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代表李鴻章(網路圖片)
一 為何中日雙方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同時進行改革
中日兩國的改革有大致相同的歷史氣氛和時代背景。
(一)從中日雙方面臨的國際現狀來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主要的歐美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由於工業革命的推動,這些國家的商業發展需要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市場,於是便加緊了對東方國家的擴張。中國方面來看,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與西方各國先後簽訂了一些列的不平等條約,民族危機不斷的加深。中國當時面臨的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與「數千年未有之強敵」。從日本方面來看,在1853年,美國的軍艦叩關以來,西方國家紛紛的滲透到了日本,日本也被迫同列強簽訂了許多的不平等條約。
(二)從中日雙方面面臨的國內矛盾來看。在中國,由於清政府的統治不當,再加上西方各國的滲透,導致了社會盾達到了空前的白日化。最終一場孕育已久的的革命爆發——太平天國運動。這一場運動,持續了13年之久,給清政府帶來了巨大的重創。使清朝的統治者深刻的認識到必須要有一場改革來維持國家,由此開始孕育著洋務運動。在日本方面,長期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逐漸的形成了一個落後的封閉國家。日本人民有長期的處於幕府的殘酷統治之下,人民的生活十分的貧困,造成矛盾尖銳,人民的起義不斷,社會動盪不堪,許多有志之士與中下層武士結成了聯盟。他們以武力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統治,揭開了民治維新改革的序幕。
二.中日雙方改革的主要內容
從大體上來看,雙方改革的內容主要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幾個方面進行的。在這些改革的項目中,即有相似點也有不同點。正是在有這種不同點的情況下,導致了改革的結果不相同。
(一) 在政治方面。就中國的洋務運動而言,學習西方的先進位度幾乎是從未提及。因為中國已有幾千年的君主制制度,洋務派無法逾越其根深蒂固的限度。因此對於洋務派而言,積極的引進了西方的先進技術,而幾乎是不改國家制度,及所謂的「中體西用」。洋務派的一切改革都是在君主制的大前提下進行的。對於日本的民治維新而言,在政治方面則有許多重大的改革。首先,在推翻幕府統治、建立明治政府的前提下,改革了原有的的制度,建立了新的政治體制。其次,還實行廢藩置縣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廢除領主制,建立了府、縣、道的地方體制。還有取消武士特權,取消對人民的限制等等內容。由此可見,日本明治維新在政治方面的改革的程度超越中國洋務運動。
(二)思想方面的改革。洋務派的主要思想有「師夷長技以自強」到後期的「求富」思想等。從思想上可以看出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在於富國強兵、擺脫民族危機。除此之外,洋務派還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由此可以看出,洋務派也是積極的吸收了西方的思想。派遣了大批的留學生到西方的各國學習,向外國派遣留學生,是學習西方思想直接而又有效的方式。培養留學生促進了近代化的步伐,在許多方面起了開創性的作用。洋務運動還培養懂得近代科學技術和熟悉洋務的人才,也興辦了近代學校,積極的傳授西方的科學。在日本方面其思想改革的主要內容有,推行「文化開明」的政策。積極的引用西方的文化來改造日本的文化;大力的發展近代教育,培養資本主義建設的人才。為日本的思想近代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三)在軍事方面。中日雙方都非常的重視軍事的改革。洋務派把軍事改革放在第一位置。先後建立了「天津機械製造所」、「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等一系列的軍事企業。同時也加強了對海防的建設。在80年代中期,洋務派先後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同時請政府還成立了水軍衙門,總管三支海軍的各項事務。這一系列的的軍事措施,極大地增強了清政府的軍事實力,也鞏固了中國的海防。至1895年,清政府已經擁有了一支約八十支艦隊的海軍,「居世界海軍第四位」,但是在改革的後期,由於清政府的內部矛盾等問題,造成了軍費的嚴重不足和軍事裝備長期得不到改進,而逐漸的滯後於日本。如「慈禧太后準備六十大壽和皇家費用而大量的挪用軍款」。在日本方面,主要措施有推行徵兵制度,擴大兵源;建設一支富有武士道精神、絕對效忠於天皇的進隊,積極的進行對外戰爭的準備;陸軍參照德國訓練,海軍參照英國海軍編製,徵集二十歲左右的國民參加海陸二軍;大量的購買西方的先進武器、大規模的擴大軍隊的數量和對軍隊的財政開支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軍事方面的改革更加的完善,有充分的財政保障。雖然日本以西方模式建立軍隊,但首領仍以「武士道」精神來鼓舞士氣,嚴格要求士兵服從長官和天皇,亦令日本往後對外戰爭中獲得了勝利,提高了其國際地位。
(四)在經濟方面的改革。洋務派在經濟方面的改革開始於洋務運動的中後期。並且提出了「求富」等口號。興辦了一系列的民用企業,主要是為瞭解決軍事事業資金、燃料、運輸方面的困難,以此來輔助工業事業的發展。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天津的「開平鐵礦」;張之洞在湖北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但這些企業的管理方法相當的陳舊,但也是開始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步伐。在日本方面。積極的鼓勵發展經濟,大力的發展工商業;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廢除禁止土地買賣的法令,正是從法律上保護了土地的私有權,統一的徵收地租;明治政府還迅速的廢除了國內的重重關卡和行會制度,積極的修建鐵路,大力的扶植私人企業,大力的發展對外貿易等。從雙方經濟改革,日本的經濟改革更加的全面,從法律的形式上保障了經濟的發展。而中國的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國家制度的阻礙。
