示,吸菸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吃梨後會顯著降低。

吃梨禁忌須知,與螃蟹同吃會引起腹瀉

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容易使脾胃虛寒。

1、畏冷食者應少吃。梨含果酸較多。

2、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3、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4、血虛、畏寒、腹瀉、痰多的患者不可多吃梨,並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濕寒症狀加重。

5、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慎吃。

6、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7、梨含果酸多,不宜與鹼性藥同用,如氨茶鹼、小蘇打等。

另外,梨性偏寒涼,倘燉熱加陳皮一角或薑汁三、四滴,寒性便會減少。


(網路圖片)

如何挑選一顆好梨?

1、梨分為雄梨和雌梨。雄梨肉質粗糙,水分少,甜度也較差;雌梨肉質細膩,水分多,吃起來口感甜脆。

2、要挑選花臍部凹坑深的,品質要比凹坑淺的好。

3、應挑選大小適中、果皮光潔、果肉軟硬適中並且果皮無蟲眼和損傷,聞起來有果香的梨。

唐朝人吃梨是先蒸過再吃

現在我們吃梨,通常是洗淨就吃。在古時,尤其在唐朝,梨是要蒸著吃的。梨子在唐朝北方,是比較常見的水果,但唐朝人喜歡吃的卻是蒸熟的梨。「田家老翁無可作,晝甑蒸梨香漠漠。」(出自貫休《田家作》。)在唐朝,梨不算太貴太珍異的水果,在北方城鎮的市場上比較容易買到,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名優品種。像長安地區最有名的叫「哀家梨」,洛陽報德寺的梨傳說最大的一個重六斤,常山真定梨、青州水梨、鄭州鵝梨等也都名揚天下。可見,唐朝不缺梨吃,但一定要蒸著或燒著吃。

梨的養生吃法:

生食:民間對其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說法。因此,生吃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乾、痒、痛、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

榨汁:將梨榨成梨汁,或加澎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許,煮飲,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乾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冰糖蒸梨:冰糖蒸梨是我國傳統的食療補品。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具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

梨的飲料:「梨膏糖」更是聞名中外,它是用梨加蜂蜜熬製而成,對患肺熱久咳症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食譜作法:

【貝母蒸梨】

材料:川貝粉5克,大雪梨1個,冰糖適量。

做法:將雪梨洗淨,切塊,與川貝、冰糖同入碗中,隔水蒸熟服食,每日1~2次。

功效:可化痰止咳,適用於痰熱咳嗽。

【梨汁粥】

材料:鮮梨2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梨洗淨,去皮、核,榨汁備用;將梨皮、梨渣、梨核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梨汁、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

功效:可潤肺化痰,適用於肺熱咳嗽或燥咳、口乾等。



責任編輯:李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