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5月18日訊】「one night in 北京,我留下許多情,不管你愛與不愛,都是歷史的塵埃」——陳升是這麼唱過,可他現在並不這麼想。
這位臺灣老牌歌手的反服貿言論,發表在11日出版的綠營媒體自由時報上:「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們真的要犧牲我們的生活質量嗎?有人說不簽服貿會被邊緣化。我想問的是,難道我們還不夠邊緣化嗎?服貿讓我們把自己的角色看清楚,如果你問我,我會告訴你,我反服貿」;「我有很多大陸朋友,我也很喜歡他們,但我常跟他們講,等你們上廁所會關門的時候,我再跟你談統一」;「我真的覺得,我們不要賺這麼多的錢……臺灣過去最有錢的時代,可能是不正常的時代,現在也許是正常的,臺灣已經比世界上一半的人過得好……我最不喜歡的三個字就是‘拼經濟’,應該是要拚活著,用現有的姿態去製造臺灣人最愛過的生活,這個辦法,不是只有拼經濟而已……多賺十元不會比較富有,少賺十元也不會比較貧窮,而我認為我還可以再貧窮一點。」
經由中央台辦和國台辦主辦的中國臺灣網以及網易等商業媒體渠道,陳升這幾段話從前天起傳入內地,並被各門戶集體展示於首頁,掀起了杜汶澤之後的新一輪眾說紛紜。
陳升和杜汶澤的區別不只在於他們一個來自臺灣一個來自香港,還在於他們出言反服貿的理由不盡相同。
從公開表達的言論上來看,杜汶澤是那種警惕「中共霸權」、「強國恩主」的典型代表,而陳升更像他在多數代表作中所表達的形象——一位嚮往田園牧歌生活的文藝中年。
張明揚覺得自己「大約明白陳升在想什麼」:「在臺灣此次的反服貿事件中,雖然反方‘反’的基本訴求一致,但背後的理由卻是有諸多流派。比如‘程序正義派’,他們或許對於服貿協議的具體內容沒有那麼關心,但卻忿忿於國民黨通過服貿的所謂‘黑箱操作’;再比如‘反中派’,負麵點說就是‘逢中必反’,凡是國民黨當局與大陸政府的談判,均懷著天然的一棒子打死的仇恨與對抗;正麵點當然也說得通,當臺灣社會的民主和基本價值觀受到某種‘本質性的威脅時’,他們有權行動。很顯然,陳升不是上述兩種‘服貿反對者’,他應該屬於第三種反對者:反大資本,反全球化。對於他們來說,服貿協議幾乎就等同於兩岸大資本的沆瀣一氣……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典型的‘左翼’思維,也即網上流行的金句‘兩地富人聯手賺錢,兩地窮人互相謾罵’。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對於臺灣生活方式的維護。臺灣本就是一個以‘小店主’為特色的經濟體,島內遍佈著或許是缺乏與大資本正面競爭能力,但卻個性化溫情味十足的各類小店,比如大陸同胞最喜歡的夜市和其中千奇百怪的小吃攤頭。」
「由陳升的‘烏托邦’說開去」——這位東方早報《上海書評》主編的辨析發表在昨日騰訊大家專欄頭條,為他所崇拜的臺灣歌手奉上演出說明書:「對於一個音樂人特別是一個‘非主流’音樂人來說,‘反大資本,反全球化,文化多樣性’本來就是這個群體在世界範圍內的基本政治姿態……陳升對此的表述比民進黨甚至反服貿的學生更為勇敢和坦誠,他將當年臺灣經濟奇蹟時代定義為‘不正常的時代’,直言‘我最不喜歡的三個字就是拼經濟’……陳升說的就是一個‘零增長社會’的理想模型,在這樣的社會中,政府放棄了經濟增長的政策目標,個人放棄了發家致富的人生理想,個人與國家或許找到了各自更為‘高遠’的目標。比如臺灣人最愛說的,建立一個更‘良善’,更‘公義’的社會。」
以香港「超人」李嘉誠這幾十年來公眾形象的雲泥之別,以及日本、法國、南歐「甚至可以讓你懷疑,這還是不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零增長社會」心態為據,文章結語把視線拉回內地:「一個中性消息是,中國人正在‘進化’之中。新一代的年輕人正在遠離富士康,遠離血汗工廠,遠離超時加班,遠離中國製造,我們在新聞中把這叫做「民工荒」。他們和臺灣地區及歐洲各國的年輕人一樣,從本質上都熱愛生活,也和陳升一樣,最需要的是‘能否讓我們日子過得不緊張’……但我也同樣相信,這不應該成為‘有一天’唯一的價值觀。如果還有一些人仍然願意擁抱資本,擁抱經濟增長,擁抱全球化,我將會把小手鼓紅。」