三、關於對雙方改革運動倡導人物的分析
中國的洋務運動,主要的倡導者是一些上層人士和一些有志之士以及一些巡撫和總督。所謂洋務運動,其實就是一部分的精英分子發動的一場民族自強自救運動。這些人主張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來維護清朝的統治。主要的代表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這一些人都是掌握請政府的實權者,他們進行洋務運動從根本目的是為了維持清朝的生命,但也是從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他們對民族興旺的責任感。因此,洋務運動既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運動,也是一場由上層階級發起的愛國圖存運動。日本的明治維新,其主要的領導人是一些開明之士和中下層武士以及新興的階級,他們以武力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統治,確定了天皇統治制度,建立起了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義來進行的改革。後來這些改革的倡導者,成為了天皇統治主要的階級基礎,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的明治維新也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運動。
四.同為向西方學習的改革運動,為何改革的結果差異如此之大
中國洋務運動以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而宣告失敗,而日本的明治維新卻是日本蓬勃發展。
(一)對於洋務運動而言。其失敗的根源在於中體西用,用「西體」固「中體」。「中體西用」是洋務派的思想綱領,即單純的認識到了西方洋槍、洋炮的厲害,而後大量的購買。在探尋中國出路的時候,洋務派的多數主要倡導者的回答是:探源之策,在於自強之術,必先練兵,亟宜力圖振興,使該夷順則可以相安,逆則可以有退。可見洋務派片面的對軍事進行改進,而卻忽視了制度的革新。如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就曾說過:「中國的文武制度,事事遠在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但沒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手。」洋務派的的確確是想實行現代化的改革,試圖用現代的物質文明來維護清朝傳統。其次,頑固派堅決維護傳統的秩序,反對一切西方的事物,對洋務運動極其的反對;再者西方國家根本不希望中國過於強大,各國希望把中國作為永遠的市場和原料產地,不希望中國過於強大後與其進行競爭。另外,中國自然經濟的薄弱,不能為洋務運動提供可靠的經濟支持,洋務運動分散於全國各地,也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核心。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了改革的最終失敗。
(二)對於日本明治維新而言。首先,日本倒幕派的實力得到馴熟的發展和壯大,促使倒幕派擁有較強大的實力;倒幕派建立新政權以後,以天皇的名義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這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其次,西方國家給日本提供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最後,日本進行改革的大前提是廢除原有的國家制度,建立新的制度,為改革減少了阻力,有利於推動改革的發展。
五、對中日雙方改革成敗的總結
對中國的洋務運動而言。洋務運動的進行的確帶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但是由於其改革存在著巨大的侷限性,並沒有使中國得到富強,沒有讓中國擺脫民族危機。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洋務運動搞得是經濟建設和軍事建設。洋務運動的重要領導人物李鴻章認為:「中國事務制度迥異於外洋榛坯之俗,所以治邦者,固不基於勿壞者,固有自在,必謂轉危、轉弱為強之道,全由於仿效機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見,固經國之略,全體有偏端,有本有末,如病之,不得不治標,非謂培補修養之法,既是也。也就是說,治國興邦的基礎是中國的君主和倫理道德,這是沒有錯,但是當時清政府的君主已經不行了,完全無法與前朝的康熙大帝相比擬,國運已衰。而從日本的明治維新年來看,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以天皇為首的明治政府代替了幕府的統治。也就是說,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一開始就掃除了最大的障礙——幕府統治。由於掃除了最大的改革障礙,日本的明治維新便可以得到更加有序的進行,才使得日本明治維新在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改革進行的更加的徹底。由此可見,中國洋務運動的失敗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都並非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