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的最後賭註:以量化寬鬆刺激經濟(組圖)

發表:2015-01-23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馬里奧·德拉吉曾在2012年誓言,將採取一切措施阻止各國違約和危機蔓延。(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1月23日訊】2012年,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曾誓言,將採取一切措施阻止各國違約和危機蔓延。

2015年1月22日,他宣布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印發鈔票,幫助對抗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現在,投資者、政要以及歐洲官員都期待歐洲央行將開始大量買入政府債券。事實上,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早已提前宣布這個既定事實。

在西班牙等國,政府債券的需求已經被拉高。

在此前的金融危機當中,量化寬鬆政策(QE)曾被英美兩國欣然採用。

專用款項

歐洲央行的這一舉措曾經過多個月的爭論。此前,歐洲央行並不被允許通過發行貨幣來直接支持政府,央行一直在試圖掙脫對它的權力限制。

QE能夠將歐元保持在低價位,令出口價格高,進口價格低,最終增加通貨膨脹。這一舉措的目的,在於還原「物價穩定性」,意味著令通脹更接近2%的預定目標。

但是,沒有人知道,將會有多大額度的專用款項被調配。

歐洲央行會在它自己的賬本上注入多少錢?此前有些人說是5千億歐元(約合3800億英鎊、5800億美元),有些人則說還要再多一倍。結果證明了,是1萬億歐元。

「大幅貶值」

隨之而來的,就是政治上的阻力。

德國聯邦銀行(The German Bundesbank)反對這一舉措,德國政界則對它持懷疑態度。

QE喚起了人們對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的恐懼。德國官員一直在警告,如果歐洲央行決定走這一步,歐元可能會「大幅貶值」。

同時,德國也明確表示,它不希望任何一個國家違約。

有人估計,歐洲央行或許會保證政府債券留在國家中央銀行內,從而讓各國分擔風險。

歐元區的一些成員國認為,這將會破壞各國團結。

愛爾蘭財政部長帕特里克·努南(Patrick Nooan)說,這樣一來,將會「不再有風險的共伴效應,而且也和銀行聰明的政策背道而馳」。他認為,這幾乎等於是將銀行體系重新國有化。

「擱置一旁」

這個充滿爭議的決定,可能令德拉吉難以維持歐洲央行內部的團結。

至少一個央行行長認為,這個重要的舉措應該通過民主選舉的政府決定,而不是行長。

除了德國對此有所保留以外,荷蘭、愛沙尼亞、盧森堡等國均有不同程度的顧慮。

而雖然拯救歐元區的努力持續了五年,這當中的信任仍然頗弱。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說:「必須避免的是,令歐洲央行的舉措被看作是將財政政策和競爭力領域所必須採取的措施擱置一旁。」

這也正是德國評論家們所擔憂的事情。貨幣發行會令各國放棄在很多地方本來就已經是進行得不溫不火的改革。

所以,對於德拉吉的決定,各方的評判將會集中在這個項目將如何設計,有多大的可信度,以及在政治上須作多大的妥協讓步。

量化寬鬆政策將至少會給危機中的歐元區注一支強心劑。

五年過後,各國政府領導人和歐洲央行已經成功令歐元度過了危險期。

沒有人再認為,歐元區的國家會無法償還債務,或者因此而令其他國家受連累。

這種危機已經過去,但是歐元區在多年的緊縮之後,正面臨著增長乏力,以及高失業率。

它正長年遭受著需求的缺乏。為了使這些彼此之間非常不一樣的經濟體達到更接近的水平,代價就是經濟的停滯。

在近乎衰退的時期,結構性的改革可能會在短期內令狀況更加糟糕。公共債務一直在持續增加。

雖然法國和義大利都已經在採取措施釋放勞動力市場,令雇佣和解僱員工變得更容易,但兩國政府都能感覺到,它們正在接近民眾所能接受的底線。

令這一點更加明顯的是,關於社會凝聚力和對歐洲項目的支持正在削弱的警告正頻頻出現。

所以,歐洲央行通過大量購買政府債券來刺激歐洲經濟,增發貨幣的機制也將啟動,這是推動歐洲經濟的最後一筆賭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 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