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慕繁華 孔聖人的志向原來這樣簡樸!(圖)

發表:2015-03-25 14: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明朝張風所畫的《陶淵明嗅菊圖 》。(網路圖片)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篇對話。孔子問他的四個弟子說,「如果有人賞識你們,你們想做些什麼呢?」子路回答說:讓我去治理千乘之國,三年之後,人們就都會遵奉道義。冉有說,讓我治理周圍的小國,三年之後,我可使百姓富足。公西華回答道,我願意穿上禮服,帶上禮冠,做個小小的禮官。聽了三人的回答,孔子微微一笑,問道,曾皙,你怎麼說?正在彈瑟的曾皙站起身來說,我的志向與他們不同。孔子笑道:說出來有什麼關係呢。於是曾皙便描述出這樣一個像詩畫一樣的場景:「暮春三月,換上了春裝,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孩子,在沂水裡沐浴,到舞雩台上乘涼,日暮時分,便歌唱著踏上返家的路。」孔子聽完曾皙的話,長嘆一聲說:這正是我所嚮往的啊。

孔子是儒教的開創者,他所提出的學說奠定了傳統文化的基礎。但是他所心嚮往之的,並不是使國家變得多麼強大,百姓多麼富有,衣冠禮儀多麼的盛大,而是人們能夠順應大自然的生息,長歌詠志,相伴同樂,使生活處處透著春一般的生機。

千年後,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用他的一生,以及無數的詩篇更真實地詮釋了這種生活,他留給後人的是洞徹世事的智慧和適志山水的歡欣。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出身於仕宦家庭。他從小熟讀儒家和道家經典,雖然身處亂世,但始終要求自己「立身行己有嚴正」。他性情耿介、為官清正,與當時腐敗的官場風氣毫不相容。後來,他擔任彭澤縣令,不願為五斗米向世俗權貴折腰,毅然挂冠解印,回歸田園。

辭官之後,陶淵明開始過起「躬耕自資」的生活。因他居住地門前栽種有五棵柳樹,人們常稱他為五柳先生。辛苦務農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改變初衷,反而帶來了心靈上的寧靜與坦然。正如他在《歸園田居》中說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他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第二年,不再為俗事煩擾,心情豁然開朗,他說自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詩的大意是,「原本是喜好自然的閒雲野鶴般的性子,誰知一時失足,掉進紅塵情網中,這一去就是三十年。如今終於跳脫名韁利鎖,回歸清風朗月的懷抱。」

真摯的感情能夠觸動人心,引起人的共鳴。如陶淵明的詩《飲酒》中寫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在這首詩中,詩人說只要心懷寬廣,無慾無求,就會對世俗的喧囂聽而不聞。一天在東籬下採菊,不經意中目遇南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忽然感受到造物的奧秘。詩人在放淡了各種欲求之後,心境變得空靈,一時間神魂與山川悠然相會,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真意」。南山的巍峨、山氣的晴好、飛鳥的自由都彷彿蘊含著一個永恆的主題和生命的真諦。他想把這種感悟說出來,卻又覺得難以說清也不必去說了。

陶淵明少年時曾懷有「澄清中原」,「大濟蒼生」的願望,也曾寫下「猛志逸四海」的詩句,他在歸隱田園之後,反思自己在官場的前半生,作《感士不遇賦》,描述在妒嫉小人織下的宏羅密網中,仁人智士沒有伸達志向,濟世安民的機會,古往今來,悲劇不斷重演。於是,他開始思考人生的一些終極的問題,譬如人心的善惡,生命的意義,寫下了一些悲傷卻真實的詩句。如「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他說,家就像迎接遊子的旅舍,我就像將要離去的過客。」如「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他說,「三十年間滄海桑田,原來此言不虛。人生像一場幻夢,到最後只是一場空無。」

《擊壤歌》裡的場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描述的是上古太平盛世的場景,人們沒有膨脹的物慾,自給自足,耕耘收穫。雖然古代不乏明君盛世,但是在人們的心中,民風純樸的堯舜時代始終是最美好的,而這種生活也正是陶淵明用盡一生去親身實踐的。



責任編輯:李雲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