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圖片來源:Pixabay)
一、簡介:
「魑魅魍魎」一詞,出自於春秋時代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據晉•杜預註:「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據《國語魯語下》記載:「木石之怪曰夔,罔兩。」我們可知,「魑魅魍魎」泛指:傳說中,山林澤間會害人的精怪。
二、翻譯
當時,身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率兵征討小國陸渾的戎族。路過洛陽郊區時,楚莊公竟然為了炫耀武力,公然在周朝境內陳列兵陣來示威。
得知此消息的周定王非常害怕,他急忙派遣大臣王孫滿,攜帶諸多禮品,去慰勞楚莊王的軍隊。
楚莊王對前來晉見的使臣王孫滿十分無禮,他耀武揚威地問道:「你們周朝所珍藏的鼎,大小、輕重如何?」
當時,「鼎」是周朝最高的權力象徵。楚莊王問及鼎,就表明他有奪取周朝政權的野心。
周朝使臣王孫滿回答道:「大小、輕重在於君王的德行,不在於鼎。以前夏代剛擁立有德之君時,描繪了遠方各類奇異事物的圖像,在將九州進貢的金屬鑄成九鼎後,將所畫之物鑄在鼎上以反映出來。各種事物皆已具備,能夠讓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姦邪。因此,當百姓進入江河湖泊或深山老林,就不會碰到山精水怪之類的惡物。如此一來,能夠上下和協,承繼上天賜福。
夏桀昏庸無德,於是九鼎遷至商朝,達六百年。當商紂殘暴,九鼎又遷至周朝。君王德行若是美好光明,九鼎雖小,也會重得無法搬遷。如果君王昏亂姦邪,九鼎再大,也會輕得能夠任意遷移。
上天賜福給予具備光明德行之人,是有底線的。成王將九鼎安置於周朝東都郟鄏時,曾預卜周朝將傳三十代,享年七百載,這是上天決定的。周朝的德行雖已衰退,天命卻仍未更改。因此,九鼎的輕重,是不可以詢問的。」
三、原文: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洛,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像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姦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於郟鄏,蔔世三十,蔔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責任編輯:予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