看上去,自認「資深粉絲」的張明揚還沒有「腦殘」,他並不覺得陳升的價值觀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況且,還有鄢烈山在旁專欄指導「反‘全球化’應當怎麼反」。這位曾因帶頭反駁余英時對反服貿行動的支持而引發爭論的時評家,再將臺灣「反服貿」和香港「幼童便溺」事件都攝入「反全球化」的宏觀視角,得出基本觀點——「全球化‘天注定’是反不了的,或者說抗拒全球化的社會潮流是徒勞的」:「對於個人來講,你有權選擇抗拒全球化,‘返樸歸真’乃至退隱山林,過安貧樂道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鼓腹而食,擊壤而歌,帝力於我何有哉——多麼節能又愜意的生活,只要你做得到。進工廠做藍領,進公司做白領,進政府做公務員,身居鬧市,享受燈紅酒綠的生活,也是你的權利……這裡,特別要警惕的是民粹主義。挾眾而為,自封代表‘人民’,或者挑動仇恨,鼓動階級鬥爭,將陷民族與國家於苦難的深淵。關於這一點,‘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不必多言。所以在臺灣‘反服貿’運動中,聽那些學生說什麼成立‘人民議會’,講‘站在勞工一邊’,不禁有一種時空倒錯的感覺,怪怪的。」
社交媒體上很多人也覺得「怪怪的」,儘管他們的異議與鄢烈山很可能並不是一回事。
對張明揚這樣的知識份子來說,陳升是他們頗為喜愛的歌手,但對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這實在是個不怎麼熟悉的名字,即便聽聞一二,也是因為信樂團在幾年前翻唱了其早前作品《北京一夜》。或者,乾脆就是因為緋聞,「如果不是因為和‘奶茶’劉若英的曖昧關係,誰會知道他啊?」
「他現在都不紅,說這些多半是想炒作,在大陸本來就沒有什麼市場,這樣不過是拯救自己在臺灣的市場,只是年歲高,又沒有什麼作品拿出手,炒作政治言論真是蠢!」——海峽導報昨天就用標題凸顯了這樣一段網路評論。除了以《陳升「不差錢」拒陸客赴臺》描述事情經過,版面另附《難道要「把悲傷留給自己」》:「臺灣知名音樂人陳升日前在接受‘台獨’色彩濃厚的自由時報專訪時,就兩岸關係議題侃侃而談,不僅語出驚人,而且語出‘傷人’……‘術業有專攻’,希望‘陳升們’還是謹言慎行,多體認‘兩岸一家親’,多考慮大陸‘粉絲’的感受,多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釋放正能量吧。」
這其實是篇來自新華社的評論,獲得北京日報帶頭全文刊登:「陳升聲稱,‘臺灣已經比世界上一半的人過得好’,‘我們不要賺那麼多的錢’,並由此放言不歡迎大陸遊客。臺灣民眾真的‘過得好’嗎?自誇‘不缺錢’的陳升確實生活優渥,但普羅大眾很多人深陷‘悶經濟’,薪資‘凍漲’,就業困難,無力購房,想必還是想賺更多的錢。陳升此言,只能證明他當真不知民間疾苦……陳升也談到當下島內熱議的服貿協議話題,反駁臺灣當局和主流輿論‘不簽服貿會被邊緣化’的觀點,理由竟是‘難道我們還不夠邊緣化嗎’。按其邏輯,臺灣難道要自我放逐,獨外於區域整合之外而加劇邊緣化?難道要抱殘守缺,關起門來上演‘孤島生存記’,‘把悲傷留給自己’?殊不知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時代潮流面前,外向型經濟導向的臺灣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其結果只能是不進則退,坐以待斃。」
譏諷之中,新華社記者陳鍵興不僅用上了陳升名作《把悲傷留給自己》,還有毛主席詩詞:「前不久引發兩岸網民激烈爭論的‘茶葉蛋風波’餘波未平,陳升此次又拋出‘等大陸人上廁所會關門時再談統一’的說法。這或許是他的一句玩笑話,但一點都不好笑,因為它暴露出來的是臺灣一些人孤芳自賞、面對大陸高高在上的文明優越感。必須指出的是,大陸不僅整體實力已遠超臺灣,社會面貌日新月異,而且民眾文明素質也已顯著提高。真正的文明是包容,動輒自認只有我們知書達理,爾等都是野人村姑,只能讓人看到傲慢與淺陋。至於國家統一問題事關民族大義、同胞情感,更是‘分久必合’的歷史大勢,豈是‘幾隻蒼蠅嗡嗡’就能抗拒的。」
對陳升「不知民間疾苦」的批評聲,以@邱毅臺灣最為大聲。這位比陳升更頻繁地出現在內地電視屏幕上的前國民黨立委,前天下午比新華社提前一步通過微博出言狠批:「歌手陳升前幾年在大陸狠撈特撈,大賺人民幣,近年來臺灣歌壇新人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陳升逐漸沒落過氣,於是大講風涼話……陳升正是典型得了便宜又賣乖,陸客對臺灣GDP成長有明顯貢獻,多少商家靠陸客營生,陳升昧於實情夜郎自大,應被嚴厲譴責。」
今晨,邱毅又得以通過環球時報擴音,並揭發陳升因為「參加了‘藏獨’的活動,被大陸市場封殺」的故事:「一個歌手在大陸掙錢,就應明白政治紅線所在。陳升跨越了紅線,不自我反省,卻遷怒並污蔑大陸的大環境,此種行為讓我非常看不起他……我認為,要想讓陳升這類人沒有市場,大陸就不應該讓這類破壞兩岸和平關係的人在大陸風生水起。比如,這些人的公司在大陸有沒有逃稅行為?我們完全可按照正常標準對他們的公司查查看。這些人在大陸得不到甜頭,就不敢這樣放肆。如此一來,在島內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聲音才能得到鼓舞。」
此外,久居大陸多年的臺灣藝人黃安亦於前天晚間微博中跟進嗆聲:「像臺灣音樂人陳升這種‘土臺客’有這種‘臺灣最大’的想法,其實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危險的。臺灣如今的不景氣,真不能怪別人,要怪就怪自己雞腸鼠肚、閉關自守的阿Q心態。寶島呀寶島,保證讓你倒!」
但要論及用詞凶悍,恐怕連@司馬平邦、@林治波都無法企及東方網今晨所刊《陳升「粗口」反服貿的悲哀》。作者陳雲發以「寶貨」、「低層次藝伎」稱呼陳升:「陳升這麼偏執、無知地反對國家統一、傷害大陸同胞的感情,把自己變成一隻阻擋歷史車輪前進的螳螂,其實是一種悲哀。我真搞不懂,一位過氣的藝伎自我感覺為何還這麼好?誰真把你當根蔥了?在民族大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含糊,不要說你陳升僅是過氣歌手,就是年輕時曾熱血反清、行刺攝政王的汪精衛,後來當了大漢奸,還不是被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應該說,這類聲音確在中國內地網際網路上佔據優勢地位。而且,根據新華社引述,在國台辦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不僅重申習近平7日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的講話「面向廣大臺灣同胞,表明瞭我們對臺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更以代言對岸民眾的方式,對陳升「反服貿」加以回應:「這種極端的言論不能代表臺灣大多數民眾的想法,也不會為大多數大陸民眾所接受。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兩岸同胞相互往來和交流的權利。」
然而,騰訊沒有完全遵循國台辦口徑,今日首頁專題宣布「陳升的言論雖刺耳且不理智,但在臺灣有一定市場……代表了一部分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年輕人的想法」:「諸如‘能否讓我們日子過得不緊張’這些有點‘小清新’的看法更多的聚焦‘幸福’和‘減少生活壓力’的維度。而這個維度,正暗合了部分臺灣民眾‘反對大資本,反對全球化’,希望維護臺灣現有生活方式的想法。說白了,有一類臺灣人‘反服貿’的想法就是寧願自己少賺點錢,也不想讓現有的生活狀態改變。」
顯然,這家門戶頗為認同其專欄作家的視角。貼出陳升最近專輯《我的小清新》封面,責編張春續先是承認「在‘後物質主義’的臺灣社會,陳升的言論有一定市場不難理解」,既而亦言「臺灣內部的認識也是割裂的」:「這些臺灣年輕人的父輩,那一代伴隨著臺灣經濟發展成長,流血流汗去賺錢的人。他們之中就有不少人看不起現在年輕人的小情小調,認為年輕人毫無上進心……也有很多年輕人將服貿當做了機會……更有人質問陳升:‘你可以不拼經濟,但何必阻止別人拼經濟?’」
按照這則專題總結,「一些大陸民眾的激烈反應也部分源於對這種生活觀的不解」,「部分大陸人‘強國人’心態和臺灣人在大陸崛起後心理落差間的矛盾,也使事態火上澆油」。
新京報同有「落差」之論。在刊發《國台辦:陳升言論不代表多數民眾》之餘,這家北京媒體今晨另由作者西坡回答「為什麼交流越多,反而嫌隙越多、情緒越對抗」:「正如所有的人際交流、文化交流一樣,兩個實體如果交流有限,那麼自己心裏對方的美好形象其實更多是想像,而隨著真實交流的增多,細微的文化差異才會被對方感知到,矛盾、衝突自然增多。尤其是非正常交流狀態持續數十年之後,原來的認知有相當一部分需要修正。加以網路的發達令交流更便捷。評價、反評價,批評、反批評,瞬間都會傳播過去。而信息傳播又天然喜好誇張、極端的言論。當然,這種情感變遷還有一個大背景——大陸的經濟崛起。正如有評論分析的那樣:‘內地人由被香港人接濟的窮親戚,搖身一變成為週身名牌的大豪客,產房、奶粉都被搶,令自覺高人一等的香港人,心理不平衡’。」
在新京報看來,要走出這種「因偏見和刻板印象導致的情緒對抗」,還得靠「在交流中重新認識對方」:「如果大陸與港臺的所有人都保有開放、寬容的心態,評判對方時不以偏概全,不戴有色眼鏡、不扣帽子、不上綱上線,而面對對方的評價,也不動輒做出激烈反應,這種小事引發的情緒對抗,可能會越來越少。」
相較而言,陳升「反服貿」引發的內地「激烈反應」規模確實小於杜汶澤,這一方面是由於他的言論「攻擊性」、「挑釁性」相對不強,另一方面,或許也是因為缺乏《放手愛》、《人間·小團圓》上映這樣的抵制契機,畢竟,他是個「過氣」的中老年歌手,極少出現在內地舞台上。
那麼,就「一笑而過」吧,「無須由此激發一輪煞有介事的批判」,在得獲新浪昨日推薦的文章《何必與陳升的怨念太較真》中,海外網勸道:「那句‘陸客真的不好再來了!’,與其說是要‘封殺大陸’,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內向的小孩站在自己的沙堆前對其他小孩幽怨地喊話:‘你們別到我的地盤來玩’」。今晨再有補充:「相比杜汶澤‘端起飯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陳升對大陸市場的淡漠倒確實是在身體力行‘反服貿’。既然拒絕這種互利雙贏的好事,本身就是自我孤立。對此,不理不睬就是最好的回應。」
被這家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網站定義為「耐不住性子批評陳升的少數幾家媒體之一」的,是成都商報。昨天,這份四川暢銷都市報由作者曾茜發表《驕傲的陳升,你的「另類」過了頭》,將主要矛頭對準「廁所」:「究竟是陳升交的大陸朋友都確實上廁所不關門,還是陳升根本就不瞭解現在的大陸人,只是憑想像和傳聞來捏造一個符合他需要的‘個性表達’呢?」
比起「小清新」、「反全球化」,陳升受訪語錄中有關「廁所」的段落,因其延續了內地幼童香港街頭便溺風波中的議題,而更容易激發微博上的討論興趣。而且,不分左中右,幾乎每個微博聲音都在問,「陳升交的是什麼朋友啊?」
環球時報評論部在問,並且頗有調侃之意:「陳升的大陸朋友是哪幾位?為了祖國統一大業,請你們上廁所關門!不要當民族的罪人」;和胡錫進堪稱「不共戴天」的連岳也在納悶:「大陸人的吐槽點確實很多,不過‘上廁所不關門’倒是真少見。」
所以,任憑@閭丘露薇昨天仍在兀自說著「全球仍然有10億人公開便溺」的話題,圍觀者的主要興趣已經轉移到那位陳升朋友身上,「上廁所不關門」一躍登上微博熱門話題榜。
不料,@左小祖咒居然主動對號入座。這位以一幅托舉男童坦露下半身的照片為微博頭像的非主流搖滾歌手,昨晚主動張貼一幅他與陳升在海邊作解褲小便狀的「上廁所不關門事發現場」圖片,並附留言:「這張撒尿圖我就不配文字了,把評論留給你們,把悲傷留給自己,大家來吧。」
來吧。作為曾與陳升多次合作演出、並從不忌諱以歌詞抨擊內地公權力的藝人,左小祖咒顯然是在「挑逗」,是在解構「上廁所不關門影響兩岸統一」的命題,要知道,他本來就不會畏懼那些家常便飯般的「五毛」跟帖,甚至以此為樂。
喜歡左小祖咒的人應該也會喜歡陳升,這個氣味相投的道理,就像他們不一定喜歡杜汶澤卻發誓為了支持導演彭浩翔也要觀看《人間·小團圓》一樣。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下面這兩個昨天廣為流傳的段子真是在呼籲抵制,那只不過都是對「無腦」抵制者的嘲笑而已:「陳升怎麼抵制?大家快想辦法啊!急死了,陳升又不演電影電視劇,怎麼辦,怎麼抵制,我國青年本來就不買正版唱片根本影響不了陳升收入啊!」;「‘雖然無法抵制陳升,但我們可以抵制劉若英啊!’—>‘對!抵制奶茶’—>‘奶茶妹妹上學呢!怎麼抵制?!’—>‘奶茶妹妹沒法兒下手!但我們可以抵制劉強東!’—>‘抵制京東!!’。」
不嫌熱鬧大的@鸚鵡史航還補了句「先抵制地安門!」——這典故也是緣自陳升名作《北京一夜》:「走在地安門外,沒有人不動真情」。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